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 當土地供給你營養(yǎng),讓你不斷攀向高處時,你得低下頭來看看土地的面容和傷痕。 人往高處走,高處有無盡的奇觀;水往低處流,低處更多的是需要愛心澆灌的土地。 人到了高處才覺得低處的廣闊,但是人只有在低處,才可以看到山的高偉。 人生時時都要面對高處與低處,例如自己獲得榮譽、名位時,你怎么看別人默默為自己作的奉獻;自己一無所成時,怎么去追求理想、憧憬未來;自己有了能力時,怎么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自己有了一點點成績時,怎么去看待別人的長處,等等。請以“看高處與看低處”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內容應在話題范圍之內,文題自擬,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二、指導 1.立意:①取得了成績既要看到自己的努力,也要看到別人給自己的幫助;②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又要不忘作平凡的奉獻;③有了一定的地位或成就,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人只有謙虛才可以學到別人的長處,等等,著重考查辯證思維能力。 2.范文
人生要奮斗,社會要發(fā)展,人往高處走,大抵是不錯的。但人追慕的高處,應該是事業(yè)的高處,是人格的高處,是人生境界的高處,而不應該是名利的高處,這才稱得上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可是,滾滾紅塵中,名利的高處總是那么令人向往。高處意味著權高位重,高處意味著飛黃騰達,高處意味著光宗耀祖,高處意味著封妻蔭子,高處意味著吃香喝辣……
高處是顯赫和榮耀的象征,高處是優(yōu)越和強勢的代名詞,這才有數(shù)不清的人,對高處趨之若鶩。古往今來,盡管通往名利高處的路上,布滿了荊棘和陷阱,那上面卻總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人為了登上名利的高處摔得粉身碎骨,后來者卻并沒有因此停下過腳步!名利的高處,一手制造了世間無盡的繁華和熱鬧,也一手制造了數(shù)不清的人間悲劇。 一心追慕著名利的高處的人們,很少會去關注低處。其實,高處有高處的風光,低處有低處的景致。而且,善于低處經(jīng)營的人,最后往往能到達更高的人生高處。低調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低調的人,謙虛、平和、淡泊、寧靜。他們不爭身外之物,因此更能心無旁騖,全心全意攀登事業(yè)的高峰;他們不為名利所困,因而更能安貧樂道,返璞歸真中追求人生的化境。這正應了那句千古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守得住低處的人,知道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間一切永恒和博大;守得住低處的人,知道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因而從不顯擺,從不張牙舞爪;守得住低處的人,相信付出終有回報,所以他們蓄勢待發(fā);守得住低處的人,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以他們坐得了冷板凳;守得住低處的人從不討巧,他們依靠的是自己誠實的勞動;守得住低處的人從不張狂,他們明白恬淡從容方能走得更遠。 守得住低處的人不是無為,而是懂得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守得住低處的人不是不爭,而是懂得什么該爭什么不該爭;守得住低處的人不是無欲,而是懂得適可而止;守得住低處的人,不是不上,而是深諳“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倘若沒有壓力,水是不會往高處流的;倘若沒有操守,人是不會往低處走的。在物欲至上的紛紜俗世中,守得住低處的人,是最難得的風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高二(13)班陳茜 人生有三境,就好像是參禪: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有悟,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頓悟之時,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其實,人生中的挫折與成功,悲憂與歡喜,人醫(yī)生的高高低低坎坎坷坷,又何嘗不是一個參禪的過程,何嘗不是一個“看山”與“看水”的過程呢? 然而誰能永遠成功,站在生命的頂峰呢?又有誰會甘心失敗,永遠處于生命的低谷呢?很多時候,暫時的失敗會引領我們走向成功,而巨大的成功有時亦能導致我們更大的失敗。當我們閱歷人生體驗悲喜之后,便會明白這樣的道理。這個時候,面對失敗和挫折,我們往往更加冷靜和睿智,學會走出低谷,走出失敗。同樣面對成功和喜悅,我們也學會保持清醒和謹慎,學會總結和開拓,努力獲取更大的成功。此時,面對高處和低處的我們,有如參禪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但是頓悟之前,所能抵達的終究不是生命的本原。生命的本原卻是,人生并沒有高低之分,一切不過是相對罷了。人的一生都在爭,都在斗,這山望著那山高,永無止盡。爭到最后,不過是爭到了半寸之地和一把黃土而已。所以,云卷云舒,潮漲潮落,憑欄眺望,任憑他浪遏飛舟,百舸爭流,我只是閑庭信步,優(yōu)哉優(yōu)哉。此時,面對高處和低處的我們,有如頓悟之時,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于是,無論你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多遠,回望過去,生命總是難分高下的。有時會感激失敗,有時亦會厭倦成功。當你頓悟之時,學會了“看山”與“看水”的心境,或許就不會因外界的風聲鶴唳而瑟瑟發(fā)抖,不再因世間的榮辱得失而錙銖必較,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飄逝而惆悵莫名……就好像無論在什么位置看人生的高處與低處,都是淡然的,都是壯美的!
