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經絡

     綠針堂 2010-05-23

    (一) 什么是

    (一) 什么是經絡?

    “經絡”是中醫用了幾千年的名詞。經脈大致是縱向分布于全身,如同縱向的水渠,好似人體的經線。然而有經必有緯,而脈輪恰似人體的緯線,全是橫向的,橫切所有縱向的經脈。(帶脈就是橫向的,在腰上轉一圈)。

    經絡和脈輪在人體內縱橫交錯,如一人形魚網,很象用電腦畫出的人體三維立體網狀發光線條,縱橫交錯地排列又很象絲瓜筋,在人體里構成了一張大網,經絡更是五臟六腑的一面鏡子,而人體各個臟器外部的保護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纖維,在這張網上出現異常時,相應的經絡就會發送信號。

    《黃帝內經》中說:“經絡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營內衛外”的作用,集診斷、治療和預防于一身。

    中醫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

    經脈——十二經脈加上任、督二脈合稱“十四正經”,在一般的中醫經絡圖中主要畫的就是經脈。經脈是主干,十二正經如江河,奇經八脈是水庫,五臟六腑如同燈泡,經絡好像導線,經絡上的脈輪就如同導線上的開關。

    燈泡不亮可能是沒有電了,應該檢查一下線路,找到不通的地方,電路一疏通燈就亮了。現在有換臟器的,有些換了時間不久新換的臟器也壞死了。是因為經絡不通,真正有問題的部位沒有解決,是治表不治本。

    絡脈——絡脈是經脈的分支,絡脈如同江河分布出來的橫向的小支流水系。絡圍繞在人體的皮下,細如發絲,實際上比頭發絲還細得多,從上到下非常均勻地排列,幾乎平均2 毫米就有一條,這就是中醫所指的“絡”,它是經脈的分支,江河下面的小分支。象絲瓜筋一樣幾乎遍布全身,就如山溪小河流一樣。

    脈輪——而脈輪正是橫向控制在經絡水渠上的道道閘門。例如帶脈就是橫向的一個平面,橫切所有縱向經絡,在這一平面的任何一點如果有瘀塞,那么相連接的經絡也不通。由于脈輪是控制經絡的,因此,臨床中發現,脈輪通暢時經絡不一定都通暢;而脈輪不通暢時經絡必然不通暢。當把瘀塞的脈輪疏通后,原先不通暢的經絡有時可瞬間即通。就像閘門是用來控制水渠的一樣。由此可見,脈輪是控制和調諧經絡的(例如,臨床中發現帶脈通了,對治愈婦科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經絡不僅外接四肢百骸(百骸即五官竅),內通五臟六腑,而且經絡之間也相互貫通。經絡就是一張無處不通的網,是人體的高速公路。

    現在請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感受一下經絡。伸出我們的大拇指放在腋下,來撥動腋下的經絡, 當我們撥動到這個經絡時,我們的手指會有類似過電的酸麻感覺,這就是經絡傳遞的感覺。為什么?

    (二) 經絡的結構和作用

    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

    經絡在結構上——遍布全身,聯系身體的上、下、內、外,將全身的臟腑、形體、官竅以及皮毛等所有的器官組織聯系在一起。就像一張網,將身體的各個部分網在一起,這個網的主繩是“經”,原意是“縱絲”,就是直行主線的意思。網的支繩是“絡”,網絡,支線的意思。大家可能都看過針灸穴位掛圖,人體模型圖上有線有點,那點代表的是腧穴,線代表的就是經線。圖的正面側面以及背面加起來一共有26條線,其中有24條對稱的分布在身體的兩側,每側12條,稱為“十二經脈”。另外兩條分布于身體的正中線,一前一后,身體的前為任脈,身體的后是督脈。

    這些就是中醫研究人體各部關系的整體觀,是建立在經絡基礎之上的,可見經絡對于人體的重要性。

    2、運行氣血,潤養周身

    經絡在功能上——運行氣血,這是經絡最重要的作用。血、氣,是血離不開氣,氣離不開血,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同時血氣也是人體精神活動狀態的基礎。血氣充盛時,人體才能表現出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記憶力、活躍的思維力、敏捷的應變力,就能夠容光煥發、神采奕奕、身心健康。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腿腳很利索,你看他走起路來步伐很矯健。有些人你一聽他說話,聲音很響、很有底氣就可以知道他是身體健康的人。

    人體上一些氣血循行的現象是經絡概念產生的客觀依據。但是西醫用解剖的方法卻看不到。為什么?因為“當身體的組織間隙或結構能作為經氣流通常道和有經氣流通的時候就存在經絡;當經氣流通停止時經絡體系就不復存在”。尸體上經氣不流通了,所以西醫解剖就自然就找不到經絡了。通常我們相遇到好久沒見面的朋友時,第一反應就是,嘿!氣色不錯嘛,很精神哦!當看到朋友面無血色,精神不振時,我們就知道他有病了。

    經絡對于女性朋友最關心的美容和減肥是特別有效哦!面色不好是因為氣血問題,那么經絡疏通了,氣色亮麗起來,還需要往臉上抹那么多的化妝品嗎?再說了肥胖也是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至使脂肪和垃圾堆積。

      3、抗御外邪、保衛機體   

    其實這兩個方面就是經絡的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功能,經絡在結構上聯系內外,縱橫交錯,遍布全身。在功能上運行氣血,將氣血運行到身體的各部,發揮氣血的濡養作用,維持身體各部正常的功能。當有外邪侵襲時,能夠調動全身各部的氣血抵御外邪,并將病邪通過經絡排出體外。

    比如:當我們在大熱天,身體很熱出了一身汗,一下子進入有空調的房間,此時汗毛孔會一下子閉合,有時還會打個噴嚏,這就是身體在低御外邪和往外排寒氣。

    當經絡自身有瘀阻時就不能抵御外邪,外邪就會引起人體的陰陽失衡,從而產生疾病。此時,經絡雖然不能將病邪排出體外,卻仍然發揮著抵御病邪的作用。同時,會在經絡上的主要結構之一穴位上發出疼痛或者不舒服的信息,幫助我們診斷病邪情況。

    剛才我們撥動腋下的經絡時,我們的手指都會有感覺,這就是經絡在外溝通肢竅;那么在內聯絡臟腑是怎么聯絡的呢?有這么一句話,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十指連心”。那么我們撥動的這條經絡就是在內聯絡心胸,在外溝通肢竅。

