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草藥圖譜6

     lhao2004 2010-06-21
    石膏





    [來源]

    ******************************************************************************************



    麝香





    [來源]

      鹿科(Cervidae)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wa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的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獵取,割取囊殼,習稱“毛殼麝香”;剖開香囊,除去囊殼,習稱“麝香仁”。人工養麝一般直接從香囊中取出麝香仁,可以多次獲取,陰干或用干燥器密閉干燥。

    [產地分布]

      主產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以及東北等省區亦產。

    [藥材特征]

      毛殼麝香 為扁圓形或橢圓形的囊狀體,直徑3~7cm,厚2~4cm 。開口面的皮革質,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從兩側圍繞中心排列,中間有一小囊孔。另一面(即割下的一面)為棕褐色略帶紫色的皮膜,微皺縮,偶顯肌肉纖維,略有彈性。剖開后可見中層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內層皮膜呈棕色;內含顆粒狀、粉末狀的麝香仁和少量細毛及脫落的內層皮膜,習稱“銀皮”。

      麝香仁 野生者質軟,油潤,疏松。其中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呈不規則圓球形或顆粒狀,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潤光亮,微有麻紋;斷面深棕或黃棕色。粉末狀者多呈棕褐或黃棕色,并有少量脫落的內層皮膜和細毛。人工飼養所取麝香仁呈顆粒狀、短條形或不規則團塊,表面不平,紫黑或深棕色,顯油性,微有光澤,并有少量毛和脫落的內層皮膜。氣香濃烈而特異,味微辣、微苦帶咸。

    [主要化學成分]

      主含麝香酮(Muscone)0.5~5%,尚含雄素酮(Muscopyridine)、5β-雄素酮、膽甾醇物質、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等。

    [功效主治]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癥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疬,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0.01~0.1g。多入丸散。外用適量。


    *******************************************************************************************

    砂仁



    [來源]

      為姜科植物陽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綠殼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 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的干燥成熟果實。夏、秋間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或低溫干燥。

    [產地分布]

      主產于廣東、海南等地。

    [藥材特征]

      陽春砂:綠殼砂 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三棱,長1.5~2cm,直徑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軟。種子結集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三瓣,每瓣有種子5~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直徑2~3m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有細皺紋,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質硬,胚乳灰白色。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海南砂: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有明顯的三棱,長1.5~2cm,直徑0.8~1.2cm。表面被片狀、分枝的軟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種子團較小,每瓣有種子3~24粒;種子直徑1.5~2cm。氣味稍淡。

    [主要化學成分]

      主含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龍腦、右旋樟腦、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Linalool)、橙花叔醇(Nerolidol)等。此外,還含有皂甙。

    [功能主治]

      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

    酸棗仁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u的干燥成熟種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收集種子,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于河北、陜西、遼寧、河南等省。

    [藥材特征]

      本品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一面較平坦,中間有一條隆起的縱線紋;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端有細小凸起的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 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主要化學成分]

      含酸棗仁皂甙A(Jujuboside A )和酸棗仁皂甙B(Jujuboside B); 樺皮酸,樺皮醇及脂肪酸,蛋白質,并有二種甾醇及微量具強烈刺激性的揮發油。

    [功能主治]

      補肺,寧心,斂汗,生津。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

    檀香



    [來源]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 Santalum album L.樹干的心材。

    [產地分布]

     原產太平洋島嶼。廣東、廣西、云南有栽培。

    [藥材特征]

     本品為長短不一的圓柱形木段,有的略彎曲,一般長約1m,直徑10~30cm。外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光滑細膩,有的具疤節或縱裂,橫截面呈棕黃色,顯油跡;棕色年輪明顯或不明顯,縱向劈開紋理順直。質堅實,不易折斷。氣清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主要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α-檀萜香醇和β-檀香萜醇(α-,β-Santalol),其次為檀萜烯(Santene)、α-檀香烯和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萜烯酮(Santenone)、檀萜烯酮醇(Santenone alcohol)、及少量的檀香萜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紫檀萜醛(Santal aldehyde)等。

    [功能主治]

     行氣溫中,開胃止痛。用于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



    ******************************************************************************************

    天花粉



    [來源]

     葫蘆科(Cucurbitaceae) 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干燥。

    [產地分布]

     主產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

    [藥材特征]

     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紡錘形或瓣塊狀,長8~16cm,直徑1.5~5.5cm。表面黃白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細根痕及略凹陷的橫長皮孔,有的有黃棕色外皮殘留。質堅實,斷面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橫切面可見木質部,略呈放射狀排列,縱切面可見黃色條紋狀木質部。味微苦。

    [主要化學成分]

     根中含多量淀粉粒及皂甙(約1%),并含天花粉蛋白。還含多種氨基酸,如西瓜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及糖類等。

    [功效主治]

     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10~15g。


    *****************************************************************************************



    香加皮



    [來源]

     蘿藦科(Asclepiadaceae)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剝取根皮,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湖南等省。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區亦產。

    [藥材特征]