心,在這里 高二(13)嚴瑜 我泛一葉扁舟,從生命的源頭起航,溯流而下,迎著風的方向駛入茫茫汪洋。離岸愈行愈遠,我掌握著我生命的小舟,漂流在陰晴不定的海面。時而是巨浪驚濤,將我托至高不可攀的風口浪尖,時而又是電閃雷劈,將我卷入深不可測的無底旋渦。但我并不怯弱,更不畏懼,我只堅定心的位置,心在我手中,無論身在高處,或是落至低點,我自如閑云野鶴,游哉悠哉。 站在低谷,我持一份坦然,坦蕩的仰望那“手可摘星辰”的高度。我也向往“一覽眾山小”的氣魄,也渴望能攀登金字塔的最頂端。然而,我更清醒,高度是一塊一塊臺階的堆砌,成功是一步一步腳印的跋涉。正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備嘗艱辛,腳踏實地,才能擁有乘風破浪的資本,才能擁有鷹擊長空的希望。于是,我安然棲居于低處,努力地豐滿我的羽翼,強大我的臂膀,我并不是消沉,也不會一蹶不振,我明白,低谷并不是我永遠的住處。終有一天,我會用辛勤的積累,傾盡的付出登上我追求的高度。就這樣,站在低處坦然地仰望高處,看透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我相信,失意之人只要擺正心的位置,終會像那臥薪嘗膽的勾踐,重振輝煌! 站在高端,我持一份淡然,淡定地俯瞰那“后浪推前浪”的底處。我明白“沉舟側畔千帆過”的萬象更新,也警醒“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固然欣喜我所處的成功,但更知道不進步就只有退步。只有持久的拼搏,不懈的攀越,才能從容面對激烈的競爭。于是,我淡定立足于高端,繼續(xù)我奮進的腳步,與身后涌涌不斷的“新秀”一起邁出堅定的步伐,攀登更高的頂峰。我明白,低處的伙伴也是人才濟濟,領先的位置隨時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丟失。只有在競爭與合作中進步,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就這樣,站在高處淡然地俯瞰低處,清醒時代快速的更新,強化自我。我堅信,得意之人擺正心的位置,定可觸及更廣闊的蒼穹。 人生之航,沉浮不定。但只要我們堅定心的位置,立足于現(xiàn)實,坦然于低谷,淡然于高端。心在這里,心在手中,人生或沉或浮,我?guī)h然不動! 男兒縱橫天地間 高二(13)劉意成 一個是仗劍挾灑走江湖的西域詩仙,一個是一悲天憫人觀四海的中原詩圣;一個瀟灑豪邁,一個踏實謹慎;一個寄情宇宙,一個放眼人間——后人的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將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傳奇詩人緊密地聯(lián)于一處。 李白是天生的劍客,充滿西域騎士的浪漫情懷。他的傲骨仙風注定他非池中物,他的夢想總是向著人生的最高處。 得志之時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失落之際也仍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甚至連飲酒之時也不忘喝一聲“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杜甫是永遠的公仆,充滿中原儒生的中庸之道。他的安分樸實注定他非天上人,他的理想總是始于生命的最低點。 國亡之時他低呤“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家破之際卻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甚至連身處街頭酒館也不會忘念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李白一生都想著登上高高在上的天,張開他雄鷹的翅膀去搏擊藍天;杜甫一世都希望踩著低矮平坦的地,垂下他彎曲的脊梁去耕耘土地。