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有效課堂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不斷推向深入,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有 效課堂、新課程實施需要有效課堂、教師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變需要有效課堂、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也需要有效課堂的實現。可從一年的下鄉調研中發現,有部分課堂教學效率很低,有的甚至是無效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談談如何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 有效課堂教學的涵義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 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地關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樂園,有效的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重視教學中的師生的交往與對話。 (一)重視教學設計的準備 三、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的幾點建議 1、有效課堂教學實施應堅持四項原則 (一)堅持發展學生為本。現實課堂,我們為體現教學向生活回歸,往往創設不少生活情境,沒有意識課堂本身就是我們生活,課堂必須真實,同學們應成為課堂主人。 (二)堅持彰顯老師主體。新課程不排除老師主體性,課堂教學同樣是我們的生活,有效課堂教學應充滿智慧激情潛能和創造力。我們的主體主要體現如何為同學們發展創造條件,體現和同學們交往怎樣發揮引導作用,體現自我認同和自我反思。一節課展示不僅是我們教學基本功和藝術,而且還是我們的理念和獨特風格。 (三)堅持促進智慧生成。讓智慧回歸教育,讓智慧喚醒課堂。評價一節課質量高低,關鍵看我們怎樣促進同學們主動學習,怎樣在教學交往情感交流激發同學們求知欲和創造動機。智慧教育創造智慧課堂,智慧的我們培養智慧的他們。 (四)堅持師生生命成長。課堂教學其實是我們一段生命經歷。對我們同學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同學們發展和成長;對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我們生活的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我們對職業的情感態度和生命價值。一句名言說得好:要將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顯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2、有效課堂教學實施應選擇實際目標和適宜形式方法 (一)善于因學定教。我們在教學前須依據課程標準,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同學們實際,真正做到為同學們發展服務。脫離同學們實際,一味追求時髦教學,不是我們追求目標。其實細想,現在各種公開課我們最擔心什么?是這個班同學們水平適應不適應自己教學設計。一定程度上,如果同學們學力與自己教學設計合拍,教學順利推進;反之,難順利進行。因此,有效教學首先不是考慮我們用什么一鳴驚人的新招,而是首先研究同學們,然后研究適宜的內容與目標,最后才是方式方法問題。一句話,同學們的實際是我們教學設計起點。 (二)選擇教學目標。我們不要以為有目標就行,只有目標適宜同學們,教學才可能有效。目標制定必須依據同學們年齡實際和課標要求,無論目標數量和難度要仔細斟酌。不能根據個人偏好,隨意制定。 (三)教學形式選擇。我們要增加成對小組學習在一節課的比重。當我們提出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問題之后,可以留出一段時間讓我們同學獨立思考,先采用全班個人獨立學習的形式,然后再讓我們同學同桌或相鄰四人一組比一比,議一議,評一評,讓每人都用語言表述自己思考過程和結果,最后在我們指導下全班討論糾正,由我們小結。采用這種方式,能使絕大多數同學獲得思維訓練機會。防止走過場的低效課堂思維訓練,真正提高效率。 (四)選擇適宜方法。方法為目標服務,要研究怎樣方法?我想應按我們同學學習起點,啟動學習需求,不斷促進學習深入發展。我們要善于創設引發我們同學思維的情感情境,并把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內容、目標、主體等整體起來考慮。方法選擇是否有效,要看我們同學是否進行深層學習活動。根據課堂生成實際,不斷調整,展開教學。特別我們同學學習發生困難,須診斷,敢調整,敢引導,敢追問,敢講解,把思維和情感引向深入。有時我們設計問題往往會不適合同學們,要敢調整學習坡度,發揮我們的主導作用。 3、有效課堂教學實施應調好教與學的關系 (一)把和諧師生關系帶進課堂。和諧師生關系有助于發揮同學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反之,同學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我們對同學們抱有期望,通過態度表情與行為等方式傳給同學們,同學們受到鼓舞,更加信賴我們,給我們積極反饋。因此和諧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培養和發展同學們主體的首要條件。課堂上我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不愉快心情帶進課堂。對此我深有體會,有時因作業情況不好,進教室,訓一頓,再上課。這時候,自己是出氣,同學們也安靜,但同學們思維遲鈍,發言不積極了,怕自己一不小心回答錯,成了我們的炮灰。相反,我們態度和善,面帶笑容,同學們就勇于發言,思維活躍,知識掌握也比較好。 (二)把學習主動權交給我們同學們。我們必須對自身角色進行正確定位,即學習引導和組織者。我們要設計一些緊扣教學內容的問題,找最簡便方法給同學們,不說廢話,要有效統領教學,讓同學們有效學習,指導學會學習,主動積極創造性學。一給同學們獨立思考時間。