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兩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沒有人能回避得了。區別不過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順序不同,成功的人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
□ 只要下次不再打翻牛奶
任何一個人走向成功的發展之路,都不會是完全筆直的,都要走些彎路,都要為成功付出代價。
這代價就是失敗。
成功者也會失敗,但他們之所以是成功者,就在于他們失敗了以后,不是為失敗而哭泣流淚,而是從失敗中總結出教訓,并從失敗中站起來,發憤上進,于是,成功就接踵而來。
可失敗者則不然,他們失敗之后,不是積極地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而是一蹶不振,始終生活在失敗的陰影里。他們可能也會“總結”,但他們的總結只限于曾經失敗的事情:“我當初要是不那么做就好了”,“開始我要是如何做就不會失敗了”……“要是”、“如果”之類的詞是失敗者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自怨自艾、懊惱不已、后悔不迭,這些他們都會做。他們惟一不會做的就是認識到:既然已經失敗,那就從頭再來。對于這些人,“失敗”連交學費都算不上,因為交了學費總能學點東西回來,他們卻兩手空空,甚至還不如兩手空空。
人不怕失敗,因為人人都可能失敗。失敗了,總結教訓,從頭再來,你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責、懊惱,活在失敗的陰影里,實際上于事無補。
每個人都可能成功,每個人也都可能失敗。即使你是成功者,你也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風順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經歷很多次失敗,或大或小。即使你是一個偉人,也不例外。
愛迪生在經歷了一萬多次失敗之后,發明了電燈。
失敗并不可怕,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我們卻不能因此便習慣于失敗,把失敗不當一回事兒,不從失敗中尋找原因。
的確,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一次你失敗后,并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那么,你下一次還會失敗。
和成功一樣,每個人失敗的具體原因也不會完全相同。但是,人畢竟是人,總有些東西是相通的。有些是失敗最為常見,而且也是最具破壞力的原因。仔細地反省自己,當發現在你身上曾出現過任何一種原因時,不要太過自責,因為誰都可能失敗,要做的事情是分析這些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西方有句諺語:不要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牛奶已經打翻了,再怎么悲傷地哭泣也無濟于事,牛奶也不會再跑回杯子里。但如果因為今天打翻了的這杯牛奶,我們以后再不打翻牛奶,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即使打翻一杯牛奶也沒什么大不了。
其實,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人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也就是說,都會在不同的程度上遭遇失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之后沒有經過認真總結以致繼續失敗。一個渴望自己真正在人生事業方面有所發展的人,就會從失敗中找出原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他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 失敗是一所最好的學校
失敗是一所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你已成人,已會獨立思考,已會選擇,這一切,都決定你如何盡快從這所學校畢業,而不是呆下去或重修這所學校的課程。
從失敗中學習非常重要。若能如此,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更不會失去走向成功的信心。日本學者戴斯雷里曾說:“沒有比逆境更有價值的教育。”如果把失敗棄之不顧,不加反省就意志消沉,那么即使開始下一項工作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遇到失敗,若只是簡單地以“跟不上人家”為借口,就不會有任何進步,沒有在失敗中學習的精神,便永遠得不到成長。而且,只有在失敗中,才能更好地找到我們所要學習的東西。
那種經常被視為是“失敗”的事,實際上常常只不過是“暫時性的挫折”而已。這種失敗又常常是一種幸福,是生活賜予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因為它使人們振作起來,調整我們的努力方向,使我們向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雌饋硐袷?/span>“失敗”的事,其實卻是一只看不見的慈祥之手,阻擋了我們的錯誤路線,并以偉大的智慧促使我們改變方向,向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前進。
