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世博會誕生了一個半世紀了,過程當中絕對不是一帆風順,既受過財務危機的困擾,也遇見過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像第一屆倫敦世博會的主體建筑水晶宮,在世博會結束之后的1936年,意外地被焚毀了。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突發的洪水,沖垮了世博的工程建設,隨后的霍亂則是釀造了2855個人死亡的悲劇。 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會,12個小時的暴風雪破壞了開幕式。2010年世博會終于來到了中國,上海世博會的圓滿開幕和運行,雖然說預示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呢這和世博園區的嚴密安保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來保障世博會的順利進行呢?為此我們也走訪了上海世博會的安保部門。為您來揭秘世博的安保策略和所需要面臨的挑戰。 解說:用“固若金湯”來描述上海世博會的安保系統十分貼切,從2010年4月10日上海市安保系統的全面啟動,到世博園開園至今,世博安保系統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上海世博會歷時184天,預計迎來7000萬以上的有客,開園至今累計參觀人數達到了3061萬人次,并且已有百位各國國家領導人出席,那么如此繁重的安保任務,是如何做到固若金湯的呢? 張學兵局長(上海市市長助理、市公安局黨委書記):我們在(上海市)街面上,每天保持了5000多個警力進行巡邏。同時呢,我們給每個民警,都發放了移動的監控系統,我們還有很多視頻探頭,對重要的場所進行監控。那么這種視頻巡邏發現問題以后,及時和街面的警察進行聯系。那么在世博園區里面呢,我們也有我們的安保人員, 我們還有一批志愿者,一起參加我們的安保工作。應該說是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群防群治的這么一種局面。 解說:為實現總體要求,面積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其安保措施的地理縱深,遠達上千公里之外。整個世博園區設置了兩道圍欄,外圍是電子圍欄,有防盜、報警的作用。內部則設置了紅外線圍欄,在每一個安檢口都設置了X光機、安檢門、手持檢測儀等安檢設施。此外對人員和車輛通過的安檢口,都有防生化的檢察設施,看似復雜的安保程序,卻不影響安檢效率。游客真正接受安檢的時間,僅需18秒。每小時大約有將近20萬人,可以進入世博園區。 上海有一個應急聯動中心,以公安作為平臺,然后全市的水、電、煤氣,這些有關的民生部門,再加上的我們的消防部門,都在一個武力位置上進行反攻。110一接進來,我們保證3分鐘能夠到達出事地點。城鄉結合部呢,5分鐘也能到達。 楊娟:1992年的塞維利亞世博會,預計游客是3600萬人次,但是實際上呢,超過了有4180萬人次,游客要排6個小時的隊,才能乘上交通工具。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使用晚間門票的游客數量,占到了大約20%,緩解了白天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2005年的愛知世博會,則是呢用預約的方法,來減少排隊時間。2008年的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恰逢是盛夏,排隊等候區就特地設置了遮陽傘和噴霧降溫的設施。飲水口也隨處可見,可見世博會雖然說魅力無限。但是呢,龐大的人流壓力,的確是每一屆世界杯都要面臨到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期待,上海能夠做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