教室寂靜,說明我們同學集中思考,要珍惜這樣時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很多時候在提問后馬上叫同學回答,不給同學們時間去思考。如回答不出,不是請優生包辦代替,就是過早地把現成答案和盤托出。試想,在這極短時間內,我們同學思維能進行多深?他們為了迎合我們心理,匆忙尋找片言只語回答,表面氣氛活躍,實際答非所問,惘然猜測。因此,抓住時間給同學們多一點動腦筋時間,才能激起靈感,點燃思維火花,產生良好效果。二給同學們相互討論交流機會。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局面,當我們提出一組精心設計的問題時,少數尖子撐局面,多數同學當聽眾。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習的主體當中,一部分是主動參與學習,另一部分是被動參與學習。如何讓這些被動參與者也主動參與學習?我們課堂教學可設計同桌交流或三人小組討論的環節,討論交流結束,會回答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但是答案必須由你同桌或小組內其余兩位同學告訴。這樣,以往在學習上依賴別人,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同學態度就有明顯的變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思維活躍同學興奮地把自己的見解告訴組內同學,思維不活躍同學仔細地聽,因為他有責任幫對方把見解告訴大家。怕開口同學參與討論,因人人都有任務,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看法,同時也要正確地表達別人看法。因此,討論一結束,許多同學紛紛舉手,表現濃厚表達欲望。我認為這種相互討論交流的合作方式,能夠訓練同學們表達能力,培養我們同學良好看讀聽說習慣,促使我們同學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重要的培養了我們同學團結合作互相競爭的精神。三給同學們當堂練做時間。課堂上,我們講得越多,分析越透,講的時間占去了做的時間,做的訓練常常被擱至課尾,拖到課外。課堂作業成了課外作業,這樣加重我們同學負擔,降低課堂效果。實踐表明,把訓練落實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當堂做,當堂練,通過我們巡視指導,可以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訓練效果。在每堂課中把講的時間壓縮下來,保證同學們書面作業時間,效率自然會提高。四給同學們自學的余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課前要讓同學們預習,不作任何提示和講解,給同學們留下思維時間和空間;我們要掌握同學們預習情況,注意同學們不會的東西,同學們自己能解決的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解決,或在關鍵的地方加以提示點拔,對同學們不明確或不能理解部分,則花力氣加以詳細闡明,讓同學們認真思考后再分層次提出問題,逐一解答,加深理解,觸類旁通,以一抵十。現實中,我們似乎很難做到,比如,有時碰到較難題時,很希望同學們思考出來,但大多時候時間來不及,又怕有些同學不掌握,還是講解!我想,這既扼殺同學們思維,還造成部分同學依賴心理:這題難,老師呆會講,等老師講了再做!因此,我覺得應該留給我們同學自學,也許,我們懶一點,他們勤一點。 4、如何去創造有效課堂教學 (一)合理調控有效教學時間。我們應和同學們一樣,聽到上課鈴聲響,人在教室里就位,在課前及時備好教學所需各種教具學具,應做到在教室里候課。課前備課要充分了解我們同學對教學內容興趣程度和接受程度,根據班級同學所存在學習差異,精心設計妥善處理每個環節,合理分配時間,在課堂上,根據我們同學出現的一些情況及時調整預案,不提無效問題,進行重復講解。 (二)借用現代教學手段。我們教室都有電腦及實物投影等新式武器,我們要合理運用教學設施,教學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內容精心設計制作課件學具等,有效縮短同學們理解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三)練習設計合理精練。我們要杜絕隨心所欲布置練習,課后作業設計要新穎,富有啟發思考性,讓同學們通過獨立練習,增強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每次作業都要先做,以防錯題;對于有難度題可在課堂上進行適當講解,再讓同學們進行練習。 (四)加強課堂教學反思。我們對教學行為適當進行審視和分析,能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反思可分教學行動前反思、行動中反思、行動后反思,從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方面進行。 5、有效課堂教學實施出現兩個問題的自處理 (一)全班統一學習機會多與個人獨立學習機會少?我們的課堂,全班幾十名同學學習進程和速度必須同步進行。學得快不能快,學得慢不能慢,連拉帶拽被統一進度領著跑。我們講同學們記,一人答眾人聽等方式,都屬于全班統一學習。我們經常采用問題講解,師問生答或師問自答,一層層深入分析,表面看是啟發式教學,但如果每次問題提出后不留同學們充裕獨立思考,那么很可能相當同學,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跟著我們下一個問題或跟著全班的統一進度往下學。這種啟發式對于不少同學們來說不過是變相滿堂灌。全班個人獨立學習,指每個同學自主決定學習內容和速度,不必和其他同學同步。如我們提出問題后,留出一定時間讓同學獨立思考,這時有的同學可以這樣思考,有的同學可以那樣分析;有的同學想得快,有的同學想得慢,想得快的同學可以變換不同角度去分析,每個人都在獨立進行學習。孰好孰非,綜合處理。 (二)同學們接受學習機會多與究析學習機會少?我們同學課聽師講,聽學答問,這些活動是必要的,但同學們學習不能總停留接收信息層面上,他們應對獲取信息進行加工,對接受知識進行理解分析比較綜合,還要輸出信息,把學到知識應用實際。同學們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分析推理練習等操作而得,只聽我們和別的同學分析,只看只聽只記我們講,自己在課堂沒有機會析,難取知識,難提能力。 