如果人們把這種失敗理解為一種“暫時性的挫折”,并引以為戒的話,它就不會在人們的意識中成為失敗。事實上,每一種“暫時性的挫折”中都存在著一個教訓,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極為寶貴的知識,而且,通常來說,這種知識除了經由失敗獲得外,別無其他方法。
“失敗”通常是以一種“啞語”的形式向我們說話,而這種語言卻是我們所不了解的。否則,我們也就不會屢犯同樣的錯誤,更不會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實際上,失敗的“啞語”是世界上最容易了解并最有效果的語言。它就是宇宙通用的語言,當我們不去聆聽其他語言時,大自然就通過它向我們說話。
事實上,我們把挫折當做失敗來接受時,挫折才會成為一股破壞性的力量。如果把它當做我們的老師,那么,它將成為一種祝福。
有許多人陷于失望和遭遇失敗,卻不知道他們已經具有了發大財的一切條件。還有的人,把他們成功道路上遇到的障礙當做敵人,他們恐懼且遲疑。實際上,這些障礙物是命運帶給我們的朋友和助手。要想成功,就必須有障礙。在我們的事業中,只有經過多次奮斗和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勝利。每一次失敗,每一次奮斗,都能磨煉你的意志、增強你的體力、提高你的勇氣、考驗你的忍耐力、增強你的自信心以及培養你的能力。所以,每一個障礙,都是一個考驗,都會促使你成功,否則,就只有接受失敗。每一次挫折,就是一次前進的機會。逃離它們,躲避它們,就會失去自己的前途。
“失敗”是大自然的計劃,它經由這些“失敗”來考驗人類,使他們能夠獲得充分的準備,以便進行他們的工作。“失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嚴格考驗,它借此燒掉人們心中的殘渣,使人類這塊“金屬”因此而變得純凈,經得起嚴格使用。
你失敗了,你就進了這所學校,不管你自己希望在這里學到什么。
你可以是這所學校的優秀學生,你可以認真學習,把你在外面受到的挫折心得帶到學校中總結學習。你可以在這里發現你所需要的、所喜歡的課程,并對照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你也可以是這所學校的差生,可以在學校無所事事,可以成天混日子過,終日無所得。你在這所學校表現如何,將決定了你從失敗中學到什么。你在學校認真學習,就能夠很快學到很多東西,提前從學校畢業,成為一個合格的畢業生。但如果在學校敷衍了事,你可能就學不到東西,那你就永遠無法畢業,在失敗中呆一輩子。
在失敗這所學校中,你選擇什么?
——失???
——成功?
失敗所以能促成成功,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在失敗中認識錯誤,這樣可以避免重犯許多錯誤,不再重蹈覆轍,當然就會成功了。這是所有科學研究所遵循的法則。
所以,不要懼怕,也不要逃避失敗,因為成功是無數失敗的積累,沒有失敗的成功只能算是僥幸!
假如你一帆風順,處處得意,并不證明你有能力,反而顯示出你胸無大志、人生目標定得太低、只求得過且過,這是毫無意義的。
許多人只希望做個平庸的人,能夠過著簡單的生活,賺取微薄的收入,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他們的要求不高,不是因為他們天生一副懶骨頭,而是因為害怕失敗,不知道有失敗才會有成功!
其實,失敗不會使你損傷,反而能把你磨煉得更堅韌、果敢和聰明。只有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失敗,才能證明你的能力,所以不要害怕失敗,而要接受失敗的挑戰,直到嘗試最后一次失敗的人不是你!
讓我們記?。好\之輪在不斷地旋轉,如果它今天帶給我們的是悲哀,明天它將為我們帶來喜悅。
□ 一次跌倒,并不是弱者
“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來”是不逃避失敗的一種態度,同時也可讓同行的人了解“我某某站起來了”,但你必須先確定你走的路是對的。如果跌倒之后,發現原來是走錯了路,也就是說,你走的是一條不能發揮你的專長、不符合你性格的路,為什么不能在別的地方爬起來呢?事實上,就有不少人做過很多事,最后才找到適合他的行業。而且,只要能夠成功,誰在乎你是從哪里爬起來的?因為一次跌倒,并不能證明你是弱者。
為什么強調一定要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1)人性是看上不看下、扶正不扶歪的。你跌倒了,如果你本來就不怎么樣,那別人會因為你的跌倒而更加看輕你;如果你已有所成就,那么你的跌倒將是許多心懷嫉意的人眼中的“好戲”。所以,為了不讓人看輕,保住你的尊嚴,你一定要爬起來!不讓他人小看,不讓他人笑看。
(2)“跌倒”并不代表永遠失敗,但你先得爬起來,才能繼續和他人競逐,躺在地上是不會有任何機會的,所以你一定要爬起來。
(3)如果你因為跌重了而不想爬,那么不但沒有人會來扶你,而且你還會成為人們唾棄的對象。如果你忍著痛苦要爬起來,遲早會得到別人的協助;如果你喪失“爬起來”的意志與勇氣,當然不會有人來幫助你,因此,你一定要爬起來!
(4)一個人要成就事業,其意志相當重要。意志可以改變一切,跌倒之后忍痛爬起,這是對自己意志的磨煉。有了如鋼的意志,便不怕下次“可能”還會跌倒了。因此,為了你往后漫長的人生道路,你一定要爬起來!