李白懷著最高貴最浪漫的夢想,杜甫握有最平凡最現(xiàn)實的目標,但他們都是絕冠天下的血性男兒——一個給我們感性的啟迪,一個閃耀理性的光芒;一個鼓勵我們憧憬遠大的理想,一個敦促我們把握現(xiàn)實的人生;一個向高處仰望,一個向低處俯瞰;一個造就盛唐的氣慨,一個記錄亂世的艱難…… 我們敬仰李太白,同時也尊重杜少陵。他們兩個或許有太多的不同,但將他們融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真正的男兒,一個縱橫天地的仁者,一個既懷有遠大目標又關心民間疾苦的棟梁之才——這樣的人,才是國家的驕傲,才是民族的自豪,也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間! 我們要順著李白的利劍指向天空,也要沿著杜甫的足跡邁向大地。一個人若想成才,他的目光絕不能停在一處,必須既胸懷大志又腳踏實地,既看到高處又看到低處。 朋友,愿我們用雙手擁抱藍天,用雙腳踩住沃土,做一個縱橫天地的真正的男兒! 俯仰之間 高二(13)張倩云 站在顛峰,俯視一切,感受“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有人說這就是人生。 立于谷底,仰視一切,體會一種高度的威嚴。有人說這就是人生。 事實上,他們都只說對了一半,兩者各為人生的一個側面。試想,沒有高峰何來谷底?反之亦然。 人生中的高峰,有名譽有榮耀,有成功有驕傲。我們總會朝著那些方向攀爬,一步步地前進,也就一點點地離開谷底…… 終于,我們登上了頂峰:山頂?shù)娘L呼嘯著吹過耳旁,山頂清新的空氣漫入鼻間,山頂無限的風光收入眼底……我們像是可以飄飄然地忘乎所以,只管沉浸在那一陣喜悅當中——不,還有些東西我們不能忘記!是誰為我們在山坡砌造了石階?是誰在我們想要轉身下坡的時候送來陣陣的鼓勵?又是誰在我們于山顛興奮地大聲呼喊時默默地于谷底鼓掌? 當我們的人生因失敗而跌落谷底,我們也決不能就此立住,然后欣賞地去仰望山頂?shù)母叨取_@是自我的慰藉,自我的放棄!更顯我們的渺小與懦弱。此時的我們要學會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理想,將它們拋向前方的山峰,為自己制造一個高度,也因此帶來一份信念。 人生中,僅有俯視是不夠的。縱然它帶給了我們鮮花與掌聲,羨慕與榮耀。但倘若只是站于高處,我們便無法傾聽來自千米之下的谷底的聲音,也無法與下方的土地親密的接觸。久而久之,我們是不是也會感到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與惶恐。 當然,僅有仰視的人生也是不夠的。縱然能夠感受高度的威嚴,但倘若只是一味地立于最底端,我們又如何能夠擁有更加遠大而充實的目標?如何讓自己有力爭上游的干勁?又如何真正體會成功時的熱淚盈眶? 朋友們,讓我們于俯視的同時也別忘了仰視。它們都是生命中不可缺的元素。學會站在峰顛,也學會立于谷底。原因很簡單——俯仰之間,就是完整而成功的人生!
常回頭看看 高二(13)劉 薇 高山只屬于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屬于自己的高山,為了攀上最頂峰,有些人窮盡一生,爬上頂峰卻疲憊而死,有些人缺乏韌性,中途放棄,有些人只是徜徉在山腳,終生碌碌無為.也許他們的目光從未從頂峰移開過,為了自己的夢想,他們要全速前進.于是他們放棄了默默陪伴自己的伙伴,放棄了沿路最美的風景,放棄了享受這一路的陽光與快樂.那么,隨時回頭看看吧.當你倦了,累了,回頭看看,身后有你堅強的后盾;當你快樂了,微笑著,回頭看看,身后有與你分享喜悅的天使們. 然而,生活中總是不乏那些自私的人.成名之后,遺棄父母,不愿承認自己卑微的過去;事業(yè)成功后,拋妻棄子,用金錢買他們所謂的快樂.他們是成功的偏執(zhí)狂,在他們心中,沒有過去,只有現(xiàn)在與未來,沒有低處,只有不斷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前進.他們不會回頭,不會欣賞沿岸的風景,不會珍惜陪伴自己的人.這一切,只不過是他們讓自己站得更高的踏腳石罷了. 忽然想起六年前踏上美國征程的王治郅.奔赴美國NBA的中國第一人,那是何等得榮耀.還記得他在小牛隊的第一場比賽,投進第一個三分球時舉起的手勢,那是何等得自信.他正在向他的頂峰進發(fā)著.那之后的五年,他卻再沒回來.