總之,有效教學實施核心是看同學們是否愿意學、主動學及會不會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表現在不同層面上,我們同學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決不能靠單純訓練,要靠思維過程,要靠個性化思維。同學們從不懂到懂,從懂得少到懂得多,從不喜歡到喜歡一門課,都表示學業上有收獲,有進步,這就表示有效。 最后,如何使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它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也可以說是新課改下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實施有效課堂教學四步法 學生自學是通過自己學習教材和參考書來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它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讀書習慣,擴展知識面必不可少的途徑。自學時閱讀教材,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自由調整學習速度,實現個別教學。 在這一步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布置的任務要由淺入深,抓住關鍵,突出重、難點,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指導學生時要言簡意賅,引而不發,激勵學生的首創精神。做好巡視監督工作,杜絕個別學生玩,對于程度好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地增加題目難度。 第二步:學生當眾演示,教師全面輔導 學生自由學習了十幾分鐘后,教師就可鼓勵學生當眾演示。借助黑板等教學設備向其他同學做示范性表演,這是直觀性原則的具體表現。它不僅在知識教育方面有很大作用,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借助演示,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印象深刻的概念,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以及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在軟件教學上,此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學生演示時,教師應適時地提出共性問題或自己先行設計的題目,讓演示同學操作解答。如果該同學不能解決,教師可以發動其他同學討論后解答。討論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式,它有利于教學相長,能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實現信息與思想的交換,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能充分暴露學生的認識狀況,使教師獲得及時的信息反饋;這種方法信息交換頻繁,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老師掌握學生的認識狀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鍛煉其歸納、分析和表達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干、探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優良品質。運用此法時,教師要注意幾個問題: 教師事先應做好充分準備,對演示重、難點適時地加以必要說明,以引起學生的足夠認識。 適當地控制學生的情緒,維持好上課的秩序。 盡量由學生自己完成,實在不行的話,可由教師幫助同學們。 演示完后,教師要歸納總結,做出明確結論。 第三步:學生消化吸收,教師巡回輔導 演示結束后,根據學生的掌握反饋情況,教師應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練習。就學生而言,學習中獲得的感知必須多次重復呈現,才能促進理解,而理解的知識通過應用,才能牢固掌握,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培養。通過練習不但能鞏固知識形成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困難的意志、一絲不茍的作風及審美能力。而且對于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的激發,科學思維的培養,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作業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從深度、廣度上都要上一個臺階,并注意“變式”的應用,使學生真正能把知識消化吸收并加以提高創新。在完成作業期間,教師應注意巡視輔導工作,隨時解答學生作業中的疑難問題。在這一步中,教師應注意: 作業的數量和難度要適中。 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做作業時不能不管不問。 注意做好“兩極”學生的幫扶工作。 第四步:學生最后總結回顧,教師布置作業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做最后的知識性回顧,使知識能系統地留在學生們的腦海中。然后,教師布置適量的課下作業,真正使學生做到既會做又會說。 綜上分析,在這四步教學中,少了教師“填鴨式”的講解,多了教師重點的指引;少了學生“機械式”的學習,多了“隨心所欲”的操作。有效教學四步教學法,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興趣,激發了思維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了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所以只有我們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才能夠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