(5)有時候人跌倒了,心理上的感受與實際受到傷害的程度不一樣,因此你一定要爬起來。這樣你才會知道,事實上你完全可以應付這次的跌倒,也就是說,知道自己的能力何在。如果自認起不來,那豈不浪費了大好才能?
總而言之,不管跌的是輕還是重,只要你不愿爬起來,那你就會喪失機會,被人看不起。這是人性的現實,沒什么道理好說。所以你一定要爬起來,并且最好能重新站立起來。就算爬起來又倒了下去,至少也是個勇者,而絕不會被人當成弱者。
人不可能一生一帆風順,總有摔跤、跌倒之時,這就是打擊。但有一點要記?。翰还苣闶鞘裁礃有问降?/span>“跌倒”,不管你跌得怎樣,一定要記?。旱沽?,一定要爬起來!
□ 你為什么會失敗
研究者發現在一種被稱為梭魚的魚類中也存在僵化的傾向。在通常情況下,梭魚會就近攻擊在它范圍內游泳的鰷魚。作為一個實驗,研究者們把一個裝有幾條鰷魚的無底玻璃罐放入一條梭魚的水箱中。這條梭魚立刻向罐子里的鰷魚發動了攻擊,結果它的身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罐上。幾次慘痛的嘗試之后,梭魚最終放棄,并完全忽視了鰷魚的存在。玻璃罐被拿走后,鰷魚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處游蕩,即使當它們游過梭魚眼皮底下的時候,梭魚也同樣忽視它們。
由于一個建立在錯誤信念基礎上的死結,這條梭魚會不顧周圍豐富的食物而把自己活活餓死。
有多少死結在阻礙著你?你又在設想哪些與自己有關的“現實”?有一條想像的鏈子在你腿上或一個罐子將你與自己的終極目標分開嗎?為什么機會就在你面前,而你卻繼續忽視它?
就此,許多人萌發過改變的念頭,可是結果總被類似于“不可能,做不到”,“我行嗎?”等消極悲觀的信念所左右。這類消極信念的負面作用太大了,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輸入了太多的負面思想,如果不能及時而有效地清除、置換的話,它們不僅會嚴重壓抑個性,還會使人變得消極、被動而平庸。
思想中有太多的負面東西,就像電腦中有太多的信息垃圾沒有被及時清除一樣,使電腦的運行速度減慢甚至死機。所以,我們如果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創造成功,首先就要清除心靈積留的負面信念,建立起積極正面的信念體系。我們要想擁有正確的行為,就要在頭腦中具備正確的思想,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行為。佛家說有正念才能行正道、才能結正果,也是一樣的道理。
人們做任何事情首先都是從一種想法、一個念頭開始,從而激發出自身的潛能,爆發出強大的行動力,才能達成種種期望的結果。你的行為永遠無法超脫你的思想。卡耐基說:“人類所創造的一切,莫不是以思考的動力作為起源的形式而創造的結果。”由此可見,成功的人生是從心靈開始,從一種積極的信念開始的。
幾年前,在俄克拉馬州的土地上發現了石油,該地的所有權屬于一位年老的印第安人。這位老印第安人終生都生活在貧窮之中,一發現石油以后,頓時變成了有錢人。于是,他買下一輛卡迪拉克豪華旅行車,還買了一頂林肯式禮帽,結了蝴蝶結領帶,并且抽一根黑色大雪茄,這就是他出門時的裝備。每天他都開車到附近的小俄克拉馬城。他想看到每一個人,也希望被每個人所看到。
他是一個友善的老人,對每一個人的態度都很謙遜。當他開車經過城鎮時,會把車一會兒開到左邊,一會兒開到右邊,來跟他所遇見的每個人說話。有趣的是,他從未撞倒過路人,也從未傷害過人。理由很簡單,在那輛大汽車的正前方,有兩匹馬拉著。
當地的技師說那輛汽車一點毛病也沒有,只是這個印第安老人永遠學不會插入鑰匙去開動汽車的引擎。汽車具有一百匹的馬力,而現在許多人都誤以為那輛汽車只有兩匹馬力而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和那輛汽車一樣,我們所用的能力跟我們所擁有的能力相比,比值大約是2%至5%。
荷爾先生曾說:“人類最大的悲劇并不是天然資源的巨大浪費,雖然這也是悲劇之一,而是人力資源的浪費。”荷爾繼續深入地指出,一般人在進入墳墓時,仍帶著他尚未演奏的樂器,并且還在荒唐地尋找另外的樂器,很不幸的是,所有的樂章都是尚未演奏的。
□ 悲觀者的四種表現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失敗了,并不是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行,或者是客觀條件不具備,而是因為遇到一點小困難時,就產生了悲觀消極的心理,對成功徹底地失去了應有的信心。相反,那些樂觀積極的人,即使在前進路上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難,但他們總能想方設法去克服,大有一股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
一般而言,悲觀者的心理或情緒主要有以下4種表現。
1.缺乏足夠的忍耐
2.一遇到困難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3.因困難而背上心理包袱,變得猶豫不決
4.沒有堅定的信念
□ 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不成功的人都有一項共同的特征,就是知道失敗的所有理由,而且抓著這些他們相信是萬無一失的借口不放,以便于解釋他們為何成就有限。
他們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花在尋找一個更好的借口上,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其中有些托詞是有點小聰明的,而且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借口不能用來賺大錢,世人只會問你成功了沒有。
