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小兒遺尿 小兒遺尿大多由先天秉賦不足,下元虛寒,或后天失于調養,肺脾氣虛,膀胱約束無權而致。臨床采用艾灸治療該病效果較佳。 穴位 關元、腎俞、通里、大鐘穴。 用法 將艾條點燃懸灸,先灸關元15分鐘,后灸腎俞15分鐘,再灸通里、大鐘穴30分鐘,以皮膚感到灼熱但能忍受為度,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連灸2~4個療程。 原理 關元在肚臍中心下三寸,系小腸之募穴,任脈和足三陰經之交會穴,為培元(補腎)固本之要穴。腎俞在第二腰椎下,督脈命門旁一寸五分,系腎在背之俞穴,有益(補)腎固精滋陰之功。通里在神門穴(在手掌面尺側第一道腕橫紋的兩筋間凹陷中)后一寸,兩筋間凹陷中系心之絡穴,屬手太陽小腸經。大鐘在內踝尖后、腳跟上的大筋(跟腱)前凹陷中下五分,跟腱內側緣凹陷中,為腎經之絡穴,屬太陽膀胱經。通里和大鐘穴交通心腎,使神安腎固,約束膀胱之力,得以恢復,再加上艾灸溫通補下的作用,相得益彰,遺尿之癥即可獲愈。
(2009-06-11 22:29:22) 來源:南昌市第二醫院 作者:宋南昌(主任醫師)
身柱 取穴法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個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取穴時,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頭,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身柱穴為督脈之脈氣所發,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臟,屬督脈經,通于腦髓,名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疔毒,寧神志之功效。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溫化痰濕、健腦益智、防病強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兒科的多種疾病。在《養生一言》一書中,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氣,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是保證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由于身柱有健腦益智作用,經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兒神經系統,促進大腦發育,增強智能。
作用
1.灸身柱可以健全神經系統 因而可以防止疲勞和促進疲勞的恢復,可以防止神經衰弱、不眠癥、頭痛等。對腦溢血、精神病、癔病、小兒麻痹、癲癇、舞蹈病也有療效。日本針灸醫家代田文志,在長野縣40所學校對學齡兒童進行保健灸的報告說:“灸過身柱穴之后,不傷風了,食欲增加了,發育也好了,總之,健康狀況改善了。所以,虛弱兒童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長期給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學齡兒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對于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身柱穴被日本醫學界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2.通治兒科百病 對于嬰兒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抽風、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可將艾絨搓成鉛筆尖或更細一些,在身柱穴灸三壯。象吐乳之類,兩三天即可痊愈;由于瀉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兒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轉危為安;對于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也都療效明顯。對于三、四歲以上的小兒哮喘,除灸身柱外,可加灸靈臺穴(第六椎下陷中)。由于身柱灸對于上述小兒各病都有明顯療效,所以是保證小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應該成為婦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一般家庭常識,要大力推廣。
3.防止呼吸系統疾患 身柱灸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對于小葉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