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八段錦是優秀的健身功法,經過近千年傳承而歷久彌新,深受廣大群眾喜歡。本文從八個方面談談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養生康復機理與效果。
導氣引體,調暢氣血
健身氣功·八段錦動作柔和緩慢。柔和緩慢的運動能讓生命機體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發揮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因而有利于機體的全面康復。健身氣功·八段錦導氣引體、調暢氣血的原理是,通過對外在肢體軀干的屈伸俯仰和內部氣機的升降開合,使全身筋脈得以牽拉舒展,經絡得以暢通,從而實現“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人體血管彈性明顯改善,心肌收縮更加有力,迷走神經的興奮性進一步增高,血管的充盈度和節律性也會更強。
松緊結合,增進協調
松緊結合、動靜相兼是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的一個顯著特點。他要求練功時松中有緊、松而不懈、緊從松來、柔和拔伸。“緊”只是動作中的一瞬間,而松是貫穿動作過程始終的。松緊的這種密切配合和頻繁轉換,有助于刺激調節機體的陰陽協調能力,促使經氣流通,滑利關節,活血化瘀,強筋壯骨。從現代運動科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小負荷的運動應激。應激是指全身性非特異性的反應,當機體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刺激時,會產生適應性調節,表現為交感神經的興奮和垂體一腎上腺皮質分泌增多為主的一系列神經內分泌變化,從而影響各種機能與代謝狀態。良性的柔和持續的應激,可調動全身各臟器組織的儲備潛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與防病能力。研究結果表明,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對血壓、心率、血糖、甲狀腺功能等具有雙向調節功能,從而增強了機體的適應能力和預防疾病的能力。
提倡站樁,強心抗衰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基礎姿勢乃是站樁。站樁是氣功中常見的調身手段,要求意靜神寧、舒適得力、輕松自然,是一種很好的強身健體方法。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預備勢直接采用抱球式站樁進行鍛煉,而且還將站樁作為基本功動作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間和節分處進行反復的練習。站樁能夠促使肌肉筋脈特別是下肢產生節律式蠕動,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和經氣的布散。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持續適度的站樁無疑可以增強下肢的力量和平衡能力,可以抗衰老。研究結果表明,站樁有利于實現“體外反搏”,促使下半身血流加速回流到軀干和頭頸,從而增加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脊柱為軸,整體調節
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的中心部位在于脊柱。整套功法練習,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斷轉換,并力求身體平衡,動作連貫相隨。同時要求所有動作需通過一個中心來指揮,即脊柱。也就是說,要通過腰脊活動來帶動四肢。健身氣功·八段錦前四勢突出的是肩胛夾脊的內縮蓄勁,后四勢則側重腰胯命門的俯沖扭轉與拔伸,勁力從軀干脊背向四肢末梢逐步傳送,由里到外依次撐緊,運動過程似乎要克服某種阻力,從而四肢經脈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脊柱是人體運動的樞紐,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的功能;同時由于脊柱兩側分布著支配肢體臟腑的全部神經根,因此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條生命線”。健身氣功·八段錦通過對脊柱的拉伸旋轉,刺激疏通任、督兩脈,從而起到了整體調節,牽一處而動全身的鍛煉效果。
運動適量,小勞防疾
從運動強度來看,健身氣功·八段錦屬于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唐代養生大家孫思邈在《千金備急要方》中提到“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小勞是健身氣功·八段錦健身養生的一個重要特色。宋代蒲虔貫在《保生要錄》中提倡的“小勞術”,實際上就是近現代立式八段錦的源頭之一。古往今來,因大疲至勞而病者比比皆是,積勞成疾,早衰相隨,中道夭亡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對小勞之術,卻不可等閑輕視。 《保生要錄》記敘了“小勞”的功效: “事閑隨意為之,各數十過而已。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壯,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體中小有不佳,快為之即解。”說明只要持之以恒,其保健的功效是十分理想的。健身氣功·八段錦正是這樣一種運動量適中的“小勞”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