借口是成功的致命傷!為什么抓住借口有如抱著寵物不肯放手?答案很明顯。因為他們創造了借口,所以他們維護借口!人類的借口全是自己想像力的產物,呵護自己頭腦的產物,是人類的天性。
找借口是根深蒂固的習慣。習慣很難革除,尤其是這些習慣能為我們所做的事找到合理的解釋時,更是積重難返。柏拉圖說:“最大和最初的成功,是征服自己。最可恥和罪過的,莫過于被自己打敗。”
另一位哲人也有同樣的想法,他說:“我發現自己在別人身上看見的丑惡,竟不過是自己本性的反映時,我大驚失色。”
“對我而言,這始終是個謎,”哈伯德說:“為什么大家花那么多時間處心積慮捏造借口、搪塞自己的弱點、欺騙自己?如果時間用到不同的地方,同樣的時間足以矯治弱點,然后借口就派不上用場了。”
要提醒你:“人生是局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如果動手前,你猶豫不決,或者沒有立即采取行動,你的棋子就會被時間吃掉。你碰上了容不得遲疑不決的對手!”
以前你可能有合情合理的借口,不去迫使人生交付你所求索的一切;但是現在,那個借口已經不管用了,因為你已經擁有了打開人生豐饒財富之門的鑰匙。
□ 培養承受悲慘命運的能力
在生活的海洋中,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地駛向彼岸的事情是很少的?;驅W習上遇到困難,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生活上遭到不幸,或事業上遭到失敗,這些都有可能發生。當不幸的命運降臨到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應當怎么辦呢?
唉聲嘆氣,自嘆“時乖運舛”,自認倒霉,這是一種態度。在打擊和磨難面前,僅僅停留于無休止的嘆息,不會幫助你改變現實,只會削弱你和厄運抗爭的意志,使你在無可奈何中消極地接受現實。
悲觀絕望,自暴自棄,這也是一種態度。一遇挫折就悲觀失望,承認自己無能,這是意志薄弱、缺乏勇氣的表現,也是自甘墮落、自我毀滅的開始。用悲觀自卑來對待挫折,實際上是幫助挫折打擊自己,是在既成的失敗中,又為自己制造新的失敗。在既有的痛苦中,再為自己增加新的痛苦。
怨天尤人,詛咒命運,這又是一種態度?,F實總歸是現實,并不因為你埋怨和詛咒它而有所改變。遇到不幸的事,就惡語詛咒、怨天尤人,這是最容易的,但卻是最沒有用處的。埋怨和詛咒人人都會,但從埋怨和詛咒中得到好處的人卻從來沒有。事實上,在詛咒之中,真正受到傷害的并不是詛咒對象,而只是詛咒者自身。
在生活中的不幸面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區別偉人與庸人的標志之一。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于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后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沖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面前,垂頭喪氣,自暴自棄,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于是成了庸人和懦夫。培根說:“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生活中,人們對于那些沖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遠在生活的幸運兒之上的。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說明你是真正的英雄。當接連不斷的失敗使愛迪生的助手們幾乎完全失去發明電燈泡的熱情時,愛迪生卻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排除了來自各個方面的精神壓力,經過無數次實驗,電燈終于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在這里,愛迪生的超人之處,正在于他對挫折和失敗表現出了超人的頑強剛毅精神。
性格的剛毅性是在個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漸發展形成的。
如果你想培養自己承受悲慘命運的能力,你可以學著在自己的生活中采用下列技巧:
1.下定決心堅持到底
2.不要低估問題的嚴重性
3.做出最大的努力
4.堅持自己的立場
5.生氣是正常的
6.不要試圖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
7.讓別人安慰你
8.堅持嘗試
□ 堅持下去,就有盼頭
在困境中堅持不懈是逆商的精華所在。
這種堅持的力量是一種即使面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我們常常能夠觀察到,正確對待逆境的銷售人員、軍人、學生和運動員能從失敗中恢復并繼續堅持前進,而當遇到逆境時不能正確對待的人(低AQ者)則常常會輕易放棄。
有一位推銷員,為一家公司推銷日常用品。一天,他走進一家小商店里,看到店主正忙著掃地,他便熱情的伸出手,向店主介紹和展示公司的產品,但是對方卻毫無反應,很冷漠地對著他。這位推銷員一點也不氣餒,他又主動打開所有的樣本向店主推銷。他認為,憑自己的努力和推銷技巧一定會說服店主購買他的產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那個店主卻暴跳如雷起來,用掃帚把他趕出店門,并揚言:“如果再見你來,就打斷你的腿。”
