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檢查,不僅是腎病患者需要做的檢查,就連懷疑自己是腎病患者的人也是要做這些檢查,那腎功能檢查項目都有哪些?腎功能檢查正常值又是多少? 腎功能檢查項目: 1、血尿素氮(BUN) 2、血肌酐(Scr) 3、血尿素 4、血尿酸(UA) 5、尿肌酐(Cr) 6、尿蛋白 7、選擇性蛋白尿指數(SPI) 8、β2-微球蛋白清除試驗 9、尿素清除率 10、血內生肌酐清除率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12、酚紅(酚磺太)排泄試驗(PSP) 腎功能檢查項目主要如上,腎功能檢查項目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肌酐與尿素氮,如果當你這兩項指標超過正常值的話則說明你的腎臟已經發生損傷,那么這兩個腎功能檢查正常值是多少呢? 肌酐與尿素氮檢查的正常值每個醫院的檢查方法不同,因此數值有所區別,我院的這兩項腎功能檢查正常值分別是,
肌酐40-120umol/L,
尿素氮2.86-7.14mmol/L。
如果當你這兩項標準超過正常值時,一定要抓緊時間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到尿毒癥期。
來源:中國腎病研究院
腎功能指標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形成尿液,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腎臟的功能如果受損,排除水份和廢物的能力下降,多余的水份和廢物就會在體內積聚下來。因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腎功能指標,直接或間接地了解腎臟功能的變化: 腎功能指標1.尿量: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800~1500毫升之間。如果腎功能受損,尿量常常會減少,例如腎功能不全Ⅱ期的病人,尿量會減到每天500毫升以下,而Ⅳ期也就是尿毒癥期的病人,每天的尿量可能少于100毫升。當然,尿量只能很粗略、間接地反映腎功能的好壞,有時尿量沒有減少,但腎功能損壞已經很嚴重了。 腎功能指標2血肌酐:肌酐是人體肌肉產生的一種廢物,由于肌酐幾乎全部由腎臟排出,并且極少受食物的影響,因此相對客觀地反映腎臟的功能,如果血中的肌酐濃度升高了,就說明腎臟清除廢物的能力下降了。血肌酐濃度的正常值為小于1.5毫克/分升(或170毫摩爾/升)。但是肌酐只能在相對短期內(幾個月),客觀的反映腎功能的好壞;而如果是幾年的時間,病人體重有較大的變化,全身肌肉的總量變了,體內產生的肌酐量也就隨之改變,則血肌酐的濃度就不能絕對客觀地反映腎臟功能的真實水平。例如:某患者1996年血肌酐為3.0毫克/分升,體重是70公斤,到2000年病情沒有減輕,體重降為55公斤,血肌酐降至2.8毫克/分升,病人會以為他的腎功能變好了,其實這是假象。病人血肌酐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他明顯消瘦了,肌肉的顯著減少使體內肌酐的生成減少,而實際上腎功能很可能較4年前更進一步惡化了很多。 腎功能指標3.血尿素氮:如果腎功能受損,排除尿素的能力自然下降,血中的尿素堆積,血尿素氮水平就會升高。但是,膳食中蛋白質的量會引起血尿素氮的波動,所以尿素氮反映的腎功能情況并不準確。 腎功能指標4.腎小球濾過率:這是反映腎功能最直接,最準確的指標。
腎功能指標5.尿肌酐:尿液中的肌酐主要來自血液。血肌酐經腎小球濾過后隨尿液排出體外,腎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腎衰時由于腎單位受損,腎臟排出尿肌酐的能力降低,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治療方法得當,腎功能開始恢復,排出的尿肌酐就會增多。 腎功能指標6.尿:當腎功能正常時,人的小便會又臊又臭,顏色深、尿量大;而當病人腎衰出現以后,小便變得像白開水一樣,里面沒毒素了;如果經過治療后患者的尿量增加了,顏色加深了,尿味又變濃了,說明腎臟排毒功能正在恢復。 腎功能指標很多,總結如上。 另外根據腎功能檢查指標化驗結果,臨床上一般把腎功能分為四期; (1)正常期檢測結果 均正常; (2)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肝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50%,肌酐和尿素氮正常; (3)失代償期 肌酐清除率常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肌酐大于132.6微摩爾/升(1.5毫克/分升),尿素氮增高; (4)尿毒癥期 尿毒氮大于28.6微摩爾/升(80毫克/分升) 腎功能檢測項目很多,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
檢查腎功能各項指標,可診斷有無腎臟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評估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并要以此決定下一步治療時使用藥物的劑量以及選擇透析、手術等治療方案。
