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喝水。
經過這么幾次折騰,小許雖然不覺得完全是自己無能,一半是運氣的關系,可是對他的打擊還是很大的。有一段時間,他幾乎有些覺得自己真不是那塊料了。 對許家的打擊更不小。這幾次"創業",小許起碼敗了家里五十萬,許家的家庭經濟也緊張起來了。靠著鞋店,借款和會錢東挪西湊還勉強能應付,可已經比較吃力了。許媽媽的情緒也明顯不好起來。 屋漏偏遭連夜雨,這時候,小許的女朋友竟然跑了。先是人不見了,再打電話也不接,就這么消失了。小許帶著禮物去她家找,她家大門緊鎖,沒有一個人。那時的小許實在不象是個有出息的人,女友的選擇不難理解。小許屢次創業失敗仍不好好工作,許媽媽因為家庭經濟緊張更加的嘮叨,都讓她看不見這個家的前途,看不見她和小許的前途。又不好明說,就以失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了。這城市雖不大,可是,如果她成心躲著小許,小許要找到她還是很難的。他只找了她一次,沒有第二次去她家。他心里也明白了,找到她又如何呢?已經沒有必要了。 更糟糕的是,許家的鞋店生意也有了麻煩。本來,他家的生意是附近數一數二的。可是慢慢就發現,店面房的房租越來越高,附近規模經營的大鞋店也越開越多,許家的鞋店就有點吃不消了。想要應對,就得擴大門面經營,可是那又需要不少錢。讓小許這么折騰幾次,他家已經無力再借很多錢了。所以,他家的鞋店生意竟然逐漸萎縮,勢頭很不好。 許媽媽終于坐不下去了。因為和我媽比較熟,她求到我家頭上來了。許媽媽跟我媽說,實在是沒辦法了,讓小許去你家廠子上班吧,給他安排一個好點的適合他的工作。 看在多年鄰居的份上,我媽這個忙還是會幫的。跟我爸一商量,就讓小許去我爸廠里干銷售。 我爸一共管兩家工廠,其中一家生產玻璃幕墻緊固件,是一種鋼鐵制的銀光閃閃的東西,防止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松脫掉落。另一家工廠生產涂料,不是家用的,而是一種涂在鋼鐵薄卷板上,既防止生銹又美觀的涂料。兩家工廠管理其實是一套班子,連銷售部門也是同一伙人。 銷售部約有二三十人,各人分區負責一塊地區的產品銷售。分給小許的是上海周邊地區,主要跑緊固件。 小許開始跑銷售了。我爸最初有些不以為然,因為發現他的差旅費花得太厲害了。廠里銷售人員一開始的底薪并不高,主要靠業績提成。差旅費的報銷有制度,得事后按收據報銷。跑出去一次,一般預支差旅費在五千到一萬之間,有借有還,才能再借不難。據許媽媽說,那段時間,小許常常跟家里拿錢,他跑得多,花得也多,預支的差旅費不夠用,只好抽許媽媽鞋店的"血液",害得許媽媽差點沒錢進貨! 但很快我爸就有些吃驚了。沒多長時間,小許就在那些銷售人員里業績名列前茅!我問爸爸,他怎么突然那么本事了?我爸說,這小子,運氣吧。我也就這么聽著。現在想想,這不是運氣能解釋的。 小許跑銷售是用了很多錢,但是值得。預支了廠里的錢,還抽走鞋店的錢,但他跑銷售進入良性循環以后,這都不是問題。拉來不少生意后,情況很快就改觀了。他開始可以給家里錢了,而不是老賠家里的錢!許媽媽可以用他賺的錢去進貨了,一進一出,天翻地覆啊,把許媽媽樂的。所以,關鍵還是跑銷售要有辦法。 也許是小許知道不能再失敗了,他非常努力地干。客戶催貨,他半夜給加班生產產品的工人陪笑臉買宵夜。那些鋼鐵制品很重,半夜也沒搬運工人,他就自己一件件全搬車上去,立刻自己開車送貨。很快,小許就是廠里的銷售冠軍了。我爸的銷售人員,有不少外地大學生,都比不過他。小許干銷售主意很多,很有一套。我問爸爸他有什么絕招,能做到廠里第一,爸爸只說是運氣。我猜啊,是不是有請客人喝花酒這樣的事?所以花錢那么多?這些事我不懂的,有沒有懂銷售的來說說? 我媽跟許媽媽說,這小許真不錯啊,還真是有一套啊。許媽媽說,其實,小許干上銷售后很愛學習。他的床頭擺了很多書,關于銷售啊成功啊等等。看來他是書本和實際相結合,愛學習,還用得上,所以進步快。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這工作合他的脾氣。小許喜歡自由自在,不喜歡按部就班上班下班,喜歡帶些不確定性的工作,不喜歡重復勞動。他生產產品也許缺乏眼光,圓規生意的失敗證明了這一點,可是跑銷售待人接物卻正是他的強項。怎么做事可以有多種方式,但做適合自己的事最重要。 小許跑銷售過了一年后,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意。在跑銷售的過程中,小許發展了一些關系不錯的客戶。那些客戶是建筑行業的,知道不少行業機會,主動建議他接別的工程。比如,做成型樓梯扶手,就是把樓梯先在自己的工廠里,按客戶要求設計生產出來了,然后搬去客戶的大樓安裝。不管什么高樓大廈有了多高級的電梯,這樓梯扶手還是一定需要的吧?小許就決定做成型樓梯扶手生意。 熟悉了某一行,里面的機會就會看得很清看出很多。很快,小許的扶手生意做成連鎖了。他在江浙滬一帶城市規劃布局,設立了很多代理處,統一生產銷售。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了真正的老板。他的公司做扶手生意,也代理銷售我爸廠子的產品。他在我爸廠里銷售工作一直沒有辭去,不過,我爸主動把跟他的關系從銷售人員改成了代理商,大家平起平坐了。如今小許的生意規模已經比我爸還要大不少了。 小許發達了,許媽媽笑臉常開了。很快,兒媳婦有了,孫子也有了。我們小許的故事也大團圓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后一蹶不振才是真正的失敗。小許從一個盲目的心太急的創業小青年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做大事的老板。經過了太多的曲折,他還是成功了。那是因為他沒有放棄,終于在能發揮自己優點的工作里找到了機會。也是因為,創業一直是他腦子里的一根弦。 創業的意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業的機會和最終的成果。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我爸給他了這次機會。可是,要知道,我爸工廠里的銷售人員并不少,包括一些外地的大學生,他們也年輕,他們也渴望成功,機會是均等的。但這么些年了,小許比他們晚進去,已經因為這個機會成功了,他們還是廠里的銷售。為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