    如:當我們感到胸悶心慌,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就是氣滯血瘀了,導致氣血供不應求。此時就可以按摩和敲打手臂內側,通過疏通經絡使血液循環起來,氣血運行起來以后,就可以緩解心臟的壓力。我們推的是心包經,從勞宮一直到曲澤,“這一招‘推天河水’即可瀉肝經之火,又可以補脾經之血。對那些夜里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躁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癥,小孩發燒不退等,最為有效”。

    4、疏通阻塞的經絡

    和道路不暢就容易產生交通阻塞一樣,如果人體的經絡的某個部位不通暢,也容易產生氣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則形成硬結積聚,這個時候相應的疾病也就隨之產生了。所以人體在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疏通經絡的過程,中醫常運用針刺、艾灸、拔火罐、推拿、刮痧、貼敷相應的中國灸等各種疏通阻塞的經絡方法來治療和防止疾病的發生。中醫更注重未病、整體平衡和辯證施治,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黃帝內經》中說:"諸病于內,必形于外",是說如果人體的內部臟腑有病,必然會在外部表現出來。古人將這些人體的語言總結下來,替我們進行了細致的翻譯,讓我們可以一目了然。

    (三) 五臟與經絡、五官等的對應關系  

    1. 腎開竅于耳,腎主骨;和膀胱相表里。恐傷腎

    2. 肝開竅于目,肝主筋;和膽相表里。怒傷肝

    3. 肺開竅于鼻,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憂傷肺

    4. 脾開竅于唇,脾主肉;和胃相表里。思傷脾

    5. 舌為心之苗,心主血脈;和小腸相表里。喜傷心

    腎開竅于耳——一般年紀大一點的人,或者健康狀況不太樂觀的人,經常會有耳鳴的情況。這也就是表明我們的腎功能虛了,這就是身體給我們發出了信號。“經絡是人體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信號傳導出來了,給人以提醒。

    經絡的作用不僅僅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發展中的疾病,耳鳴,它是一個表像,一個癥狀,當我們接到這個信號,馬上能夠意識到,在這個時候就進行對應的保健預防或治療,在疾病未成形的時候就阻止它的發展,不是比出了大問題再治療更容易和經濟嗎?

    腎主骨——病尚未成形時,我們如果沒有意識到,那么再發展下去就會形成病。會形成什么病呢?“腎主骨”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腰酸,腿疼,脖子僵硬等等,一切骨頭上的病,都是因為腎氣不足了。這個時候病已經形成,甚至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甚至吃力不討好。特別是一些年老體弱,常年大量服用藥物的人,拿藥當飯吃的人,有些人吃藥比吃飯更認真,這種情況對腎的傷害就更大。所以,腎氣虛弱是導致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腎和膀胱相表里——腎功能嚴重受損,就會影響到膀胱,排尿障礙,前后二陰的病等。臨床經常有這么一種情況,有些人總是憋不住尿,尿不盡,夜尿多等等。還有些人的表現形式是總會無緣無故的擔心,比如關好出門出去辦事,都走出一段路了,突然又轉回了,看看門是否關好了。或者到了家人下班、放學的時間了,怎么還不回來啊?會不會有什么事吧?這種擔心、害怕的心理,也是因為腎功能有障礙。膀胱經在后背督脈的兩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可以去經常疏通之。

    中國古代醫學不光把五臟與經絡、五官等的對應關系已經描述的很清楚了,同時還指出了得病的原因。

    恐傷腎——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怎么預防。中醫是講預防為主,有句話說得好,‘上宮不治已病治未病’,它告訴你這個病還沒有來的時候你就要治,等到病已成再治就晚了,它還告訴你‘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口渴了再去挖井,要打仗了你再去打寶劍,這不是晚了嗎!所以呢,它就告訴你,要以預防為主!”

    在臨床中發現一些孩子很大了還遺尿,這都和恐俱有關。還有現在的孩子打針、吃藥對腎也造成了傷害。打針的時候他害怕啊,這是不是恐俱啊。再者孩子的器官還是在生長階段,還不足以抵御如此強大的攻勢。從小腎就受到如此的傷害,身體健康當然會受影響,腎是先天之本嘛。正因為這樣,也形成了現在很多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我們的先天之本在如此小的年齡就受到傷害,后果可想而知。

    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以后天養先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腎要靠后天我們吃的食物化成水谷精微來滋養。人體的燃燒能量處就在小腸!古人在醫著中說,“心與小腸相表里”,心是臟,小腸是腹,它們是一表一里的關系。

    小腸在消化系統中,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食物進入口中,經過層層加工處理過的食糜才真正在小腸中開始吸收。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產生人體需要的能量,也給人體造血輸送必需的養分。肚臍的位置正好在小腸的中部,中醫稱“神厥”,屬任脈。中醫認為,臍乃人體上下左右交會之中心,臍系人體血脈之蒂,為精、氣、神之要沖。現在的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高血壓,以及中醫說的痰凝、血瘀、氣滯等病癥,都與小腸不能正常運轉有關,所謂正常運轉,就是兩個字:“平衡”。

    在整脊臨床中:發現白血病患者,在X光片上可清晰地可看到胸椎(T10-T12)向右彎曲。矯正后,即可獲顯著的改善,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為(T10-T12)是加強小腸功能的。小腸才是造血機構,不是骨髓!

    我們治病也要找對方向,找到病根就可以通過針灸、推拿等很多簡單、方便、省時的方式來刺激經絡和穴位,從而保持人體各個臟腑功能的平衡、和諧,使氣血暢通,身心團結,從而提高我們對外來疾病的戰斗力。

    經絡就是我們的隨身醫生,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樣才能正確使用經絡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說,就是找對地兒。不管你介紹的方法多優越,如果不能正確地找到它們,一切都是枉費,不具有任何意義。在這里,我要介紹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簡便地找到穴道的訣竅。

    (四)痛就 找身體的反應

    中醫里有句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出了問題的臟腑器官由經絡聯系于外,找到痛點也就找到了穴位,即阿是穴。

    如果人體的經絡的某個部位不通暢,也容易產生氣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則形成硬塊積聚,疾病也就隨之產生了,同時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壓痛(用手一壓,會有痛感); 硬結(用手指觸摸,有硬結);感覺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 色素沉淀(出現黑痣、斑);溫度變化(和周圍皮膚有溫度差,比如發涼或者發燙)等。 在找穴位之前,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如果有以上反應,那就說明找對了!這時候我們就要疏通這里瘀塞的經絡。

    (五) 經絡在治療方面的運用

    1.調諧心理——人世間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見病就有幾百種,而真正能說清病因的疾病卻寥寥無幾。怎么辦呢?中醫里有一句精華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產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變化多端,如何紛繁復雜,皆是萬變不離其宗,盡在掌控之中。