面對這種情形,推銷員并沒有憤怒和感情用事,他決心查出這個人如此恨他的原因。于是,他多方打聽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他以前另一位推銷員推銷的產品賣不出去,造成產品積壓,占用了許多資金。店主正發愁如何處置呢。
了解了這些情況后,這個推銷員就疏通了各種渠道,重新做了安排,使一位大客戶以成本價格買下店主的存貨。不用說,他受到了店主的熱烈歡迎。
這個推銷員面對被掃地出門的處境,依然充分發揮自己的堅持精神,同時不斷尋找突破逆境的途徑,這正是高逆境商者的表現。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甚至向經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開始工作后,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特別而重要的客戶,公司其他業務員都認為想要爭取這些客戶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里,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10遍,然后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面。”
之后,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與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月的其余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只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盡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但克爾依然鍥而不舍,堅持要把最后一個客戶也爭取過來。第二個月,克爾沒有去發掘新客戶,每天早晨,那個拒絕買他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勸說這個商人做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都回答說:“不!”每一次克爾都假裝沒聽到,然后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后一天,對克爾已經連著說了數天“不”的商人口氣緩和了些:“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了,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并沒浪費時間,我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于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面,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克爾完全憑著自己在挫折中的堅持精神達到了目標。在生活和事業中,我們往往因為缺少這種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
在半夢半醒之間,常常隱約覺得自己被壓迫得快要喘不過氣來了。你沒辦法翻身,也動彈不得。但是在你的潛意識中,必須控制自己的肌肉筋骨才能擺脫困境。借助意志力的不懈努力,終于可以挪動一個手指了。之后,如果繼續挪動你的手腕,就可以控制整個手臂肌肉并把手抬起來了。然后你用同樣的方法控制了另一支手臂。另一條腿的肌肉,逐漸延展到全身。于是,意志力重新讓你回到了對肌肉系統的控制,使你從夢中迅速恢復過來。
我們很容易從夢境中掙扎出來,但是卻無法一下子從人生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實際上,讓自己從軟弱無力的精神狀態中慢慢起步,漸漸加速,直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意志,與夢醒的過程極其相似。
意志力堅強的人懂得培養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并將它變成一種習慣,無論遭受多少挫折,仍堅持朝成功的頂端邁進,直至抵達為止。
經得起考驗的高AQ者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是什么目的,都能如愿以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
當我們對眾多成功人士進行考察時,發現那些大公司經理、政府高級官員以及每一行業的知名人士大都來自清貧的家庭、破碎的家庭、偏僻的鄉村甚至于貧民窟。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社會知名人士和領導人物,與他們都經歷過艱難困苦,具有很強的挫折承受能力分不開的。
將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比較,他們的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種種方面都很可能相同,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遭遇挫折的反應不同。低逆商者跌倒時,往往無法爬起來,他們甚至會跪在地上,以免再次遭受打擊;而高逆商的人的反應則完全不同,他們被打倒時,會立即反彈起來,并充分吸取失敗的經驗,繼續往前沖刺。低逆商者的憂慮及失敗感使精神難以集中,絕望的心情也可能會使他們放棄及逃避奮斗,不能在奮斗中體驗滿足,所以缺乏克服困難的持久力。高AQ者卻能從面對挑戰中獲得滿足感,所以更能自發持久地面對困難。
