你是洮南的” “YES” “哇,好遠啊…” (沉默中…) “洮南解放沒有?” “沒有,我們上課都帶槍” “你原來會說漢語~!” “恩,來的時候在火車剛學的” “你的很多小辮子呢?” “為了上大學只好剪掉了!” “你們還吃生肉嗎?” “我們老大發明了鉆木取火,我們吃燒烤” “你是洮南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長春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 “沒問題,不過我家離長春稍有點遠” “那你怎么來上學?” “騎驢到北京后坐飛機!” “那一定很久吧?” “習慣了,提前半年出發就行!” “………” “怎麼不騎馬呢?” “在洮南,騎馬的都是窮人干的事,像我們考出來的,都是騎驢和駱駝的,然后洮南沒有高考,考試都是比賽射箭,一公里擺個牌子,寫上“清華”,旁邊放一個“北大”然后一個有一次機會,我第一次射清華,第二次射北大,都失敗了,最后為了保險,射最近的一塊牌子,就是這個學校。” “你們那用人民幣嗎?” “不用,考上大學以前,我都沒聽過這回事。” “那你們買東西?” “我們看重別人的東西就背著羊去了,羊當錢使!” 快過年了,洮南讓放鞭炮嗎?” “誰還放鞭炮?我們都扔手榴彈玩!響動大~”
北京大,上海富,不如洮南一顆樹。 香港街,美國路,不如洮南小賣部。 玖瑰香,桂花香,不如洮南豆腐香。 奧迪車,寶馬車,不如洮南自行車。 茅臺酒,路易酒,不如洮南大碗酒。 葡萄干、鮑魚干,不如洮南蘿卜干。 天有情,地有情,不如洮南人民好心情。 天無情,地無情,洮南人民到哪哪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