    恐傷腎、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喜傷心,這是古人早已總結出的經驗。病是怎么來的,就要怎么回去,所以治病的首要問題是放松情緒。大家一定看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人一生氣,就會感到胸口堵的很,血壓上升。有人呢氣的吃不下飯,有人更厲害,一生氣上火全身都會抽抽,圈成一團,因為肝主筋嘛。肝火一上來筋就抽起來了。病由心生,都是因為不良情緒致病。

    有人會想啊,我天天都開開心心的不是很好嘛!是啊!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就可以了,任何情緒都不能太過分。就是提醒人們不要高興的‘忘其所以’,樂極就會生悲。有種情況是胸口老是堵的很,氣不爽,就是因為氣過頭啦。久而久之胸口這里就會有硬塊,按下去會很痛。有很多慢性病和胸前的任脈不通有關。

    病由心生,是我們給自己輸入了得病的程序。洪昭光教授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醫院里的故事:有這么一個健康的人,因為錯拿了癌癥患者的檢驗報告,回去就得癌癥了。心想事成嘛!本來是假的啊,是錯誤的信息。可是一旦你確認了,就弄假成真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輸入健康良性的信息。重新檢查以后專家告訴說不是癌癥,當時就從床上下來了。可見心理決定著命運哦!

    癌癥患者到最后都是自己嚇死自己的。最難治的就是心病,身體的病治好了,心結如果不打開,身體上的病還會回來。一切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啊!

    2.疏通任督二脈——任督二脈是十四經的“水庫”;

    脊椎是生命的支柱,有保護神經的作用,人體一切活動都是靠與脊椎有密切連帶關系的神經系統來指揮的。如果脊椎狀況不良,就會影響經絡的通行,經絡不通,則氣血凝滯,陰陽失去平衡,必然波及神經系統,波及到內臟器官,出現功能障礙,最終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器質性病變。醫學證實,脊椎損傷會影響到人體神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內分泌等各系統。

    中國傳統醫學稱脊椎為督脈。其督率周身陽氣,與五臟六腑相通,確保人體健康,抵御病邪侵入。具有“決生死,處百病”的作用,乃人體健康之本。《莊子》說:“沿順督脈這條命脈,可以貽養身體,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養精神,可以享盡天年”。人體前正中線任脈和背部正中線督脈相通、一陰一陽、古人養生氣功之法,開通任督二脈,則一身百脈皆通,人必大壽。

    a.督脈號稱是陽脈之海,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與五臟六腑有特殊聯系,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距離脊柱1.5寸的那條線上,身體的任何地方不正常,在脊椎兩邊都可以找到痛點,可以稱為膀胱經背俞穴段,大體上依據臟腑在體內所處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痛點就是氣血瘀阻的地方。清除瘀血,讓毒氣排出去,膀胱經是人體的最長的排毒通道,分布在脊椎兩側。

    如:凡是有腸胃、臟腑脹氣的患者,100%患有脊椎兩旁鈣化癥。所以,31對神經都有不同程度受壓,人體就產生分泌失調。我們用按摩手法把脊椎兩旁的“華佗夾脊穴”(脊椎每旁有17個穴位,共計34個穴位)的硬塊及鈣化物找到,會有痛感,這就是找到了督脈瘀阻處。就可以貼上相應的中國灸,或用熱敷、熏蒸、艾灸、按摩等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通過這些方法解除了脊神經的“電阻”,患者會頓覺輕松,并且內臟馬上就舒服起來。這就相當于接通了中樞神經的電線,使神經“網絡”正常運轉了。

    b.任脈是陰脈之海,最補腎的非任脈莫數;腹部是制造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的場所,人體腹部對大腦供血的影響,和對健康及衰老的影響。俗話說:“八分飽人不老”,八分飽是比較合適的量。既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供給,又不增加臟腑的負擔,還不會造成由于熱量過剩引起的身體老化。

    第一性保健大穴——關元;

    人體性命之祖——氣海(丹田);

    人體命根子的大門——神闕(肚臍眼);

    脾胃之疾,無所不療——中脘穴;

    寬心順氣——膻中穴;這些主要的大穴都在任脈上。所以要把任督二脈先疏通。

    3.疏通與疾病相關的經絡——治療病灶

    脊髓對內臟活動的調節是:

    血管張力反射,發汗(散熱)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活動都在脊髓完成,但平時這些反射活動都受高位中樞神經的控制。

    人的脊髓神經自脊髓發出到全身各相關部位,共計有31對,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據調查,全世界約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人80%與脊柱病有關。因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體的命脈之柱。人體所有的疾病病根幾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脈輪”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著經絡和臟腑。所以,如果能夠經常疏通脊椎上的經絡,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疾病,防止未病,起到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作用。

    脊柱病是世界各類人群的常見病。雖然頸椎病、腰椎病發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內臟病則更多見并且不被人們所知或發現。某些職業頸腰椎病發病率可高達90%以上,輕者頭、頸、肩、臂、腰腿痛,重者癱瘓,給社會、家庭、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a.頭面部找頸椎

    診斷方面根據患者的癥狀檢查:盡管沒有恒定的節段癥狀規律,但從大量臨床資料統計結果來看,仍有如下一些規律可循。

    頸椎上段(C1-C3)以頭面、五官、心臟和腦血管神經癥狀為主,如頭痛、眩暈、失眠、視力下降、耳鳴、胸悶、心動過速。

    頸椎下段(C4-C6)以頸、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以及心臟出現心動過緩等癥狀。

    臨床提示:心律不齊,在X光片上呈現頸椎第三椎到第五椎(C3-C5)向右彎曲。

    b.胸部疾病找胸椎

    胸椎上段(C7-T3)以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肋間神經痛為主,如心房纖顫、低血壓、心慌、胸悶、心率失常、心煩易躁、肩胛部痛、左上胸部痛等。

    臨床提示:在帶狀皰疹生水泡的上方3-5厘米處,即可找到異位的椎體(通常是T3-T5)。矯正此處,帶狀皰疹即可治愈;帶狀皰疹不屬于運動神經痛,而是屬于知覺神經痛,所以患者異常疼痛。

    胸椎上中段(T2-T6)以呼吸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胸壁痛為主,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胸壁痛、乳房痛、呃逆、胸悶等。

    臨床提示:很多患胃病的人經過吃藥或開刀,巳經痊愈,可是隔數月或數年后,胃病又復發了。這說明胃病因服藥或開刀巳經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體(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著,所以胃病又犯了。

    臨床提示:氣喘病,在X光片上呈現胸椎(T4-T5)向右彎曲。

    胸椎中段(T6-T9)以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胃脹、反酸暖氣、食欲不振、肝區痛、膽囊炎、膽石癥、上腹脹等。

    很多患胃病的人經過吃藥或開刀,巳經痊愈,可是隔數月或數年后,胃病又復發了。這說明胃病因服藥或開刀巳經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體(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著,所以胃病又犯了。這也說明“很多病痛是因局部肌肉疲勞、緊張、瘀血、腫脹以致脊柱錯位或彎曲所引起的神經回路不通”這是慢性病的根源。可以針對患病處化解瘀血、疏松緊張的肌肉,使受壓的神經得以恢復正常。例如,可以在病患處敷以中國灸之“胃炎灸”,脊椎處的痛點同時貼敷,再配合足療灸效果會更好。

    臨床提示:肝機能障礙、肝硬化,絕大部分因頸椎(T7-T10)向左捻轉,造成脅間神經痛,久而久之即演變成肝硬化!