     本品呈卷筒狀或槽狀,少數呈不規則塊片狀,長3~10cm,直徑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棕或黃棕色,栓皮松軟常呈鱗片狀,易剝落。內表面淡黃或淡黃棕色,較平滑,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黃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主要化學成分]

     根皮和莖皮含十多種甙類化合物。已知其結構的有強心甙杠柳毒甙(PeriploinGlycoside G)和杠柳皂甙K、H1、E(Glycoside K 、H1、E)。此外尚含有香氣成分4-甲氧基水楊醛,a.β-香樹精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功效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用于風寒濕痹,腰膝酸軟,心悸氣短,下肢浮腫。3~6g。

    *******************************************************************************************


    延胡素



    [來源]

     罌粟科(Popaveraceae)延胡素(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干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蘇等省亦大面積栽培。

    [藥材特征]

     本品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堿,總量在0.59~0.74%(北京栽培藥材)。其中有d-紫堇堿(d-Corydaline,即延胡素甲素)、d1-四氫巴馬亭(d1-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鴉片堿(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I-四氫黃連堿(I-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胡索丁素)、d1-四黃連堿(即延胡索戊素)、I-四氫非洲防己堿(I-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已素)、d-紫堇鱗莖堿(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罌粟堿(d-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a-別隱品堿(a-Allo-Oryptopine,即去氫延胡索甲素)等。延胡索乙素為主要鎮痛、鎮靜成分。去氫延胡索甲素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療效。

    [功效主治]

     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腕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3~9g。研末吞服1.5~3g 。


    ****************************************************************************************

    遠志



    [來源]

     為遠志科植物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葉遠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于山西、陜西、吉林、河南等省。山東、內蒙古、安徽、河北、遼寧等地亦產。

    [藥材特征]

     本品呈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3~0.8cm。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有較密并深陷的橫皺紋、縱皺紋及裂紋,老根的橫皺紋較密更深陷,略呈結節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棕黃色,木部黃白色,皮部易與木部剝離。氣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三萜類皂甙,主要有遠志皂甙A、B、E、F、G(Onjisaponin A、B、E、F、G)。此外,尚含遠志堿(Tenuidine)、遠志糖醇(Polygalitol)、N-乙酰-D-氨基葡萄糖、氧雜蒽酮(Xanthones)和桂皮酸的衍生物等。

    [功能主治]

     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于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

    益母草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曬干,或切段曬干。

    [產地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藥材特征]

      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約0.5cm;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完整者下部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氣微,味微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益母草堿(Leonurine)、水蘇堿(Stachydrine)、蕓香甙及延胡素酸。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

    益智仁





    [來源]

      為姜科植物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實。夏、秋間果實由綠變紅時采收,曬干或低溫干燥。

    [產地分布]

      主產于海南島山區,此外廣東雷州半島、廣西等地亦產。

    [藥材特征]

      本品呈橢圓形,兩端略尖,長1.2~2cm,直徑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縱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線13~20條,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殘存果梗。果皮薄而稍韌,與種子緊貼,種子集結成團,中有隔膜將種子團分為3瓣,每瓣有種子6~11粒。種子呈不規則的扁圓形,略有鈍棱,直徑約 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外被淡棕色膜質的假種皮;質硬,胚乳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辛,微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桉油精(Cineole)、姜烯(Zingiberene)、姜醇(Zingiberol)等倍半萜類。

    [功能主治]

      溫脾止瀉攝唾,暖腎固精縮尿。用于脾寒泄瀉,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遺精白濁。



    ***************************************************************************************

    淫羊藿



    [來源]

      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 Epimi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葉淫羊藿Epimi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i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 Epimidium wushanense T.S.Ying、朝鮮淫羊藿 Epimi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間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粗梗及雜質,曬干或陰干。

    [產地分布]

      淫羊藿:分布于西北及山西、河南、四川等。

      箭葉淫羊藿:分布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全國多數地區。

      柔毛淫羊藿:主產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區。

      巫山淫羊藿:主產陜西、四川、貴州。

      朝鮮淫羊藿:主產吉林、遼寧。

    [藥材特征]

      淫羊藿:莖細圓柱形,長約20cm,中空,光滑具光澤。二回三出復葉,二復葉常對生莖頂;小葉片卵圓形,長3~8cm,寬2~6cm,先端微尖,頂生小葉基部心形,兩側小葉較小,偏心形,外側較大,呈耳狀,邊緣具黃色刺毛狀細鋸齒;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灰綠色,主脈7~9條,基部有稀疏細長毛,細脈兩面突起,網脈明顯;小葉柄長1~5cm。葉片近革質。葉微苦。

      箭葉淫羊藿:一回三出復葉,小葉片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12cm,寬2.5~5cm,先端漸尖,兩側小葉基部明顯偏斜;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無毛。

      柔毛淫羊藿:葉下表面及葉柄密被絨毛狀柔毛。

      巫山淫羊藿:小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9~23cm,寬1.8~4.5cm,先端漸尖,邊緣具刺齒,側生小葉基部的裂片偏斜,內邊裂片小,圓形,外邊裂片大,三角形,漸尖。下表面被綿毛或禿凈。