提醒的是,傳統腎功能化驗檢查只是一個大概的評估,目前腎臟纖維化檢查指標的出臺可從微觀細胞角度判定腎臟損傷程度,但這項技術目前只有石家莊腎病醫院較為成熟。 下面簡單介紹臨床最常用的幾項腎功能指標正常值。 血尿素氮(BUN)參考值:正常情況:2.86-7.14。(3.2~7.0mmol/L) 臨床意義:增高:急慢性腎炎、重癥腎盂腎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障礙,心衰、休克、燒傷、失水、大量內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血肌酐(CREA)參考值:正常情況:40~120μmol/L。(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兒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臨床意義:增加:腎衰、尿毒癥、心衰、巨人癥、肢端肥大癥、水楊酸鹽類治療等。
減少:進行性肌萎縮,白血病,貧血等。 血尿酸(UA)參考值:正常情況:178.4-498.7μmol/L。(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歲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臨床意義:增加:痛風、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貧血、腎衰、肝衰、紅細胞增多癥、妊娠反應、劇烈活動及高脂肪餐后等。
尿肌酐(Cr)參考值:正常情況:嬰兒88~176μmmol·kg-1/d 兒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臨床意義:增高:饑餓、發熱、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劇烈運動后等。
減低:腎衰、肌萎縮、貧血、白血病等。 尿蛋白 參考值:正常情況:定性 陰性 定量:<1 50mg/d 臨床意義: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約40~80蛋白,上限不超過150mg,其中主要為白蛋白,其次為糖蛋白和糖肽。這些蛋白的0.60(60%)左右來自血漿,其余的來源于腎、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組織分解產物,包括尿酶、激素、抗體及其降解物等。 生理性增加:體位性蛋白尿、運動性蛋白尿、發熱、情緒激動、過冷過熱的氣候等。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SPI)參考值:正常情況:SPI<0.1表示選擇性好 SPI0.1~0.2表示選擇性一般 SPI>0.2表示選擇性差。 臨床意義:當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時,表示選擇性好。相反,表示選擇性差。 β2-微球蛋白清除試驗 參考值:正常情況:23~62μl/min 臨床意義: 增高:腎小管損害。本試驗是了解腎小管損害程度的可靠指標,特別有助于發現輕型患者。 尿素清除率 參考值正常情況:標準清除值 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臨床意義見菊粉清除率。 兒童糾正清除值=1.73/兒童體表面積×實得清除值 兒童體表面積與成人相差甚大,糾正公式為:最大清除值=1.73/兒童體表面積×實得清除值。 菊粉清除率 參考值:正常情況:一般情況下(成人) 2~2.3ml/s 20~29歲 臨床意義:增加:心排血量增多的各種情況(如高熱,甲亢,妊娠),燒傷,一氧化碳中毒,高蛋白飲食,糖尿病腎病早期。
降低:休克,出血,失水,充血性心衰,高血壓晚期,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腎淀粉樣變性,急性腎小管病變,輸尿管阻塞,多發性骨髓瘤,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豆狀核變性,維生素D抵抗性佝僂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功能衰竭等。
注意:隨著年齡的遞增,菊粉清除率逐年下降。 ( )內數為平均值. 血內生肌酐清除率 參考值:正常情況:血漿 一般情況下成人 0.80~1.20ml·s-1/m2 尿液 成人 男0.45~1.32ml·s-1/m2 女0.85~1.29ml·s-1/m2 50歲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臨床意義見菊粉清除率。內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 m2)時為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如<0.3ml·s-1/m2(31ml/min/1.73m2)為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減退。
