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算了,每個練習武術的都知道怎么拉大筋的,沒什么訣竅。練功中的拉筋,就是要體會了,基本上沒有拉筋的感覺,動作就沒有做到位。(我自己的體會)
2、初級呼吸的體會
在練習八段錦的初級階段,呼吸配合往往都是被動的。能夠把呼吸配合好很難,總體感覺就是急促、憋氣。而且,動作往往沒有擺到位,氣就已經憋不住了,往往剛開始幾個動作呼吸還算平穩,接著就開始讓動作的節奏跟著呼吸走,結果就越來越像做操了。
我的體會是,呼吸急促的原因往往是身體僵硬,如果身體能夠真的放松下來,那么呼吸就會很平穩。這個階段一般都是腹式呼吸,用力的時候往往是逆腹式呼吸。
練功初期調息不是很關鍵(個人認為),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把八段錦當作導引功夫來練得,這個時候關鍵還是動作要到位,關鍵還是拉筋。這個階段可以采取一個動作呼吸兩口氣,一定要把動作做得非常到位,我用的方式是先吸氣,吸滿了之后讓它自然停頓,(在剛剛憋悶的時候)偷偷的呼出半口,然后再次吸滿,這個時候,動作也做到位了,架子也拉工整了,然后慢慢收勢,用口把氣緩緩地吐出。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保證每個架子的運行時間在1分鐘以上,可以保證每個動作都用心完成,而且也不會產生氣促的毛病。(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旁觀者把我當作高手!!!好家伙,一口氣可以憋住一分鐘以上,而且沒有任何的氣喘,真是高手啊,哈哈!!!!)
二、深入學習階段的體會
我是在練習了八段錦大約1年半左右時間,開始的“換形”的。這個詞是我自己造的,所謂的“換”就是改變習慣了的練功方式,“形”是指形體、動作和著力點。
當時我是受到了太極拳的啟發,在打太極拳的時候,一旦呼吸和動作可以配合好了,在動作的時候就會慢慢的產生那種由“氣”而用“力”的現象。我在練習八段錦的時候就一點點地加了進來。
首先,此時練功要用力,但是這個力是暗力。肌肉緊張但是不僵硬,在旁觀者看來,這是我還是沒有用力,自己感覺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內在的力量相應。比如:雙手托天理三焦。這個時候體會到的就是“頂天立地、支撐八面”,隨著動作的打開,會有一種身體“巍然如山”的感受。 所謂的八段錦其實就是八句口訣,每個人的練法都不一樣。我想,這里不乏練習八段錦的高手,大家可以一起討論,或者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如果我也在練功中遇到過這方面的問題,我就把我的方法說出來,大家一起探討,我覺得這樣更好。
此外,我練習八段錦時間不短了,其中還斷續了好長時間,總體上說,我有至少3年的時間是堅持練下來的。現在我也認為,八段錦是現在鍛煉身體最好的功法之一。
剛開始練習八段錦的要領
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大筋拉開,其次,練功過程中既不要用力,也不要用意。順其自然,動作周正大方,呼吸平穩,能夠做好這些就可以了。
第一節:雙手托天理三焦。我認為這節動作的關鍵點在肩膀,這個階段的肩膀一般都打不開,托天的時候,兩個手臂緊緊地靠在耳朵上。建議這個時候專門進行拉肩的訓練。
第二節:兩臂開弓似射雕。我認為這節動作的關鍵點在肩胛骨。一般做這節動作的時候,一定要使后背平整,拉弓的時候,應該以整個后背為支點,使胸廓有拉伸的感覺。
第三節:調理脾胃臂單舉。關鍵點在于雙手嚴格按照身體中線運動,難度還是肩膀要打開。做這節的時候,頭部最好微微靠后,把頸部拉起來。
第四節:五勞七傷往后瞧。關鍵點是雙胯部。轉腰的時候胯部一定不要動,否則就會達不到效果。這節做的時候一定要悠著來,否則極容易造成后背的肌肉拉傷。
第五節:搖頭擺尾去心火。關鍵點在下盤功夫,總體感覺把圓畫圓就很不錯了。
第六節:雙手攀足固腎腰。呵呵,這可考驗一個人的柔韌性了,關鍵點是大拇指按住行間穴位,然后向上搬腳指頭。
第七節:撰拳怒目充氣力。關鍵點就是以手為中心,全身一點點地收緊。然后再慢慢的放松,最好感覺全身就像是鐵板一塊。
第八節:背后七顛百病消。盡量的放松吧,每次身體下落的時候,一定要有那種震動的感覺。(最好先慢慢來,小心震出腦震蕩,我不是開玩笑的。) 這個帖子就告一段落吧,深的我也寫不來了。還請大家多多談談自己練習動功的體會,大家共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