亞運會、世錦賽,他忘記了隊友,他忘記了回頭,他一味想讓自己更高更遠,卻迷失了自己的根. 當他意識到錯誤時,他已在異國浪費了五年青春.幸而,他回頭了.那充滿歉意的表情和一如六年前踏出國門時的自信表情,所有人都知道,他還是會不斷前進,只不過換了一個起點和一條道路.當他再次舉起CBA總冠軍的至尊鼎,他的臉上又出現(xiàn)了一如幾年前的笑容,只是更多了幾年歲月的滄桑.也許,當他看到姚明在更絢爛的舞臺上大放異彩時,他還是會感到心酸和后悔吧,為了那幾年沒有回頭的歲月. 高山只屬于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但不要忘記時常回頭看看,看看你腳下的土地,看看你身后的朋友與美景. 何處是歸程 高二(13)楊 葉 有的字像自由,說出來甜蜜動聽美妙無雙,在我心弦的深處,永不停息地盡情歌唱;有的字如自由,卻讓我心靈疲憊不知方向,倒不如找個地方,把它暫時安放。 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自由,沒有一個人回拒絕為自由而戰(zhàn)。戴高樂將軍為著自由艱難擎起“自由法國”的旗幟,蒙克為著自由向世人發(fā)出“吶喊”之音,徐志摩為著自由更是化身為一雙想飛的翅膀,渴望在藍天下自由翱翔……和他們一樣,與身俱來地,我也被賦予了一個想飛的心。曾幾何時,我幻想在珠穆朗瑪峰上留下我的足跡,幻想在八達嶺俯瞰整個中國民族的脊梁,還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在耶魯大學深造,說不定還能遇上前任美國總統(tǒng)和他夫人回母校探訪。這些自由之聲,由遠及近,在內心中翻涌著,又仿佛火紅的容顏,在心底不斷翻滾欲出。于是,我立下豪言壯語,為此而搏。從一座座小丘陵的翻越漸漸攀上那高聳的山巔,把一片片貧瘠的土地開墾成一塊塊沃土,在水泥地上用鋼筋混凝土建起一座座參天大樓。我從未放下腳步,也從不駐足回望…… 然而,當我站上我所渴望的那一座山峰時,卻感到一種令人窒息的孤獨與疲憊。我開始彷徨,開始懷疑我所付出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么。“高處不勝寒”,現(xiàn)在我總算真切體會到了。長途跋涉終登頂固然讓人欣喜,但缺少回歸缺少休憩缺少親情友情的獨立行走太過寂寞,也太過悲哀。現(xiàn)在,我只想回到瓦爾登湖,回到那大地的眸子里去洗滌我塵蒙了的心;我只想回到家鄉(xiāng),看看遠方那片從來不曾被我珍視的土地是否還愿意向我敞開懷抱,容納我這顆醒悟的心。 這讓我不禁想起阿米西人,盡管他們一樣渴望自由,但為著家鄉(xiāng)他們放下手中的槍支拒絕上前線為美國作戰(zhàn),同樣為了寧靜恬淡的莊園生活他們放棄了汽車,卻贏來了“馬車夫”的美名。這不是家對他們的束縛,更不是環(huán)境對他們的要求,而是他們堅守這方凈土,跨越那時間的鴻渠,回歸心靈的屬地。這才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真境界!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踏著這傍晚的余暉,我再次回望了身后這座高峰,然后毅然踏上回家之路,因為沒有一處地方能更好地將我的心安放。
理想在高處,起點在低處
高二(13) 干紅梅
我一直認為人是需要有夢想的,沒有夢想的人生就像是沒有帆的船,茫茫大海中失去前進的方向.于是這種夢想便成了你的動力,催發(fā)你的意志. 每個人都是在一句句夢想的詢問聲中成長的.想必每一個人都被問及過自己的夢想.小時侯的自己什么都不了解,常常說以后一定要做科學家.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個夢想升騰------破滅,破滅------升騰,同時也見證了我的成長.開始笑自己的幼稚,明白那些不基于現(xiàn)實的夢想終究只能是”夢”,于是開始為自己樹立”理想”. 父親告訴我,一個人一定要有理想,沒有理想而碌碌而為的人生是可悲的.理想不一定要遠大,但必須要立足于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好比一座山,理想是那山峰,而我們必須從山腳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爬起,想要一下子飛到山頂是不現(xiàn)實的.