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的英文名稱為Agate,瑪瑙化學成分為SiO2;可含有Fe Al Ti Mn V等元素,呈現出各種顏色,呈同心圓狀和規則的條帶狀,可分為纏絲瑪瑙,條紋瑪瑙,苔紋瑪瑙,火瑪瑙,縞瑪瑙等。其中紅瑪瑙是各色瑪瑙的上品,故在《格古要論》中有“瑪瑙無紅一世窮”之說。 來自希臘文的拉丁字。
俗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寶石界將其中具有同心層狀和不規則紋帶、纏絲構造的隱晶質塊體石英稱瑪瑙。組成瑪瑙的細小礦物除玉髓外,有時也見少量蛋白石或隱晶質微粒狀石英。嚴格地說,沒有紋帶花紋的特征,不能稱瑪瑙,只能稱玉髓。現今市場上一些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也稱為“瑪瑙”。瑪瑙是自然界中分布較廣、質地堅韌、色澤艷麗、文飾美觀的玉石之一。瑪瑙是玉雕中的一大品種,用量很大,有用紅色為主,巧妙襯以其它顏色和紋理,使瑪瑙特點突出。也有用其它色為主,以各色襯托,效果也很顯著。技藝高超的玉雕大師們應用不平凡的身手,可以使普通的瑪瑙,躍升成為寶貴的藝術珍品。礦物學名叫玉髓。古人把紅色的瑪瑙稱為赤玉,或稱為“瓊”。瑪瑙多玉色,所以叫赤玉。 1.紅瑪瑙 紅色的瑪瑙,即古代的赤玉。紅瑪瑙中有東紅瑪瑙和西紅瑪瑙之分。前者是指天然含鐵的瑪瑙經加熱處理后形成的紅瑪瑙,又稱“燒紅瑪瑙”,其中包括鮮紅色,橙紅色。東紅瑪瑙一名,因早年這種瑪瑙來自日本,故而得名。后者是指天然的紅色瑪瑙,其中有暗紅色者,也有艷紅色者,中國古代出土的瑪瑙均屬西紅瑪瑙,這種瑪瑙多來自西方,故而得名。 2. 藍瑪瑙 指藍色或藍白色相間的瑪瑙。這是一種顏色十分美麗的瑪瑙,塊度大者是玉雕的好料。優質者顏色深藍。次者顏色淺淡。藍白相間者也十分美麗,當有細紋帶構造時,則屬于纏絲瑪瑙中的品種。目前中國市場上產的藍瑪瑙制品,多半由人工染色而成,其色濃均,易與天然者區分。 3.紫瑪瑙 紫色瑪瑙。多呈單一的紫色,優質者顏色如同紫晶,而且光亮。次者色淡,或不夠光亮,俗稱“悶”。紫瑪瑙在自然界不多見,亦有染色。 古代的瑪瑙既有來自西域、印度、波斯、康國、日本等國的貢品,也有產自我國內陸的。如東北扶余和挹婁,前者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后者為民族名,生活在長白山北,松花江、黑龍江下游,這里自古以出“赤石”享名(見《后漢書?東夷傳》)。此外蔚州(今蔚縣)九空山和宣府(宣化)、四角山(見《天工開物》),甘肅和寧夏一帶(見《博物要覽》),陜西延安府神木和府谷地區(見《廣輿記》),汝州赤嶺鎮(見《宋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見《博白縣志》),南京雨花臺(見《珍玩續考》)等地,均產有瑪瑙。現今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西北、華北、東北以及西南、華南許多地區都探明有瑪瑙的產地。古今中外,因為瑪瑙產地眾多,所以鑒定出土瑪瑙的玉料來源就不那末容易了。如著名的唐代獸首瑪瑙杯,其玉料來源就搞不清楚。 古代傳說瑪瑙是由所謂"鬼血"凝結而成的,也只是傳說而已。瑪瑙由于紋帶美麗,自古就被人們飾用。出土玉器中,常見成串的瑪瑙珠,以項飾為多。
(1)顏色:真瑪瑙色澤鮮明光亮,假瑪瑙的色和光均差一些,二者對比較為明顯。天然紅瑪瑙顏色分明,條帶十分明顯,仔細觀察,在紅色條帶處可見密集排列的細小紅色斑點。用石料仿制的假瑪瑙煙壺,多數在底部呈花瓣形花紋,絡成“菊花底”;而染色藍瑪瑙顏色艷麗、均一,給人一種假的感覺。
(3)工藝質量:優質高瑪瑙的生產工藝嚴格且先進,故表面光亮度好,鑲嵌牢固、周正,無劃痕、裂紋。 (4)級別:水膽瑪瑙是瑪瑙中最為珍貴的品種,特征是瑪瑙中有封閉的空洞其中含有水。 各種級別的瑪瑙,都以紅、藍、紫、粉紅為最好,并且要求透明、無雜質、無沙心、無裂紋;其中,塊重4.5公斤以上者為特級,1.5公斤以上者為一級,0.5-1.5公斤加工染色的。自然色主要有紅色、琥珀色和白色。其中,以紅色為最好。市面上出售的藍色、紫色的瑪瑙首飾不是本色,是經過加工后染上的,用幾年后會出現退色。經染色的瑪瑙大都是自然雜色,不易直接加工成首飾。
圖片: 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