    臨床提示:糖尿病(T7-T10)向右捻轉。左側肋間神經痛。a、胃部出口幽門障礙。b、十二指腸疾病。c、胰腺疾病,這三大疾病的發生源。

    胸椎下段(T9-T12)以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肝區痛、腹脹、睪丸炎、子宮炎、卵巢炎、胰腺炎、排尿異常、尿路結石、糖尿病等。

    臨床提示:大量流鼻血、經血、吐血……等病,都于胸椎(T10-T12),疏通后可獲令人驚訝的止血作用。

    臨床提示:胃脘痛或脹痛,或痛時隱隱,或劇痛,或痛如針刺,于胸椎(T11-T12)旁較為明顯,多發于進食后34小時。伴有胸脘痞悶,嘈雜,吞酸噯氣,食欲不佳,畏食,夜寐不安,大便干結或溏薄,便色黯黑,精神萎靡,四肢乏力,面色無華,苔薄白或黃膩,脈弦細或澀。本病往往和胃下垂,胃潰瘍,腸粘連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同時出現。

    c.腰腹以下看腰骶椎

    如果患者有下列癥狀,即先檢查腰間有無痛點!因為這些疾病往往是因為腰痛而引發的:尿頻、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膀胱炎、輸尿管障礙、卵巢、痔瘡、走路困難、坐骨神經痛。

    臨床提示:痛風誘因最大的部分是骶椎向右傾斜,腰骶關節也向右彎曲,引起了總腓骨型的坐骨神經痛,而后才引起痛風。所以治愈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當可消除痛風。

    臨床提示:腿痛,病根卻在腰椎、尾椎上,如果只治腿,而不打通腰椎和尾椎,則無明顯療效。如果按通腰椎和尾椎,再治療腿痛當時既可減輕,再配合患病處化解瘀血,徹底把管道輸通,真正治療疾病。

    腰痛的原因很多,而因腰骶關節錯位導致腰痛占百分之70左右。尾椎錯位或骶尾關節錯位,造成老人性跛行,孕婦患得此病,生產時要開刀。(:頸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所以人體在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疏通與疾病相關的經絡的過程,排除毒素和瘀阻的過程。醫生能治的病,原來都是人體自身可恢復的病。

    令人遺憾的是,上述疾病是因為違背自然規律,追求享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結果,如脊柱病的形成絕大部分是病人自已一手造成的,是自已不懂得呵護脊柱引起的,是人們對脊柱的保健知識太無知而釀的苦果。如隨意的坐臥,特別是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不良的姿勢習慣,長期偏一側睡覺,喜歡蹺二郎腿,久坐辦公或玩電腦,缺少運動等,使脊柱多處彎曲,肌肉拉緊,緊而不通,長時間牽拉使肌肉內產生條索狀硬條。脊椎因堵塞不通時,人體內運行的氣流和能量就會從此處外溢,使身體受損。其原理如同水渠,某處堵塞,水流受阻則會憋漲而潰口外流,下游流量則會明顯減少。這些因素都會使脊柱受到傷害。久之軟組織對脊柱保護能力減弱,從而引起頸、胸、腰椎病(脊柱病)。調查發現,從事財務、機關工作人員、教師、學生、司機等職業和缺乏運動的人群,是脊柱病多發人群。

    求醫還是要求自己,身體出現癥狀,其實是提醒我們用錯了身體,該改變了!醫生只是在關鍵時間、關鍵的地方、準確地診斷、幫了病人關鍵的一步而已。醫生不應該只是人體的維修工,哪壞修哪,哪壞拆哪。

    中醫治病是“以防為主,以治為輔”,要想少生病,要想身體健康,防止人體過早衰老,就要克服外來的“六淫“,主要是人的“情”,對小腸功能的影響。心情舒暢,合理善食,合理的睡眠,合理健身,保持人體內的相對平衡,有身體不適或病,應及時正確地調理或治療,這都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最后把韋以宗教授《脊柱亞健康》的口訣奉獻給朋友們 :

    脊柱勞傷,筋骨錯縫;百病滋生,壽命多兇。

    頸椎不正,失眠多夢;肩臂手麻,頭暈頭痛。

    視物昏花,耳鳴耳聾。咽痛生嘶,面無花容。

    胸椎側凸,背似駝峰;乳房瘦垂,心慌悶胸。

    下胸扭彎,肝膽無功;腹肌無力,胃腸不通。

    上腰不正,步態龍鐘;性事無能,分泌亂籠。

    下腰曲歪,腰酸腿痛;大腹便便,身材臃腫。

    骶尾骨斜,臀傾不豐;頭痛神昏,二便失控。

    脊梁骨氣,生命至重;骨正筋柔,青春雄風。

    據調查,全世界約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人80%與脊柱病有關。因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體的命脈之柱。人體所有的疾病病根幾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脈輪”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著經絡和臟腑。

    脊柱病是世界各類人群的常見病。雖然頸椎病、腰椎病發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內臟病則更多見并且不被人們所知或發現。某些職業頸腰椎病發病率可高達90%以上,輕者頭、頸、肩、臂、腰腿痛,重者癱瘓,給社會、家庭、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今天給朋友們介紹了個人對經絡的浮淺認識,以及經絡于人體的關系、經絡的功能、作用和使用。這是我們整合了各種療法的優勢,經過對《黃帝內經》理實踐證實了的,高效實用符合規律的。當然一定還會有不足之處,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更歡迎學術交流。

    我們的宗旨:宏楊傳統文化,回歸自然醫學。把健康和幸福帶給朋友們。

     