即使你真的上去了,也會為未欣賞到沿路旖旎的風景而嘆息不已.然而選擇哪一座山去攀登又全在你自己. 我遵照父親的教導,一步步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每一步都留下一個腳印,這樣心才會變得塌實.我的理想不大,不再幻想成為科學家,不再幻想成為金融巨頭,也不再幻想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公主.那些太高太遠,我開始對自己說,你要好好學,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將來相夫教子,孝敬父母.為了這些理想,我猶如一只蝸牛努力奮斗,盡管很慢卻很塌實,因為我知道,人不能一步登天,每一個成功都是用勞動的汗水堆積的。起點總在低處,而也只有在低處才能讓自己更迷戀于高處的美麗,只有在低處才能給予我攀登高處的動力.那些”高處”不斷變化著,當你到達了第二個,第三個高處的時候,回頭望望,也許前不久還被你喚作高處的地方轉眼已成為低處,而我的目標不大,只求到達我人生的最高處. 理想在高處,它總不斷激勵我向前探索,為了那無盡的神秘與美麗,驚險與刺激…… 起點在低處,它總不斷提醒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告訴我距離高處的距離,讓我明白,奮斗,是我通向高處的唯一途徑…… 登高不忘俯低 賴宇 雄鷹感激蒼穹給予他的那一份寬廣,讓他得以自由地飛翔,卻從未忘記大地母親的給予與包容。 梅花感激風霜給予自己的那一份歷練,讓他得以傲然地綻放,卻沒有忘記腳下一方黑土的滋潤。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的,世間萬物都要面對自己的高處和低處。高處是我們取得的榮譽、成就,低處是讓我們登上高處的階梯。如果雄鷹沒有大地的物質供給,又怎能翱翔于天空之上。如果梅花沒有土地的滋潤,又怎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世間萬物只有處理好高處與低處的關系,才能開取智慧的大門,走向成功的彼岸。 伯牙的高山流水是因為有鐘子期的知音之情。鐘子期死后,伯牙只有哀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的出名,是因為有老教授的悉心指導和諄諄教誨,如果沒有老教授,如此美妙的音樂只有埋藏于市井深巷間。 而長城這一世界稱之為世界奇跡的宏偉工程,它是因為有怨婦的淚,征夫的血,那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啊! 而當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顛峰,你曾意識到你的低處,俯瞰過你的低處嗎?低下你高貴的頭吧!你會看見那助你登上山峰的級級階梯:父母日漸彎馱的背是我們成長的階梯,老師額上的皺紋是我們前進的階梯,朋友善意的提醒是我們成熟的階梯。是的,我們的成功來之不易,其中不僅有我們辛勤的汗水,它還包括了太多太多的內容。有句俗語說得好,“當土地供給你營養(yǎng),讓你不斷向高處攀登時,你得低下頭來看看土地的面容和傷痕”。那么,在我們登上高處時,不妨看一下低處。只是給你父母一句久別的問候,給你老師一句真摯的感謝,給朋友一個燦爛的微笑,我想,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吧。 “黃牛每踏出一步,都灼愛腳下一片深沉的熱土。”而人只有到了高處,才知道低處的廣闊,但人只有在低處,才能看見山的雄偉。處理好高處與低處的關系,才能攀得更高。但讓我們始終記住,登高不忘俯低! 心中的天平 文竹 高處有廣闊的天空,任你雄鷹自由飛翔,低處有廣袤的土地,任你駿馬勇敢奔騰。高處有燦爛的陽光溫暖萬物,低處有清澈的甘泉滋潤眾生。 然而因為有了高處的陽光,才能照耀低處的大地,有了自高處落下的甘霖,才能使千萬饑渴的生靈恢復生機。因為有了低處土地的哺育,才能成就參天古木,有了低處溫馨的家園才能給雄鷹以棲息的空間。 