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在日軍分化下,楊靖宇的抗聯第1軍逐漸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趙俊清:一開始歸屯的時候,群眾這些保甲長還都對抗日,還挺有認識的,還挺支持抗日的,給抗日聯軍提供糧食啊,提供布匹呀,提供油啊,就吃的油啊等等。那么以后這些人被揭發了以后,因為日本人統治是非常嚴酷的,就是寧安的東京城這塊,一共有十九個保甲長,結果呢都被逮捕了是不,完了有的被殺害了。就是因為他們的替抗聯籌集軍糧,給抗聯辦事。 衣食窘困下 遭受叛變 解說:由于日軍利誘和不堪艱苦的生活,1937年至1938年間,楊靖宇抗聯第1軍的軍需部長胡國臣,和政治部主任安光勛相繼叛變投敵,兩人向日本人進言,要消滅楊靖宇,必先除掉抗聯第1軍的1師。 劉善業:1軍1師的師長程斌,那是楊靖宇的左膀右臂,而且這個人抗日很堅決,也非常能打仗也很有威望,但是這個人反過來也很孝順。他有一個母親,他說你只要把他母親抓來,他就會投過來。 解說:1938年5月,已投敵的原軍需部長胡國臣,帶著日本人來到了程斌的家里。 劉善業:當時程斌就說了,他說大家也看到這個情況了,日本人圍剿的非常緊。這個公路已經修到山上了,咱們現在的處境是越來越困難,我已經為國盡過忠了,我母親和我哥哥被抓去了,我現在我得要盡孝了。 解云清(遼寧大四平鄉村民):他們去搜了三回啊,頭兩回呀,也挺認真的就不降啊,也不想。后來他大哥說,你看咱們這三十多口的老的老小的小,你也要不降,咱們這三十多口家不就都完了嗎。 樸春姬:程斌的姥姥,知道程斌叛變的事實之后呢,很是生氣。后來他的媽媽呢,也不認這個兒子了。他的姥姥呢也說,我生著不用賊養,我死了不用賊葬。 解說:程斌投敵后,因熟悉楊靖宇的行蹤和戰術,被日本人用來專門對付楊靖宇,當時程斌帶人將抗聯第一軍用來存放糧食、彈藥等物資的七十個秘密營地破壞殆盡,并帶領由抗聯叛徒組成的挺進隊,死死咬住楊靖宇的部隊,使抗聯第一軍陷入既無補給,又無法喘息的危險境地。 劉善業:程斌沒叛變之前吧,盡管他這個日本軍隊的這個力量非常強大,但是他到晚上他就不敢進林子,你這一晚上你上外邊空地休息,我這一晚上我躥林子我能走很遠,你根本找不著我。但等到程斌叛變以后,白天日本人打,晚上呢程斌追。 解說:面對叛徒迭出和部隊密營頻遭破壞,楊靖宇不得不將部隊化整為零,以機動靈活與日軍周旋。1940年前后,面對不利局面,一些抗聯武裝,在與蘇聯遠東邊防軍協商后,先后退入蘇聯整訓,有人勸楊靖宇,也將部隊轉移到蘇聯躲一躲,楊靖宇言,我們是東北抗日聯軍,你跑到蘇聯去還叫什么抗日聯軍。 后來又有人提出,把司令部藏到長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去。楊靖宇說,抗日抗日,體到長白山里貓起來,這叫什么抗日,一些老戰士回憶,楊靖宇的聲音非常大“嗷嗷”的。 劉善業:楊靖宇后來就說,他說我們在當地堅持吧,老百姓心目中就有一桿抗日的大旗,如果我們走了那這個大旗就倒了。我們用那么多戰士和干部的鮮血,開辟了這一片游擊區非常艱難,如果我們走了以后再回來,那我們再開辟這個游擊區,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他說我堅決不能走。 陳曉楠:1940年是楊靖宇從河南來到東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