    “經絡”是中醫用了幾千年的名詞。經脈大致是縱向分布于全身,如同縱向的水渠,好似人體的經線。然而有經必有緯,而脈輪恰似人體的緯線,全是橫向的,橫切所有縱向的經脈。(帶脈就是橫向的,在腰上轉一圈)。

    經絡和脈輪在人體內縱橫交錯,如一人形魚網,很象用電腦畫出的人體三維立體網狀發光線條,縱橫交錯地排列又很象絲瓜筋,在人體里構成了一張大網,經絡更是五臟六腑的一面鏡子,而人體各個臟器外部的保護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纖維,在這張網上出現異常時,相應的經絡就會發送信號。

    《黃帝內經》中說:“經絡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營內衛外”的作用,集診斷、治療和預防于一身。

    中醫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

    經脈——十二經脈加上任、督二脈合稱“十四正經”,在一般的中醫經絡圖中主要畫的就是經脈。經脈是主干,十二正經如江河,奇經八脈是水庫,五臟六腑如同燈泡,經絡好像導線,經絡上的脈輪就如同導線上的開關。

    燈泡不亮可能是沒有電了,應該檢查一下線路,找到不通的地方,電路一疏通燈就亮了。現在有換臟器的,有些換了時間不久新換的臟器也壞死了。是因為經絡不通,真正有問題的部位沒有解決,是治表不治本。

    絡脈——絡脈是經脈的分支,絡脈如同江河分布出來的橫向的小支流水系。絡圍繞在人體的皮下,細如發絲,實際上比頭發絲還細得多,從上到下非常均勻地排列,幾乎平均2 毫米就有一條,這就是中醫所指的“絡”,它是經脈的分支,江河下面的小分支。象絲瓜筋一樣幾乎遍布全身,就如山溪小河流一樣。

    脈輪——而脈輪正是橫向控制在經絡水渠上的道道閘門。例如帶脈就是橫向的一個平面,橫切所有縱向經絡,在這一平面的任何一點如果有瘀塞,那么相連接的經絡也不通。由于脈輪是控制經絡的,因此,臨床中發現,脈輪通暢時經絡不一定都通暢;而脈輪不通暢時經絡必然不通暢。當把瘀塞的脈輪疏通后,原先不通暢的經絡有時可瞬間即通。就像閘門是用來控制水渠的一樣。由此可見,脈輪是控制和調諧經絡的(例如,臨床中發現帶脈通了,對治愈婦科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經絡不僅外接四肢百骸(百骸即五官竅),內通五臟六腑,而且經絡之間也相互貫通。經絡就是一張無處不通的網,是人體的高速公路。

    現在請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感受一下經絡。伸出我們的大拇指放在腋下,來撥動腋下的經絡, 當我們撥動到這個經絡時,我們的手指會有類似過電的酸麻感覺,這就是經絡傳遞的感覺。為什么?

    (二) 經絡的結構和作用

    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

    經絡在結構上——遍布全身,聯系身體的上、下、內、外,將全身的臟腑、形體、官竅以及皮毛等所有的器官組織聯系在一起。就像一張網,將身體的各個部分網在一起,這個網的主繩是“經”,原意是“縱絲”,就是直行主線的意思。網的支繩是“絡”,網絡,支線的意思。大家可能都看過針灸穴位掛圖,人體模型圖上有線有點,那點代表的是腧穴,線代表的就是經線。圖的正面側面以及背面加起來一共有26條線,其中有24條對稱的分布在身體的兩側,每側12條,稱為“十二經脈”。另外兩條分布于身體的正中線,一前一后,身體的前為任脈,身體的后是督脈。

    這些就是中醫研究人體各部關系的整體觀,是建立在經絡基礎之上的,可見經絡對于人體的重要性。

    2、運行氣血,潤養周身

    經絡在功能上——運行氣血,這是經絡最重要的作用。血、氣,是血離不開氣,氣離不開血,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同時血氣也是人體精神活動狀態的基礎。血氣充盛時,人體才能表現出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記憶力、活躍的思維力、敏捷的應變力,就能夠容光煥發、神采奕奕、身心健康。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腿腳很利索,你看他走起路來步伐很矯健。有些人你一聽他說話,聲音很響、很有底氣就可以知道他是身體健康的人。

    人體上一些氣血循行的現象是經絡概念產生的客觀依據。但是西醫用解剖的方法卻看不到。為什么?因為“當身體的組織間隙或結構能作為經氣流通常道和有經氣流通的時候就存在經絡;當經氣流通停止時經絡體系就不復存在”。尸體上經氣不流通了,所以西醫解剖就自然就找不到經絡了。通常我們相遇到好久沒見面的朋友時,第一反應就是,嘿!氣色不錯嘛,很精神哦!當看到朋友面無血色,精神不振時,我們就知道他有病了。

    經絡對于女性朋友最關心的美容和減肥是特別有效哦!面色不好是因為氣血問題,那么經絡疏通了,氣色亮麗起來,還需要往臉上抹那么多的化妝品嗎?再說了肥胖也是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至使脂肪和垃圾堆積。

      3、抗御外邪、保衛機體   

    其實這兩個方面就是經絡的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功能,經絡在結構上聯系內外,縱橫交錯,遍布全身。在功能上運行氣血,將氣血運行到身體的各部,發揮氣血的濡養作用,維持身體各部正常的功能。當有外邪侵襲時,能夠調動全身各部的氣血抵御外邪,并將病邪通過經絡排出體外。

    比如:當我們在大熱天,身體很熱出了一身汗,一下子進入有空調的房間,此時汗毛孔會一下子閉合,有時還會打個噴嚏,這就是身體在低御外邪和往外排寒氣。

    當經絡自身有瘀阻時就不能抵御外邪,外邪就會引起人體的陰陽失衡,從而產生疾病。此時,經絡雖然不能將病邪排出體外,卻仍然發揮著抵御病邪的作用。同時,會在經絡上的主要結構之一穴位上發出疼痛或者不舒服的信息,幫助我們診斷病邪情況。

    剛才我們撥動腋下的經絡時,我們的手指都會有感覺,這就是經絡在外溝通肢竅;那么在內聯絡臟腑是怎么聯絡的呢?有這么一句話,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十指連心”。那么我們撥動的這條經絡就是在內聯絡心胸,在外溝通肢竅。

    如:當我們感到胸悶心慌,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就是氣滯血瘀了,導致氣血供不應求。此時就可以按摩和敲打手臂內側,通過疏通經絡使血液循環起來,氣血運行起來以后,就可以緩解心臟的壓力。我們推的是心包經,從勞宮一直到曲澤,“這一招‘推天河水’即可瀉肝經之火,又可以補脾經之血。對那些夜里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躁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癥,小孩發燒不退等,最為有效”。