如果說高處是目標,那么低處就是本源,有了目標才有了志向,有了本源,才有了前進的動力。 豐子愷說他不愛出墻紅杏,不愛參天古木,而是愛垂柳。他說柳長的再高也總是謙虛地低頭,時時看著想著滋潤自己的土地,這叫“不忘本”。歷來不忘本的大人物也很多。朱德身居高位不忘本,不忘辛苦養(yǎng)育自己的鄉(xiāng)下母親,常常回去幫助她做農(nóng)活,關心她的生活起居。陳毅做上海市市長時,還回家給生病臥床的母親洗臟褲子。更有古之賢君微服私訪,遍走鄉(xiāng)野,體察民情,這些都是不忘本。 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道出了高處縱觀天下開闊豪邁的情懷,“無限風光在險峰”則說只有高處才能看到壯美的風光,才有無盡的奇觀。所以,更多的人愿意給自己定下遠大志向與高遠目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所以才有了“泰山北斗”“高山仰止”這類以高來盛贊尊敬別人的詞語。 但是我們是否是因抬頭望天而忘記腳下的土地,又是否為了欣賞身邊的寥寥數(shù)景而放棄更壯美的大山呢? 人追求遠大的目標無可厚非,但也要記住給予自己機幫助的人。人在平凡的位置上也無可厚非,但心中一定要有適合自己的目標,而不能無所事事,碌碌無為一輩子。 在追求財富權利的同時,不要忘了人最根本的品質;在有了能力的同時,不要忘了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在自己獲得榮譽名位時,不要忘了還有很多人一直在默默為你奉獻。在自己一無所成時,要記住自己曾經(jīng)的理想,和所憧憬的美好未來;在自己受到別人譏諷時,要記住奮斗的目標;在自己取得一點成績時,要記住自己還有更高的目標去追求。 所以,“高”與“低”是人心中的天平的兩端。目標是高,本源是低。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同意的。控制心中的天平,才能助你達到完美的成功。 乘著秋千的翅膀 冉玥 秋千高高低低,人生起起伏伏。當秋千落下時,它還可以乘著風再次飛翔;當人生遭遇低谷時,我想,它也可以再次到達頂峰。 ——題記 每一種事物都回有變化的過程。從新到舊,從壞到好,從低到高。飛鳥在天空無論飛得多高,它也總有降落到地面的一天。所以人生也回有起起伏伏。這就像秋千,像蹺蹺板。無論哪一種過程,都總會有高度的落差。 我喜歡蕩秋千,蕩得越高,越覺得有趣。我雖然不能飛,但卻可以坐到秋千上去,試著接觸藍天。當回到地面上時,我會渴望蕩到高處;到達高處時,我又會向下張望,看四周景物在我腳下漸漸變小。我坐在秋千上,奔于天地之間。于是,我打開了一扇窗。 我在高處,心理充滿喜悅,就像成功者到達頂峰一般。我去差一點忘記腳下那一片支撐著我17個年頭的土地。喜悅會沖昏頭腦嗎?應該會吧!當年唐玄宗看見國家繁榮,以為已是盛唐的頂峰,便沉迷于美人香花之中,拜倒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等到安史之亂,各地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他才恍然驚醒,卻發(fā)現(xiàn)為時已晚。秦始皇也是這樣,不停地擴張土地,到達自己的政治顛峰,卻被幾個來自于地面的人物撼動了山腳,秦朝這座大山轟然倒下。所以在意滿志得,處于生命顛峰的時候,依然不可以忘記腳底那深厚的土地。 我到了低處,接觸到了地面,內心有了塌實之感,但卻控制不住對天空的向往,于是我又準備沖向高處。這是一種奮斗嗎?當年霍金被查出患有不治之癥,醫(yī)生很遺憾地告訴他,他的壽命最多只有兩年,這無情地打擊幾乎讓他墜入地獄,但他仍然渴望到達高處。他以對生命的極端熱愛,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爬到了夢想的高處,成為讓世人仰望的科學界的泰斗,證明了人生的價值,享受了生命的歡樂。 我停了下來,沉思許久。想要繼續(xù)往復于天地之間,卻需要一雙手的幫助,我自己無法推動這巨大的秋千。突然間,一雙手輕輕*過來,用力推了我一把,憑著外力的推動,我又蕩上了天空,我微笑著轉過身來,對他說聲謝謝,他說,加油! 