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輔佐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師幫助學生去發現意義,而不是一言堂或控制所有的課堂活動。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地位,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相應的教學設計策略: ①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②創設“情境”幫助和促使學生實現意義建構。 ③組織和促進“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④創設條件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