    4、疏通阻塞的經絡

    和道路不暢就容易產生交通阻塞一樣,如果人體的經絡的某個部位不通暢,也容易產生氣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則形成硬結積聚,這個時候相應的疾病也就隨之產生了。所以人體在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疏通經絡的過程,中醫常運用針刺、艾灸、拔火罐、推拿、刮痧、貼敷相應的中國灸等各種疏通阻塞的經絡方法來治療和防止疾病的發生。中醫更注重未病、整體平衡和辯證施治,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黃帝內經》中說:"諸病于內,必形于外",是說如果人體的內部臟腑有病,必然會在外部表現出來。古人將這些人體的語言總結下來,替我們進行了細致的翻譯,讓我們可以一目了然。

    (三) 五臟與經絡、五官等的對應關系  

    1. 腎開竅于耳,腎主骨;和膀胱相表里。恐傷腎

    2. 肝開竅于目,肝主筋;和膽相表里。怒傷肝

    3. 肺開竅于鼻,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憂傷肺

    4. 脾開竅于唇,脾主肉;和胃相表里。思傷脾

    5. 舌為心之苗,心主血脈;和小腸相表里。喜傷心

    腎開竅于耳——一般年紀大一點的人,或者健康狀況不太樂觀的人,經常會有耳鳴的情況。這也就是表明我們的腎功能虛了,這就是身體給我們發出了信號。“經絡是人體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信號傳導出來了,給人以提醒。

    經絡的作用不僅僅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發展中的疾病,耳鳴,它是一個表像,一個癥狀,當我們接到這個信號,馬上能夠意識到,在這個時候就進行對應的保健預防或治療,在疾病未成形的時候就阻止它的發展,不是比出了大問題再治療更容易和經濟嗎?

    腎主骨——病尚未成形時,我們如果沒有意識到,那么再發展下去就會形成病。會形成什么病呢?“腎主骨”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腰酸,腿疼,脖子僵硬等等,一切骨頭上的病,都是因為腎氣不足了。這個時候病已經形成,甚至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甚至吃力不討好。特別是一些年老體弱,常年大量服用藥物的人,拿藥當飯吃的人,有些人吃藥比吃飯更認真,這種情況對腎的傷害就更大。所以,腎氣虛弱是導致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腎和膀胱相表里——腎功能嚴重受損,就會影響到膀胱,排尿障礙,前后二陰的病等。臨床經常有這么一種情況,有些人總是憋不住尿,尿不盡,夜尿多等等。還有些人的表現形式是總會無緣無故的擔心,比如關好出門出去辦事,都走出一段路了,突然又轉回了,看看門是否關好了。或者到了家人下班、放學的時間了,怎么還不回來啊?會不會有什么事吧?這種擔心、害怕的心理,也是因為腎功能有障礙。膀胱經在后背督脈的兩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可以去經常疏通之。

    中國古代醫學不光把五臟與經絡、五官等的對應關系已經描述的很清楚了,同時還指出了得病的原因。

    恐傷腎——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怎么預防。中醫是講預防為主,有句話說得好,‘上宮不治已病治未病’,它告訴你這個病還沒有來的時候你就要治,等到病已成再治就晚了,它還告訴你‘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口渴了再去挖井,要打仗了你再去打寶劍,這不是晚了嗎!所以呢,它就告訴你,要以預防為主!”

    在臨床中發現一些孩子很大了還遺尿,這都和恐俱有關。還有現在的孩子打針、吃藥對腎也造成了傷害。打針的時候他害怕啊,這是不是恐俱啊。再者孩子的器官還是在生長階段,還不足以抵御如此強大的攻勢。從小腎就受到如此的傷害,身體健康當然會受影響,腎是先天之本嘛。正因為這樣,也形成了現在很多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我們的先天之本在如此小的年齡就受到傷害,后果可想而知。

    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以后天養先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腎要靠后天我們吃的食物化成水谷精微來滋養。人體的燃燒能量處就在小腸!古人在醫著中說,“心與小腸相表里”,心是臟,小腸是腹,它們是一表一里的關系。

    小腸在消化系統中,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食物進入口中,經過層層加工處理過的食糜才真正在小腸中開始吸收。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產生人體需要的能量,也給人體造血輸送必需的養分。肚臍的位置正好在小腸的中部,中醫稱“神厥”,屬任脈。中醫認為,臍乃人體上下左右交會之中心,臍系人體血脈之蒂,為精、氣、神之要沖。現在的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高血壓,以及中醫說的痰凝、血瘀、氣滯等病癥,都與小腸不能正常運轉有關,所謂正常運轉,就是兩個字:“平衡”。

    在整脊臨床中:發現白血病患者,在X光片上可清晰地可看到胸椎(T10-T12)向右彎曲。矯正后,即可獲顯著的改善,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為(T10-T12)是加強小腸功能的。小腸才是造血機構,不是骨髓!

    我們治病也要找對方向,找到病根就可以通過針灸、推拿等很多簡單、方便、省時的方式來刺激經絡和穴位,從而保持人體各個臟腑功能的平衡、和諧,使氣血暢通,身心團結,從而提高我們對外來疾病的戰斗力。

    經絡就是我們的隨身醫生,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樣才能正確使用經絡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說,就是找對地兒。不管你介紹的方法多優越,如果不能正確地找到它們,一切都是枉費,不具有任何意義。在這里,我要介紹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簡便地找到穴道的訣竅。

    (四)痛就 找身體的反應

    中醫里有句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出了問題的臟腑器官由經絡聯系于外,找到痛點也就找到了穴位,即阿是穴。

    如果人體的經絡的某個部位不通暢,也容易產生氣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則形成硬塊積聚,疾病也就隨之產生了,同時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壓痛(用手一壓,會有痛感); 硬結(用手指觸摸,有硬結);感覺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 色素沉淀(出現黑痣、斑);溫度變化(和周圍皮膚有溫度差,比如發涼或者發燙)等。 在找穴位之前,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如果有以上反應,那就說明找對了!這時候我們就要疏通這里瘀塞的經絡。

    (五) 經絡在治療方面的運用

    1.調諧心理——人世間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見病就有幾百種,而真正能說清病因的疾病卻寥寥無幾。怎么辦呢?中醫里有一句精華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產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變化多端,如何紛繁復雜,皆是萬變不離其宗,盡在掌控之中。

    恐傷腎、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喜傷心,這是古人早已總結出的經驗。病是怎么來的,就要怎么回去,所以治病的首要問題是放松情緒。大家一定看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人一生氣,就會感到胸口堵的很,血壓上升。有人呢氣的吃不下飯,有人更厲害,一生氣上火全身都會抽抽,圈成一團,因為肝主筋嘛。肝火一上來筋就抽起來了。病由心生,都是因為不良情緒致病。