秋千來來回回,人生起起伏伏。我奔走與天地之間,思考著高低處的問題。誰說人生一切由天命主宰,我們不能飛翔?就讓我們互相推動,乘著秋千飛翔,飛進夢想的天堂。這樣天空不遠,地面很近。 云雨之思 龐競舟 廣闊無垠的蒼穹,那時無數(shù)云的夢想。她們不惜灼烤自己的身軀,才擁有俯瞰蒼茫大地的權利。她們是歷史洪荒中的一朵朵浪花,洞察春秋,向往自由——然而,只有懂得化做雨滴重歸大地汪洋的云,才是真正的智者。她們享有在云雨見無限輪回的生命,她們不止在蒼天上俯瞰洪荒,更能在遼闊的大地上仰望蒼穹。 人便如云,無不向往高處奇美的景色,無不思忖高處明媚的天空。但無數(shù)的人只愿化作高高在上的云,不愿做恩澤萬物的雨。他們彷徨時,也曾寄望于他人,曾幾何時,一旦得勢便過河拆橋,將當初孕育自己的土壤如垃圾一般踩在腳下。 枉稱“真英雄”的西楚霸王和歷數(shù)狡詐的漢高祖,二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項王得了半面天下,便亂生疑心,怎對得起亞父為他疲于奔命半生。而嘲笑項羽“只范增一人尚不得用”的高祖,又何嘗不是開殺有功之臣的先例,逼死了韓信、張良等為之開山的功臣。最后,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千古諷戲。 他們就如那些永遠向往太陽的云,忘了孕育自己的磅礴汪洋,終成絲絲氣焰,焦灼在冷得空曠的天空中,等待他們的不是永遠的權力,只是永遠的死亡。 為人應如會聚成雨的云,也誠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嬌美花朵。處于高位,應當念及滋潤大地萬物;開得繁茂,也應不忘根莖護佑之辛勞。 如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如歐陽修,縱然被貶,也能縱情山水,“與民同樂”;更如劉夢統(tǒng),由民擁立而成王,一生雖無大的建樹,卻為民奔波,為民效死。我們看不到他奢華的宮殿,搜不到他華麗的衣服,查不到他鋪張的后宮,更不會有背棄將士而逃,拋下黎民而生。只看到他率兵作戰(zhàn),身先士卒,只看到他親民如父兄,終因護五百百姓遇伏身亡。此乃真英雄,不忘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不忘扶助自己的百姓。他的光環(huán)不甚耀眼,卻絕對無一君王可及。他便是那些懂得歸家的云,他便是恩澤大地的雨。 從窮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可曾回到家鄉(xiāng)讓窮山溝變成富山溝?事業(yè)有成的男人,可曾忘了一直默默扶助你的糟糠之妻?身居高位的官員,是否心系百姓,做百姓真正的父母官?只要你懂得低頭看低處,懂得眷念,懂得回報,你才會享受到生命全部的歡樂。 我愿做自由的云,高高在上,享受盡生命的繁華激情;我卻更愿化作滴落地面的雨,普普通通,報答大地汪洋,滋潤世間萬物。我將立于天空,眷念高處的自由歡樂,然后向大地海洋歸去。 午夜 孤煙 夢魘 葉龍歡 他關了燈,躺在沙灘睡椅上,透過玻璃窗望著黑洞洞的天空中煩亂的星星,沉思著。“啪”地一聲,他點燃夾在食指和中指間的煙,紅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他對著天空中那盤散亂的棋子吐了口煙霧,仿佛吐出的是他胸中糾纏著的煩悶。就這樣,看著那絲絲縷縷的煙糾纏旋繞,由濃變淡,最后被黑暗吞噬。腦中的紛亂思緒并沒有因煙霧的消釋而消釋,反倒越纏越緊,像一團重鉛壓在他頭上。讓他覺得連呼吸都吃力。索性他閉上了眼睛。以前的生活透國眼前的黑暗一點點地清晰起來。 和嵐的相識是在一個清澈的秋天。嵐的才貌并不出眾,可是他愛嵐的溫柔,嵐的善良,還有嵐清澈的眸子。那個秋天,他們墜入愛河,無法自拔。第二年的秋天,他牽著嵐的手舉行了簡陋的婚禮。隨即他們一起來到了這個城市,為了獲得他的經(jīng)濟管理學碩士學位。他半工半讀,嵐照顧他的起居,并瞞著他四處打工。他每天回來都能看著嵐暖如春風的笑臉,吃著熱騰騰的家常菜,日子清貧卻幸福。看著嵐日益粗糙的手,他的心被揪得痛,他發(fā)誓,一定要給嵐幸福。 