最偉大的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對于人生中的挫折抱著罕見的不放棄精神,使他創造了非凡的成就。在電燈發明的過程中,其他人因為失敗而感到心灰意冷時,他卻將每一次失敗視為又一個不可行方法的減少,而確信自己向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生命里程中永遠存在著的障礙,不會因為你的忽視而消失,當你因為某件事而受到挫折時,不妨想想愛迪生在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前,那一萬次的失敗。愛迪生的堅韌不拔在于他知道有價值的事物是不會輕易取得的,如果真的那么簡單,那么人人皆可做到。正是因為他能堅持到一般人認為早該放棄的時候,才會發明出許多當時的科學家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僅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著名的演講家,十分推崇面對逆境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演講的全過程大概持續了20分鐘,但是在那20分鐘內,他只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這場演講是成功學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丘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什么秘訣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行動和堅持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你可能用敏銳的目光去發現了機遇,同時也能用果斷的行動去抓住機遇,但是最后還是需要用你堅持的毅力才能把機遇變成真正的成功。
人生有兩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沒有人能回避得了。區別不過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順序不同,成功的人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過程中堅持的毅力非常重要,面對挫折時,要告訴自己:堅持,再來一次。因為這一次失敗已經過去,下次才是成功的開始。人生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跌倒了,爬起來。只是成功者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多了一次而已。最后一次爬起來的人被稱為成功的人,最后一次爬不起來或者不愿爬起來,喪失堅持的毅力的人,就叫失敗者。
缺乏恒心是大多數人最后失敗的根源,一切領域中的重大成就無不與堅韌的品質有關。成功更多依賴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中的恒心與忍耐力,而不是天賦與才華。布爾沃說:“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
□ 熱情是點燃希望的火炬
熱情是經久不衰地推動你面向目標勇往直前、直至你成為生活主宰的原動力。對什么都無動于衷、冷眼旁觀的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引不起他的熱情,他缺乏人生應有的熱情的素質。
熱情是什么呢?當你心中有一個你深信不疑的目標時,當你努力工作尋求實現自己理想時,你便精神百倍,朝氣蓬勃地投入生活,這時你便有了熱情。你會感到幸福,對自己充滿了自信。當然,熱情不等于你應該成天面帶微笑,或者把世界看成完美無缺,要是這樣,人家會以為你是神經病或是一個盲目的樂觀主義者。熱情只不過是一種思考和接近目標的原動力,它使你保持這樣的信念:生活是美好的,成功總有路。當你充滿熱情的生活態度時,就不會只看到事情壞的一面,你注重的是事情好的一面,你會在每件事、每個人身上發現一切閃光的東西。
熱情意味著,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并掌握了做的方法,而不是為了逃脫職責尋找借口,你會覺得在生活中做件小事也是很幸福的,每天晚上,你總會從一天的平凡小事中發現樂趣,并且總是興致勃勃地計劃著明天的事。你會發現你學到的東西越多,你想學的東西也越多。面對大自然勃勃生機,你會從心靈深處發出一種強烈而熾熱的感受,并為此而歡欣雀躍,恨不得把周圍的世界變成大國;對于人際間的交往,你不會對別人妄加評論,你會愿意幫助別人,從中感到愉快和充實。
熱情還有強烈的感染力。你也許有由于小賣部店員的熱情推薦而買到許多原來不想買的東西的經歷吧,或許,你見過熱情洋溢的演講使觀眾如癡如醉的情景吧。假如你充滿熱情,你周圍的人也會受到感染,這就是說,你要使別人起勁,首先必須自己保持熱情。
更重要的是,當你充滿熱情時,你會發覺很容易擺脫“我不行”、“沒意思”、“一切都無所謂”等消極的觀念。當困惑、憂愁、焦躁、悲悒占據你的心靈時,你的熱情會幫助你驅逐它們。
充滿熱情的人知道事情并非永遠是一帆風順的,問題只在于你的熱情激勵了你自己,你的努力增一分,離成功就近一步。記得詩人雪萊說過:“熱情會使你年輕的,因為對生活充滿強烈希望的人,必定對人生擁有著偉大的熱情。青春和熱情是并駕齊驅的。”
那么,怎樣才能獲得熱情這一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呢?