    有人會想啊,我天天都開開心心的不是很好嘛!是啊!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就可以了,任何情緒都不能太過分。就是提醒人們不要高興的‘忘其所以’,樂極就會生悲。有種情況是胸口老是堵的很,氣不爽,就是因為氣過頭啦。久而久之胸口這里就會有硬塊,按下去會很痛。有很多慢性病和胸前的任脈不通有關。

    病由心生,是我們給自己輸入了得病的程序。洪昭光教授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醫院里的故事:有這么一個健康的人,因為錯拿了癌癥患者的檢驗報告,回去就得癌癥了。心想事成嘛!本來是假的啊,是錯誤的信息。可是一旦你確認了,就弄假成真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輸入健康良性的信息。重新檢查以后專家告訴說不是癌癥,當時就從床上下來了。可見心理決定著命運哦!

    癌癥患者到最后都是自己嚇死自己的。最難治的就是心病,身體的病治好了,心結如果不打開,身體上的病還會回來。一切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啊!

    2.疏通任督二脈——任督二脈是十四經的“水庫”;

    脊椎是生命的支柱,有保護神經的作用,人體一切活動都是靠與脊椎有密切連帶關系的神經系統來指揮的。如果脊椎狀況不良,就會影響經絡的通行,經絡不通,則氣血凝滯,陰陽失去平衡,必然波及神經系統,波及到內臟器官,出現功能障礙,最終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器質性病變。醫學證實,脊椎損傷會影響到人體神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內分泌等各系統。

    中國傳統醫學稱脊椎為督脈。其督率周身陽氣,與五臟六腑相通,確保人體健康,抵御病邪侵入。具有“決生死,處百病”的作用,乃人體健康之本。《莊子》說:“沿順督脈這條命脈,可以貽養身體,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養精神,可以享盡天年”。人體前正中線任脈和背部正中線督脈相通、一陰一陽、古人養生氣功之法,開通任督二脈,則一身百脈皆通,人必大壽。

    a.督脈號稱是陽脈之海,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與五臟六腑有特殊聯系,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距離脊柱1.5寸的那條線上,身體的任何地方不正常,在脊椎兩邊都可以找到痛點,可以稱為膀胱經背俞穴段,大體上依據臟腑在體內所處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痛點就是氣血瘀阻的地方。清除瘀血,讓毒氣排出去,膀胱經是人體的最長的排毒通道,分布在脊椎兩側。

    如:凡是有腸胃、臟腑脹氣的患者,100%患有脊椎兩旁鈣化癥。所以,31對神經都有不同程度受壓,人體就產生分泌失調。我們用按摩手法把脊椎兩旁的“華佗夾脊穴”(脊椎每旁有17個穴位,共計34個穴位)的硬塊及鈣化物找到,會有痛感,這就是找到了督脈瘀阻處。就可以貼上相應的中國灸,或用熱敷、熏蒸、艾灸、按摩等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通過這些方法解除了脊神經的“電阻”,患者會頓覺輕松,并且內臟馬上就舒服起來。這就相當于接通了中樞神經的電線,使神經“網絡”正常運轉了。

    b.任脈是陰脈之海,最補腎的非任脈莫數;腹部是制造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的場所,人體腹部對大腦供血的影響,和對健康及衰老的影響。俗話說:“八分飽人不老”,八分飽是比較合適的量。既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供給,又不增加臟腑的負擔,還不會造成由于熱量過剩引起的身體老化。

    第一性保健大穴——關元;

    人體性命之祖——氣海(丹田);

    人體命根子的大門——神闕(肚臍眼);

    脾胃之疾,無所不療——中脘穴;

    寬心順氣——膻中穴;這些主要的大穴都在任脈上。所以要把任督二脈先疏通。

    3.疏通與疾病相關的經絡——治療病灶

    脊髓對內臟活動的調節是:

    血管張力反射,發汗(散熱)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活動都在脊髓完成,但平時這些反射活動都受高位中樞神經的控制。

    人的脊髓神經自脊髓發出到全身各相關部位,共計有31對,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據調查,全世界約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人80%與脊柱病有關。因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體的命脈之柱。人體所有的疾病病根幾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脈輪”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著經絡和臟腑。所以,如果能夠經常疏通脊椎上的經絡,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疾病,防止未病,起到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作用。

    脊柱病是世界各類人群的常見病。雖然頸椎病、腰椎病發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內臟病則更多見并且不被人們所知或發現。某些職業頸腰椎病發病率可高達90%以上,輕者頭、頸、肩、臂、腰腿痛,重者癱瘓,給社會、家庭、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a.頭面部找頸椎

    診斷方面根據患者的癥狀檢查:盡管沒有恒定的節段癥狀規律,但從大量臨床資料統計結果來看,仍有如下一些規律可循。

    頸椎上段(C1-C3)以頭面、五官、心臟和腦血管神經癥狀為主,如頭痛、眩暈、失眠、視力下降、耳鳴、胸悶、心動過速。

    頸椎下段(C4-C6)以頸、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以及心臟出現心動過緩等癥狀。

    臨床提示:心律不齊,在X光片上呈現頸椎第三椎到第五椎(C3-C5)向右彎曲。

    b.胸部疾病找胸椎

    胸椎上段(C7-T3)以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肋間神經痛為主,如心房纖顫、低血壓、心慌、胸悶、心率失常、心煩易躁、肩胛部痛、左上胸部痛等。

    臨床提示:在帶狀皰疹生水泡的上方3-5厘米處,即可找到異位的椎體(通常是T3-T5)。矯正此處,帶狀皰疹即可治愈;帶狀皰疹不屬于運動神經痛,而是屬于知覺神經痛,所以患者異常疼痛。

    胸椎上中段(T2-T6)以呼吸系統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胸壁痛為主,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胸壁痛、乳房痛、呃逆、胸悶等。

    臨床提示:很多患胃病的人經過吃藥或開刀,巳經痊愈,可是隔數月或數年后,胃病又復發了。這說明胃病因服藥或開刀巳經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體(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著,所以胃病又犯了。

    臨床提示:氣喘病,在X光片上呈現胸椎(T4-T5)向右彎曲。

    胸椎中段(T6-T9)以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胃脹、反酸暖氣、食欲不振、肝區痛、膽囊炎、膽石癥、上腹脹等。

    很多患胃病的人經過吃藥或開刀,巳經痊愈,可是隔數月或數年后,胃病又復發了。這說明胃病因服藥或開刀巳經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體(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著,所以胃病又犯了。這也說明“很多病痛是因局部肌肉疲勞、緊張、瘀血、腫脹以致脊柱錯位或彎曲所引起的神經回路不通”這是慢性病的根源。可以針對患病處化解瘀血、疏松緊張的肌肉,使受壓的神經得以恢復正常。例如,可以在病患處敷以中國灸之“胃炎灸”,脊椎處的痛點同時貼敷,再配合足療灸效果會更好。

    臨床提示:肝機能障礙、肝硬化,絕大部分因頸椎(T7-T10)向左捻轉,造成脅間神經痛,久而久之即演變成肝硬化!