他睜開眼,狠狠地吸了一口煙,四周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煙霧慢慢地吐出,一縷一縷緩緩飄蕩。他望了望臥室的門,嵐不知入夢了沒有。嵐在有意疏遠他。在晚上吃飯的時候,將離婚協(xié)議書放在他桌上。嵐總是知道他的心思,連他想離婚卻沒勇氣開口也知道。他緩緩地閉上眼。 自他畢業(yè)后,事業(yè)一直不順利,他沒有任何社會背景,每家公司的門都是鐵青的臉,他和嵐辛苦奮斗而來的碩士文憑在這樣的大都市像秋天的稻草般軟弱無力,他心灰意冷。最后在琳的幫助下,他進入了和他專業(yè)對口的公司,公司的老板是琳的父親,琳愛了他三年。他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山窮水盡時才接受了琳的幫助。之后,他平步青云。之后,他對嵐的話越來越少。之后,他和琳有了第一次單獨約會。之后,琳對他說,只要他娶了她,父親將把整個公司交給他。 他睜開眼,把煙放在唇間輕輕吸了一口,吐出。他沉沉地睡去,進入并不甜蜜的夢鄉(xiāng)。天邊星星閃爍迷離。 他夢見自己站在山腰,低處是家鄉(xiāng)秋天的楓林。嵐站在樹下,用清澈的眸子望著他,揮動著不再細嫩的手,示意他往上爬。楓葉悠悠地落,落在嵐的發(fā)上,肩上,載著嵐的淚落在地上。他抬頭望望高處,琳衣著華麗,也使勁向他揮手,黑珍珠手鏈格外顯眼。他心理的天平在搖晃著,猶豫之間,嵐消失了。他的心頓然空了。嵐是他的土地,不斷地給予他營養(yǎng),讓他不斷地向高處攀登,而不顧自己的累累傷痕。而他卻全然不顧嵐也是一快需要用愛來澆灌的土地,他罵自己混蛋,發(fā)了瘋般往下跑…… 夢醒了,相識沉睡了千年,他發(fā)現(xiàn)自己流淚了,從離家到現(xiàn)在,這是他的第一場淚。他把快燃完的煙在煙缸里擰滅,把桌上的離婚協(xié)議撕得粉碎。深邃的夜空中,星星眨著迷人的眼睛。夜已經(jīng)很深了,他轉身走向臥室。 高處.低處 處在高處的太陽因為迷戀廣闊的大地,才會向低處灑下無限的光輝;睡在云端的雨珠因為期盼靈魂的回歸,才會摩肩接踵的投向大地的懷抱;掛在夜空的流星,因為憧憬廣袤的原野,才會成群結隊劃破漆黑的星空。 棲在山崖的雄鷹因為向往浩瀚的藍天,才會展翅高飛,搏擊長空;躲在草叢的毛毛蟲因為渴望飛翔的自由,才會化做蝴蝶,翩然飛舞;走在大地上的人類因為幻想高處的神秘,才會探索宇宙,開拓文明。 高與低也許只隔一座山,一棵樹,一株草,甚至一個理念,只要正確對待高與低,你就是一個立于巨人尖上的勝利者!-----仁青 范仲淹曾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啊!在不同的高度上去看問題,想法就不一樣。只有登上泰山,才有“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只有走進溪流,才有“青山流水”的安逸。在高處你可以盡情享受山的博大,然而卻不能看到山間的鳥語花香。在低處,你可以完全沉浸于水的靈動,然而卻不能感受到山的宏偉與巍峨。----班余玲燕 在自然界中,我們仰望高處,會看到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巍峨,廬山多情的面目;我們俯視低處,會看到幽怨的柳,大江東去的豪邁,長江奔流的氣勢。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仰望高處,會看見彩虹的絢麗,蒼穹的遼闊,展翅翱翔的強勁。我們俯視低處,會感到旅途跋涉的艱辛,理想與現(xiàn)實的辛酸,勇往直前的激情。但只有站在低處看高處,才可以看到高處的雄偉,只有站在高處看低處,才可以領略到低處的廣闊。-----陳盟霞 泰山不讓小土,節(jié)節(jié)向上攀登,永不停息,只因為它向往蔚藍而遼闊的天空;小溪不辟低谷,潺潺向低處跳躍,奔流不止,只因為它迷戀深邃而浩瀚的大海。帝王處廟堂之高,決策案牘之間,定乾坤于宇宙之內。凡人處江湖之遠,揮淚阡陌之間,創(chuàng)神奇在天地之間。在社會的高處,我們需要人運籌帷幄,在社會的低處,我們也需要無私奉獻。只要我們努力,高處與低處一定會合奏一曲和諧的高山流水曲。-----曹露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