      朝鮮淫羊藿:小葉較大,長4~10cm,寬3.5~7cm ,先端長尖。葉片較薄。

    [主要化學成分]

      箭葉淫羊藿:莖葉含淫羊藿甙(Icariin)、皂甙、苦味質、鞣質。

      淫羊藿:莖葉亦含淫羊藿甙。

      朝鮮淫羊藿:莖葉含淫羊藿甙、淫羊藿素(Icaritin)等。

    [功效主治]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癥。3~9g。

    ************************************************************************************


    紫草





    [來源]

     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內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產地分布]

     新疆紫草(軟紫草)主產于新疆、西藏等自治區;紫草(硬紫草)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湖南、廣西等省區;內蒙紫草主產于內蒙古。

    [藥材特征]

     新疆紫草:呈不規則的長圓柱形,多扭曲,長7~20cm,直徑1~2.5cm。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條形片狀,常10余層重疊,易剝落。頂端有的可見分歧的莖殘基。體輕,質松軟,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紫草:呈圓錐形,扭曲,有分枝,長7~14cm,直徑1~2cm。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縱紋,皮部薄,易剝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較大,灰黃色。

     內蒙紫草:呈圓錐形或圓柱形,扭曲,長6~20cm,直徑0.5~4cm。根頭部略粗大,頂端有殘莖1或多個,被短硬毛。表面紫紅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數層相疊,易剝離。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整齊,皮部紫紅色,木部較小,黃白色。氣特異,味澀。

    [主要化學成分]

     新疆紫草含有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紫草素(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 shikonin)、異丁酰紫草素(Isobutyryl shikonin)、異戊酰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β-羥基異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xovaler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等。

      紫草主要含乙酰紫草素,其余與新疆紫草類同。

      內蒙紫草的化學成分也與新疆紫草類同。

    [功用主治]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

    朱砂





    [來源]

     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采挖后,選取純凈者,用磁鐵吸凈含鐵的雜質,再有水淘去雜石和泥沙。

    [產地分布]

     主產貴州、湖南、四川、廣西、云南等省區。

    [藥材特征]

     本品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呈顆粒狀或塊片狀。鮮紅色或暗紅色,條痕紅色至褐紅色,具光澤。體重,質脆,片狀者易破碎,粉末狀者有閃爍的光澤。無臭,無味。一般研細末或水飛成細末后入藥。

    [主要化學成分]

     主含硫化汞(HgS)。常夾雜少量土質、有機質及氧化鐵等。

    [功效主治]

     清心鎮驚,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驚,高熱神昏,失眠多夢,癲癇發狂,小兒驚風,視物昏花,口瘡喉痹,瘡瘍腫毒。0.1~0.5g,多入丸散;外用適量。本品有毒,不宜久服。


    *****************************************************************************************



    浙貝母





    [來源]

     百合科(Liliaceae)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鱗莖。初夏植株枯萎時采挖,洗凈。大小分開,大者除去心芽,習稱“大貝”,小者不去心芽,習稱“珠貝”。分別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貝殼粉,吸除擦出的漿汁,干燥;或取鱗莖,大小分開,洗凈,除去心芽,趁鮮切成厚片,洗凈,干燥,習稱“浙貝片”。

    [產地分布]

     主產浙江寧波地區。江蘇、安徽、湖南亦產。多系栽培。

    [藥材特征]

     大貝 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徑2~3.5cm。外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內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質硬脆,斷面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珠貝 為完整的鱗莖,呈扁球形,高1~1.5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略呈腎形,互相抱合,內有小鱗葉2~3枚及干縮的殘莖。

     浙貝片 為鱗莖外層的鱗葉切成的片。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2cm,邊緣表面淡黃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質硬脆,斷面粉白色,富粉性。

    [主要化學成分]

     含甾醇類生物堿,主要為貝母堿(Peimine)約0.1%、去氫貝母堿(Peiminne)及微量的貝母新堿(Peimisine)、貝母芬堿(Peimiphine)、貝母替定堿(peimitidine)、異貝母堿(Isoverticine)、貝母堿甙(Peiminoside)

    [功效主治]

     清熱化痰,開郁散結。用于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心胸郁悶。4.5~9g


      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采挖后,除去泥沙及雜石。

    [產地分布]

      處產湖北、甘肅、四川、安徽、山西等省。

    [藥材特征]

      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板塊狀或不規則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有的半透明。體重,質軟,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無臭,味淡。

    [主要化學成分]

      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

    [功能主治]

      生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煅石膏收濕,生肌,斂瘡,止血。外治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亚洲成人高清av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奶水| 96在线看片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视频图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久久经精品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国产精品午夜精品福利|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乱码视频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精品中文人妻在线不卡|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人妻有码 | 强奷漂亮人妻系列老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jizz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睡熟迷奷系列网站|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国产乱子影视频上线免费观看|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