首先,你可以強迫自己研究自身的一些問題。比如,你可以考慮一下你幾乎不感任何興趣的事:聽聽音樂,踏青,約朋友聚會,或踢踢球,然后問問自己:“到底對這些事物或活動,我了解了多少?”你大概會說:“剛剛認識了一點。”那么,這件事恰好向你表明了如何激發熱情的契機,那就是為了提高熱情,對過去不感興趣的事,也應當充分去了解它,慢慢地,你就會體味到其中的樂趣和意義所在。
要改變對誰都不在乎的習慣,培養起對他人的熱情。你可以找出你能為別人所做的一切,比如他的工作、家庭、生活方式等。這樣,你就定能在你和他之間找出共同點,并由此發生興趣,產生熱情,感到對方也是很有魅力的。以后,你便不再會認為誰都不在話下,不屑一顧了。當你對某人的熱情衰減時,試用這一方法,興趣之泉就會自然涌現。
如果你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并且確定經營個人企業是適合你的發展的,那么不要猶豫,堅定信心,行動起來。不要幻想有可能變成現實的事情,付諸行動是走上成功的關鍵。
從主動方面,你必須在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之后,考查自己是否具備企業老板的素質,假如你已擁有這些素質,那么不要徘徊,馬上行動起來吧!即使你不具備這些素質,也沒有必要灰心喪氣,這種個人素質是可以培養和發展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你的手中,只要你努力不懈。
每年美國都有大約60萬人開始創業,他們中間雖然不少人雄心勃勃,有的人雖有良好背景、精密的計劃,但卻屢遭失??;有的人并無值得夸耀的資本,卻事業有成??傊毯V?,成功與失敗總是不斷伴隨著你,關鍵看你是否有充分的思想、物質準備。
當你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商海——新事業中去,旁人看來,似乎頗具浪漫色彩。有的人正是為了追求商場中盈與虧、失敗與成功的刺激,并在刺激下不斷取得勝利。
科內爾大學的天文學家、作家卡爾·塞根每次一聽到心靈的“敲擊聲”便記錄下來。他不論走到哪里,都隨身帶著一臺盒式錄音機,“有時敲擊聲彬彬有禮,也有時敲擊聲急促而持久。”塞根說,“總的說來,我發現自己被卷入激情,處于一種興奮狀態,我會坐在飛機上,聽整整一章的‘敲門聲’。”
準備一個地方專門收集存放與每個不同的科目有關的思想記錄。思想庫可以是文件夾,空鞋盒,或是寫字臺抽屜。當你有了好的念頭,便把它寫下來放好。然后當你準備就緒,開始認真考慮的時候,你就有許多過去的設想作為基礎。
對一個精神良好的人來說把心中的憂郁在幾分鐘內驅出心境,是完全可能的。但我們中的許多人在憂傷時卻往往不肯開放心門,讓愉快、樂觀的陽光射進來,而妄圖緊閉心扉靠自己內在的力量驅逐黑暗。其實只要擁有熱忱的愿望,我們心中的憂郁就會減輕很多。
□ 坦誠認錯亦君子
你可能是一個老板,或是某個單位的頭兒,總之,你的手下領導著一大群人。前兩天,在一項工作中你出現了較大的失誤,甚至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碰到這種事情,你會怎么辦?
一種選擇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全體員工認錯,承認自己工作中的失誤,并希望全體員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指出自己的錯誤,盡量減少可能有的損失。
你還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死撐著,絕不認錯。道理很簡單:一認錯,豈不威信掃地,以后還怎么做老板,怎么做領導?手下的人又會怎么看我?
