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善于思考”是當代青年思維的重要特點,那么它也是當代大學生思維的顯著特點。這些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抽象思維在大學生思維活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抽象思維與具體思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兒童的思維以具體思維為主,少年時期的思維有著較多的抽象思維成分,到了大學階段,抽象思維則在思維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大學生通過學習和廣泛地接觸社會,掌握較多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則、公式,而且在生活實踐中經常需要運用這些知識去理解各種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以及解決各種新課題。所以,大學生善于進行系統的論證性的思維活動,特別在專業學習范圍內更是如此。他們在自己思考問題或與別人討論問題時,不滿足于現象的羅列,而要求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要求有理論的深度。他們反對空洞說教,對所作出的結論要有充分的理論根據和堅實的事實基礎,不然就會認為根據不足,沒有說服力。
二、能夠自覺地運用理論思維進行思維活動
大學階段,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所謂理論思維是相對經驗思維而言的。經驗思維主要憑直接經驗進行判斷和概括,有著很大的局限性。而理論思維則是從一般的理論、原則出發,去進行推理和判斷。理論思維可以使人利用自己已掌握理論知識,對未曾親身經驗過的事物間接地進行探討和驗證。大學生由于在學習專業時已經養成了運用理論思維的習慣,初步掌握了數理邏輯、形式邏輯及辯證邏輯,因此在思考各種問題時,能夠自覺地運用理論思維。到大學高年級時,多數學生已經基本上具備了辯證思維的能力。如對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哪種制度優越的問題,盡管絕大多數沒有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體驗,但通過閱讀分析有關資料、對比和思考,得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的正確結論,但同時也指出這種優越性在我國現階段體現不充分及其主要原因。
三、大學生的思維有鮮明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大學生對各種問題,一般來說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尤其當這些見解得到支持或證實時則不會輕易放棄。當然,他們這個時期的思維還不夠完全成熟,其獨立性也不完全,思考問題時經常受到老師、報刊、廣播、電視的影響,因此發表見解時往往不是自己觀點,而是贊同某種觀點,但這種贊同也是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并結合內心體驗做出的。一旦他了解這種觀點不能確切表達自己意思時,必將用新的觀點和思維方式來表達。他們認為自己已是一個獨立的人,在思維中強烈地要以成年人自居,也要求別人把自己當成大人看待,所以在學習上也要主動地表現這種獨立自主的人格,試圖用自己的能力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由于大學生“最少保守思想”,勇于向傳統觀念挑戰,因此他們的思維具有鮮明的批判性,尤其在上課或自學的時候,往往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并用批判的態度去接受書本、師長或其他人的意見,不象兒童和少年時期那樣容易相信。特別對他們認為落后、保守或不科學的東西,總愿展開爭論辯駁,進行批判,堅持自己的意見,不盲從、不輕信,以此表示自己的“成熟性”。這種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恰是大學生思維發達的重要標志。
四、大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創造性
思維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在大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也有一定的表現。一般說來,在大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習的專業化,思維受其學科限制,導致發散性思維下降,收斂性思維加強。他們進入大學后雖然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有所下降,但仍在繼續地起著作用,加上想象力和收斂性思維的增強,致使他們在某些方面和問題上表現出探索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其中部分才思敏捷的學生還能夠提出大膽的設想和新穎,獨特的見解。當然,也不否認,有的大學生由于知識面較窄,對中國歷史、世界現狀,以及馬列主義基本理論了解掌握得有限,難免在思考和探索問題時有所偏頗或有時產生一些混亂的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