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環保教育 不妨從踏青開始又是一年春三月,盡管突如其來的“倒春寒”使得這個春天遲遲不見影蹤,但是近幾日的氣溫逐漸回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些許暖意。估計很多年輕的家長們正在躍躍欲試,計劃著不久之后的全家野外踏青活動呢!但是在此教育專家也表示:在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同時,家長們也不妨利用這個時機,從踏青開始,對孩子進行一下環保教育! 大自然的景色變化萬千,在高山流水、綠樹紅花的世界中,孩子所產生的美感以及對美的親近是最直接最生動的。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更容易使孩子萌發環保意識,這個時候家長再輔以適當的引導,一定會使環保概念并根植于孩子心中!
但是,這其中也有需要家長們注意的一點,那就是,在帶孩子走進大自然、進行環保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長特點,即:幼兒環保教育也要注重適齡化,這樣才會對孩子的環保教育起到預期的良好作用。比如3—4歲的孩子,更適合利用自然環境中的事例來實施教育,孩子也更喜歡通過對比的方法來觀察事物的異同;對于4—5歲的孩子,隨著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讓他們根據所看到的現象動腦筋思考,哪些行為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對于5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讓他們行動起來,做一個小小的環保志愿者。這樣循序漸進的環保教育,可以讓孩子輕松接受每一階段家長傳播的環保理念,從而逐步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同時,在野外踏青歸來以后,家長還可以帶領孩子進行DIY創意,利用家中的廢棄物來制作大自然中見到的事物,比如,可以指導小寶寶用利用不同顏色的塑料瓶,制作成花朵、樹葉等不同形狀的小工藝品,這樣既可以鍛煉寶寶動手能力和記憶力,又進一步培養了孩子的環保意識,還能夠廢物再利用,一舉多得。 另外,由于孩子會對富有童趣的影像以及書籍感興趣,如果家長沒有足夠多的機會帶孩子去野外踏青的話,那么,選擇自然博物館以及一些含有與環保內容相關的書籍、動畫片或電視節目來完成對孩子的環保教育。例如,布奇樂樂園4—5歲讀本中的《地球,你好》,就通過讓孩子將夜空中的小星星涂上顏色、幾大行星擬人化的自我介紹、以及通過家長的配合的小手工制作來理解地球與月亮河太陽之間的關系等方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探索周圍的世界,理解人與自然、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必要所在。 青山綠水,大自然用無聲的語言給人以熏陶和教育。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在從我們自身做起的同時,也要不失時機的對孩子進行適齡化的環保教育,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共同致力于環境保護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