    臨床提示:糖尿病(T7-T10)向右捻轉。左側肋間神經痛。a、胃部出口幽門障礙。b、十二指腸疾病。c、胰腺疾病,這三大疾病的發生源。

    胸椎下段(T9-T12)以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為主,如胃痛、肝區痛、腹脹、睪丸炎、子宮炎、卵巢炎、胰腺炎、排尿異常、尿路結石、糖尿病等。

    臨床提示:大量流鼻血、經血、吐血……等病,都于胸椎(T10-T12),疏通后可獲令人驚訝的止血作用。

    臨床提示:胃脘痛或脹痛,或痛時隱隱,或劇痛,或痛如針刺,于胸椎(T11-T12)旁較為明顯,多發于進食后34小時。伴有胸脘痞悶,嘈雜,吞酸噯氣,食欲不佳,畏食,夜寐不安,大便干結或溏薄,便色黯黑,精神萎靡,四肢乏力,面色無華,苔薄白或黃膩,脈弦細或澀。本病往往和胃下垂,胃潰瘍,腸粘連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同時出現。

    c.腰腹以下看腰骶椎

    如果患者有下列癥狀,即先檢查腰間有無痛點!因為這些疾病往往是因為腰痛而引發的:尿頻、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膀胱炎、輸尿管障礙、卵巢、痔瘡、走路困難、坐骨神經痛。

    臨床提示:痛風誘因最大的部分是骶椎向右傾斜,腰骶關節也向右彎曲,引起了總腓骨型的坐骨神經痛,而后才引起痛風。所以治愈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當可消除痛風。

    臨床提示:腿痛,病根卻在腰椎、尾椎上,如果只治腿,而不打通腰椎和尾椎,則無明顯療效。如果按通腰椎和尾椎,再治療腿痛當時既可減輕,再配合患病處化解瘀血,徹底把管道輸通,真正治療疾病。

    腰痛的原因很多,而因腰骶關節錯位導致腰痛占百分之70左右。尾椎錯位或骶尾關節錯位,造成老人性跛行,孕婦患得此病,生產時要開刀。(:頸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所以人體在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疏通與疾病相關的經絡的過程,排除毒素和瘀阻的過程。醫生能治的病,原來都是人體自身可恢復的病。

    令人遺憾的是,上述疾病是因為違背自然規律,追求享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結果,如脊柱病的形成絕大部分是病人自已一手造成的,是自已不懂得呵護脊柱引起的,是人們對脊柱的保健知識太無知而釀的苦果。如隨意的坐臥,特別是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不良的姿勢習慣,長期偏一側睡覺,喜歡蹺二郎腿,久坐辦公或玩電腦,缺少運動等,使脊柱多處彎曲,肌肉拉緊,緊而不通,長時間牽拉使肌肉內產生條索狀硬條。脊椎因堵塞不通時,人體內運行的氣流和能量就會從此處外溢,使身體受損。其原理如同水渠,某處堵塞,水流受阻則會憋漲而潰口外流,下游流量則會明顯減少。這些因素都會使脊柱受到傷害。久之軟組織對脊柱保護能力減弱,從而引起頸、胸、腰椎病(脊柱病)。調查發現,從事財務、機關工作人員、教師、學生、司機等職業和缺乏運動的人群,是脊柱病多發人群。

    求醫還是要求自己,身體出現癥狀,其實是提醒我們用錯了身體,該改變了!醫生只是在關鍵時間、關鍵的地方、準確地診斷、幫了病人關鍵的一步而已。醫生不應該只是人體的維修工,哪壞修哪,哪壞拆哪。

    中醫治病是“以防為主,以治為輔”,要想少生病,要想身體健康,防止人體過早衰老,就要克服外來的“六淫“,主要是人的“情”,對小腸功能的影響。心情舒暢,合理善食,合理的睡眠,合理健身,保持人體內的相對平衡,有身體不適或病,應及時正確地調理或治療,這都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最后把韋以宗教授《脊柱亞健康》的口訣奉獻給朋友們 :

    脊柱勞傷,筋骨錯縫;百病滋生,壽命多兇。

    頸椎不正,失眠多夢;肩臂手麻,頭暈頭痛。

    視物昏花,耳鳴耳聾。咽痛生嘶,面無花容。

    胸椎側凸,背似駝峰;乳房瘦垂,心慌悶胸。

    下胸扭彎,肝膽無功;腹肌無力,胃腸不通。

    上腰不正,步態龍鐘;性事無能,分泌亂籠。

    下腰曲歪,腰酸腿痛;大腹便便,身材臃腫。

    骶尾骨斜,臀傾不豐;頭痛神昏,二便失控。

    脊梁骨氣,生命至重;骨正筋柔,青春雄風。

    據調查,全世界約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人80%與脊柱病有關。因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體的命脈之柱。人體所有的疾病病根幾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脈輪”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著經絡和臟腑。

    脊柱病是世界各類人群的常見病。雖然頸椎病、腰椎病發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內臟病則更多見并且不被人們所知或發現。某些職業頸腰椎病發病率可高達90%以上,輕者頭、頸、肩、臂、腰腿痛,重者癱瘓,給社會、家庭、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今天給朋友們介紹了個人對經絡的浮淺認識,以及經絡于人體的關系、經絡的功能、作用和使用。這是我們整合了各種療法的優勢,經過對《黃帝內經》理實踐證實了的,高效實用符合規律的。當然一定還會有不足之處,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更歡迎學術交流。

    我們的宗旨:宏楊傳統文化,回歸自然醫學。把健康和幸福帶給朋友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55大东北熟女啪啪嗷嗷叫|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亚洲区色欧美另类图片|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五月丁香啪啪| 97久久超碰亚洲视觉盛宴|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手机版| 亚洲精品天堂一区二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久久精品久久电影免费理论片|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国产|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麻豆1区2产品乱码芒果白狼在线| 国产欧美成人XXX视频|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 午夜成人性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