注意:在慢性腎炎或其他腎小球病變的晚期,由于腎小管對肌酐的排泌相應增加,使其測定結果較實際者高。同樣,慢性腎炎腎病型者,由于腎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內生肌酐從腎小管排出,其測得值也相應增高。 尿素氮/肌酐比值(BUN)參考值:正常情況:12:1~20:1 臨床意義:增高:腎灌注減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變,高蛋白餐,分解代謝亢進狀態,腎小球病變,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等。
降低:急性腎小管壞死。
酚紅(酚磺太)排泄試驗(PSP) 參考值:正常情況:15min0.25~0.51(0.53) 30min0.13~0.24(0.17) 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 120min總量0.63~0.84(0.70)。 臨床意義:腎小管功能損害0.50(50%)時,開始表現有PSP排泄率的下降。 降低: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血管硬化癥,范可尼綜合征,心衰,休克,重癥水腫,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 濃縮試驗 參考值:正常情況:成人 禁飲12h內每次尿量20~25ml,尿相對密度速增至1.026 ~1.030~1.035 兒童 至少有一次尿相對密度在1.018以上。 臨床意義:夜尿量增加、尿相對密度下降,相對密度差<0.009均表示腎濃縮功能減退,見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如慢性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盂腎炎、腎動脈硬化、高血鈣、低血鉀、充血性心衰、中毒性腎損害、藥物性腎病等。 稀釋試驗 參考值:正常情況:4小時排出飲水量的0.80~1.0,尿相對密度降至1.003 或以下。 稀釋試驗主要反映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異常見于腎小球病變或腎血流量減少,于腎衰后期,尿相對密度恒定在1.010左右,表示腎濃縮和稀釋功能均已受損。 對氨馬尿酸清除率 正常情況:男8.6~8.8ml/s 女8.1~8.5ml/s 對氨馬尿酸清除率(或腎血漿流量)=尿對氨馬尿酸濃度(mg/dl)×稀釋倍數/血漿對氨馬尿酸濃度(mg/dl)×尿量(ml/min) 腎全血流量(RBF〔ml/min〕)= 腎血漿流量(ml/min)/l-紅細胞比積 急性腎小球腎炎早期RBF正常或高于正常,慢性腎小球腎炎RBF降低,腎盂腎炎或其他腎臟疾患,如伴高血壓或腎實質的嚴重損害時,RBF降低,腎動脈硬化癥、心衰、腎瘀血等RBF亦下降。 腎功能指標檢查對于判斷腎病病情具有重要意義,另外由腎功能指標中也可以看出腎臟的損傷程度,目前比較常用的能夠比較客觀反映腎功能指標就是尿肌酐和尿,以及自身感覺、血壓、體力、飲食、血色素、化驗等綜合指標的情況。
來源:中國腎病研究院
血脂
總膽固醇(TC)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高于5.72mmol /L (200mg/dl)異常;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于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異常;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于1.04mmol/L (40mg/dl)正常,低于0.91mmol/L(35mg/dl)異常;
甘油三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 1.70mmol/L(150mg/dl)異常
血糖、血脂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89-6.11mmol/L.空腹血糖大于7mmol/L.
餐后2h血糖大于11.1mmol/L.
高血脂癥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3脂血癥及復合性高脂血癥
總膽固醇(TC)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高于5.72mmol/L(200mg/dl)異常;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于3.12mmol/L(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異常;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于1.04mmol/L(40mg/dl)正常,低于0.91mmol/L(35mg/dl)異常;
甘油3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1.70mmol/L(150mg/dl)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