你可能會說,我肯定選擇第一種,大大方方地承認錯誤。
你的這種選擇自然是對的,但是你未必說的是真話。
實際情況是,你不一定選擇第一種方案。
有許多事情,嘴上說說、理論上探討探討起來確實容易,而且道理我們都懂,但一到實際生活、實際工作中,真正實施起來,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就如吸煙這件事情,現代人不懂得“吸煙有害健康”這個道理的恐怕鳳毛麟角,然而在中國吸煙的人數仍以億人計。所以,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認定我們一定會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因為承認錯誤對我們的工作有好處就承認自己的錯誤。
人活在世上,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事情,而做事情就可能會有錯誤。古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恐怕就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其實,是人都會犯錯誤,“圣賢”自然也不例外。但圣賢所以為圣賢,他們長于常人的地方就是因為他們錯了,會承認錯誤,而且能夠改正錯誤??追蜃釉f:“吾日三省吾身。”所以要“省”,就是因為他知道他也可能會有錯誤,但每天反省自己,就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也是一種追求人生成功的積極心態。
反過來說,如果你死撐著,死不認錯,所引起的后果將是十分消極的,起碼你的手下就會輕看你。因為你犯了錯誤,如果那錯誤很小,也沒有造成較大的損失,而你為了你自己的所謂“面子”而不承認,你的手下就會認為你連這么一個小問題都不敢承擔,如何能帶著大家做出大事情。如果你犯的錯誤很嚴重,造成的損失巨大,公司或單位人人皆知,而你這時候如果再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一味地搪塞、狡辯,就有了一點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盡管你狡辯的能力很強,能把稻草說成金條,把黑的說成白的,但這個時候你這種“超強”的狡辯能力只會讓你越抹越黑,引起別人的反感,你的手下更會認為你一點擔待也沒有,而你的上級恐怕也會因此不信任你。
古人說,兩害相權取其輕。你自己好好權衡比較一下兩者的輕重,看到底選擇哪一個更好一些。
其實,上升到成功人生的角度來看,犯了錯誤承認錯誤,是為了不再犯錯,取得更大的成功。再說了,不管是對下級上級,坦誠地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別人只會更加信任你、尊重你,而絕不會輕看你。你反而會因為坦誠贏得人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也會有錯誤。
坦誠地承認錯誤,實在是我們做人的一種法則,也代表著我們做人的風度。更重要的是,坦誠認錯,會為你以后的發展提供一面鏡子。
□ 別被壞心情所奴役
任何人都會無緣無故地情緒低落起來。碰到那種日子,你就會感到樣樣事都不合意,你憎恨生命,甚至是自己的發型。平服自己的心情,是基本的生活技術,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學會。以下就是讓你拋棄壞心情的方法。
方法之一:出汗。也許你根本就不相信,無論是輕微的周期性情緒低落,還是嚴重得要見醫生的精神抑郁,運動都可以幫上一把。
一個保險經紀人每逢心情低落時,便跑去游泳。“游它幾百米后,回家便倒頭大睡。第二天早上醒來,好像不開心的事都趕走了。”
讓自己忙碌做一些事情,不管它是不是小事,如把影碟分類貼標簽,這也可以讓你感到有一點成就感;或者從工作清單中刪減項目,這樣不至于讓你感到一事無成??墒?,你還要避免做一些讓你生厭的工作。假若把影碟分類會讓你更煩躁暴戾,那你還是去為你的愛犬修剪頭發吧。
方法之二:請人服侍一下。去美容院做一個臉部按摩或臉膜,或者到發屋洗頭、〖FJF〗?NC523?〖FJJ〗油,總之,當心情壞的時候,讓別人善待一下自己,提醒自己“我是值得縱容的”。
方法之三:歪曲事實。是的,你患上了流感??墒?,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借口可以使你不用上班,賴在床上看小說、吃葡萄?學習從另一個角度看事物,這就是專家們所說的認知重組。你錯過了升職機會,但你仍是個好妻子、網球高手和插花專家。把你這些長處一一列在紙上并放在錢包里。如有需要,不妨“小器”一點。你不記得自己在上中學時演講比賽中贏得全場掌聲,還捧走了冠軍獎杯?你還可以打電話給媽媽,請她再講一次在你14歲時,你怎樣勇敢地撕碎了那封文理不通的求愛信。
方法之四:暫離自己。換一身衣服,跟著音樂大唱大跳,或者閉上眼睛,邊聽著恩雅的音樂邊“靜坐”。暫時“離開”一下自己,悶氣亦會隨之減少。
方法之五:主動出擊。哪個朋友兩個星期沒來電話了?你不能這么想:“她從來就不喜歡我。我再沒有其他朋友,我很寂寞。”你必須擺脫這種想法。相反,你要告訴自己:“我有很多愛護我的朋友,同樣,我也有很多值得關心的朋友。”之后,相約一位你曾經承諾“我會找你”的朋友共進午餐,即使那已是數月前的事情,你可以借此來顯示自己是受歡迎的。
方法之六:實現夢想。切實做一些你經常說“會”做的事情;更換過期的身份證、收拾行裝到“絲綢之路”去、每星期寫一封信給他……有什么比實現夢想更讓你振奮的,以輕松的心情去克服孤獨。
□ 靈活些,別難為自己
1.做人別太固執
2.換條路可能會更好
3.不要走極端
4.別總是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