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項立剛,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長期觀察、研究中國it業和通信業,對于電信業的發展、電信管制政策、電信業的發展趨勢、sp產業的發展策略、 3g技術和業務都有深入研究。熟悉通信業的組織結構、運作模式,了解通信技術發展歷程,對通信業新技術有全面了解。經常對通信業熱點問題有獨到見解,首先提出了移動信息網理論,是我國第五媒體最早理論聯系實踐的研究者,被多家雜志和網站聘為專欄作家。任多個網站和增值業務提供商戰略顧問。曾被媒體評為“燕京大寫手”“最佳產業推動者”“影響中國it業top100人物”“影響中國手機產業100人”等。《通信世界》周刊創始人,曾任《通信世界》雜志社社長兼總編。2007年創辦中國通信業專業門戶cctime飛象網,現任cctime飛象網CEO。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兼職教授。 系安徽蕪湖人,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碩士。聯系電話:15710008163 )
“手機上網”和“手機聯網”有什么不同,可能對于一般人而言,不過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沒有什么太多不同,但是對于一個經常使用手機,使用各種3G業務的人而言,“手機上網”和“手機聯網”是兩個完全不的東西,它給用戶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用戶體驗。理解了“手機上網”和“手機聯網”的不同,也是做好3G業務與應用的一個基礎。
何謂“手機上網”?就是通過手機,使用一個瀏覽器,訪問某個互聯網的網頁。說白了,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上網。這個上網的體系里,少不了這樣幾個東西,終端(電腦或是手機)、瀏覽器、網頁。我們大家都熟悉了這樣的感覺。 而“手機聯網”卻是和上網體驗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雖然手機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終端,但是用戶的應用不再用一個通用的瀏覽器,而是用客戶端的形式是直接地打開這個業務,也不再需要訪問某一個網站和網頁,它只要到數據庫里取數據就可以。 用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子,比如我們要查今天的天氣,“手機上網”是打開瀏覽器,上網,訪問某一個網站,找到這個網站的天氣預報的欄目,然后看到你想看到的天氣信息。而“手機聯網”就是直接點開你手機天氣預報這個應用,然后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用天氣預報了。 “手機聯網”和“手機上網”相比,它有其自身的特點: 1.“手機聯網”更方便、速度更快。手機上網必須打開通用的瀏覽器,必須連上網,打開某個網頁才能看到界面數據,它的速度較慢,而且需要記者住某個網址,或是在收藏夾中找到某個網頁。手機聯網通過客戶端,根本不需要記者網址,使用更加方便。 2.“手機聯網”呈現的效果會更好。因為手機聯網是為手機專門做了適配的客戶端,這些客戶端都是為某款手機適配的,所以打開時,效果會非常好。而手機上網是采用的通用的瀏覽器,去訪問某一個網頁,這個網頁沒有可能為不同的手機做適配,所以除了極少數的手機,用手機訪問web網頁,顯示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而就是訪問wap網頁,不是折行就是留有大量的空白。感覺非常不同。 3.“手機上網”需要大量的流量,而“手機聯網”流量較少。我們都知道去訪問一個網頁,是需要把這個網頁所有數據,包括這個網頁的背景、框架等都下載下來,這就需要大量的流量。以現在一個代表的新聞網站為例,web首頁,打開需要4M左右的流量,而wap也需要20K左右的流量。手機聯網,某個客戶端是把基礎的東西,象背景、框架都做到手機里了,只要聯網更新數據就可以,一般一次5K左右就可以。 對于使用智能手機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一個越來越明顯的感覺,不會使用瀏覽器,到處找自己想要的內容,而是有5-10個自己最喜歡的,最熟悉的應用,使用時,直接打開就可以,瀏覽器當然也需要,那是想尋找一些新東西的工具,平時,不是通過瀏覽器“上網”,而是打開某個應用,直接使用,這個過程有一個悄悄地“聯網”過程,也是需要訪問某個數據庫,但是對用戶而言,這個網的網址是什么?他是完全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應用。 3G的應用,將不是一個用戶主動“上網”的時代,而是一個用時,悄悄的“聯網”的時代,這種感覺,會在使用中,越來越明顯。也是3G業務應用開發需要認真研究,需要關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