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每分鐘會呼吸15到25次,雖然您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進行鍛煉時,您的呼吸速率會加快,同樣,您也沒有想過要這樣做。而且您的呼吸如此有規律,所以很容易不把肺當回事。但您試試看,您甚至無法讓自己不呼吸! 肺是非常復雜的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獲得身體所需的氣體、排除二氧化碳,并將其交換為身體可利用的氧氣。 本文將詳細介紹肺的結構功能,以及肺如何保持身體細胞的氧氣供應并排出二氧化碳廢氣。還會談到一些造成呼吸困難和肺功能衰竭的相關病癥和疾病。此外,本文還將說明您為何無法長時間屏住呼吸,以及為何會咳嗽或打嗝。
肺位于胸廓圍成的胸腔內(圖1),由海綿狀、彈性組織構成,這類組織可隨呼吸伸展和收縮。而將空氣導入肺部的氣道(氣管和支氣管)則由平滑肌和軟骨構成,可收縮和擴張。肺和氣道共同配合,吸入含氧豐富的新鮮空氣,并將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排出體外。它們同時也幫助調節血液的酸堿度(即pH值)。
吸氣時,橫隔膜和肋間肌(即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并擴張胸腔。擴張使胸腔內的壓力降低,而且低于外界氣壓。于是空氣就會沿氣道(由高壓向低壓)流入人體內,充滿肺部。呼氣時,橫隔膜和肋間肌舒張,胸腔變小。胸腔容積減少致使胸腔內壓力升高,并且高于外界氣壓。此時,空氣由肺部(高壓)沿氣道流出體外進入外界空氣(低壓)。人每次呼吸都會重復此循環過程。
人通過鼻孔或嘴巴呼吸空氣時,空氣經會厭進入氣管。再繼續沿氣管下行,穿過喉部的聲帶,抵達支氣管。經由支氣管,空氣分別進入左右兩肺。然后,空氣沿著越分越細的支氣管最終進入肺泡。
空氣到肺泡后的情況 由于每個氣囊內氧氣的濃度都很高,因此氧氣會透過或經肺泡膜擴散進入肺毛細血管。在毛細血管的起始處,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攜帶著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氣(圖2)。血紅蛋白會與氧氣結合并釋放出二氧化碳。同時,溶于肺毛細血管血液內的碳酸氫鈉也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由于肺毛細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較高,因此二氧化碳會脫離血液,穿過肺泡膜進入氣囊。這一氣體交換過程非常迅速(僅幾分之一秒)。人呼氣時,二氧化碳會離開肺泡,含氧豐富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因此,呼吸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肺泡內的氧氣含量高而二氧化碳含量低,從而保證氣體交換正常進行!
您不必費神考慮呼吸問題,因為身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會監控您的呼吸,就象它監控身體的許多其他功能一樣。若您試著屏住呼吸,身體也會否決這種行為,并迫使您松開口重新開始呼吸。控制呼吸速率的呼吸中樞位于腦干或延髓內。這些中樞神經細胞會自動向橫膈膜和肋間肌發送信號,使二者以一定的規律收縮和舒張。但是,呼吸中樞的活動也會受以下這些因素影響:
所有這些因素中,血液和CSF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最強,氧氣濃度的影響次之。 有時,呼吸中樞暫時出錯而向橫膈膜發送多余的脈沖信號。這會造成橫膈膜意外收縮(即打嗝)。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未出生的嬰兒身上;很多懷孕婦女常感到肚子里的嬰孩在打嗝。盡管嬰兒還未真正呼吸過空氣,但其正在發育的大腦內的呼吸中樞與成人呼吸中樞的功能完全相同。 有很多常見病癥可影響肺的功能。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最常見的病癥。肺部疾病或病癥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會造成呼吸困難,另一類會損害肺部進行二氧化碳與氧氣交換的能力。
下列疾病或病癥可影響呼吸機能:
以下疾病或病癥可極大地削弱或阻礙氣體交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