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雨霽天池生意足,花間誰詠采蓮曲。舟浮十里芰荷香,歌發一聲山水綠。春曖魚拋水面綸,晚晴鷺立波心玉??巯蠚w載月黃昏,直至更深不假燭。 ——唐·韋皋《天池晚棹》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向佛虔敬,智勇無敵;擅長詩書;精通音律;情接兩世,百代傳奇。這些詞語用在韋皋身上,一點也不為過。用現在的話講,韋皋是難得一見的 高素質全才。今天的教育這么發達,也很難培養出來這樣的完人,韋皋的通才顯然跟專門教育無關,只能歸功于上天造就異稟了。韋皋是中唐德宗 時期的人物,他出生的時候就非常神奇。史書記載,他出生滿一個月的時候,家里擺宴席,請了很多高僧來為小寶寶祈福祝壽。有一個容貌丑陋的胡僧并沒有受到邀 請,也上門吃白食,結果受到冷遇。但是在韋皋的母親叫乳母抱出嬰兒、讓群僧祝壽的時候,胡僧卻對小寶寶說了一句:“別來無恙么?”說來也奇,小韋皋似乎聽 懂了胡僧的話一般,直對著他笑,大家于是都非常驚異。在韋皋母親的一再追問之下,這個胡僧才說韋皋是諸葛武侯的轉世,以后要庇護蜀地的。此后韋皋的發展果 然如這個胡僧所言,可以說從出生時他就被套上了一個神異的光環。 出身少挽郎 韋皋的祖先在北周朝和隋朝都曾有過功勛,在當時而言他的家族算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中的一員。唐代雖然科舉制度已經大行,但是門閥等級制度依然有很深的根基。在家族 的馀蔭下,韋皋沒有像當時普通讀書人那般皓首窮經地擠那座獨木橋,而是順利踏入了仕途,被任命為建陵挽郎。這個挽郎是個什么官職呢?就是給皇帝出殯時牽引 靈柩唱挽歌的人,相當于現代的職業哭喪人。當然能跟皇帝牽扯到一起身份便絕然不同。在中國古代,這種挽郎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入選的,首先必須名聲嘉美、英俊可愛、博通諸藝、富于才情,此外還得需要有良好的出身。當年南朝宋武帝駕崩之后選了一百二十個挽郎,號稱均為“一時俊彥”。當帝王或宗室的靈車駕行在道路之上時,牽引靈車之人引吭高歌,其馀挽郎分列于靈車兩旁相和,歌聲肅穆壯美,此情此景簡直如同西方教堂少年音樂唱詩班般神圣。韋皋當的是 建陵挽郎,建陵是唐肅宗李亨的陵墓,因此他初入仕途便是以肅宗皇帝哭喪人的身份而登上歷史舞臺的。肅宗皇帝在唐朝歷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君主,他在盛唐之 時當的太子,安史之亂之時當上皇帝,才能平平,雖然靠著盛唐的底子將叛亂平息,卻給后人留下無窮的隱患。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葬禮上替他抬棺哭喪的 俊俏少年后來成長為一員難得的名將,竟會是帝國西南的擎天一柱。挽郎的甄選如此之嚴格,被選上的人自然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可以說立刻便有 了國家重點培養的后備干部身份,當時被稱為“選人”。治喪一結束,挽郎的檔案材料便會馬上由禮部移交吏部,轉入分配工作和提拔當官的程序。換句話講,被選上挽郎,就意味著能當官。與科第或薦舉相比,挽郎入仕的年齡非常之低。十八九歲就中進士在歷史上罕聞,十三四歲選上挽郎的卻不稀罕,因為挽郎的選拔對象就 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比如唐代的贈太洲刺史楊志誠,年僅十三,逢上唐太宗李世民逝世,被選為挽郎,治喪結束就被授予了潞王典簽,也就是潞王府辦公室主任的職務,從此就是吃俸祿的“國家干部”了。按這樣的年資熬下去,只要不犯大錯誤,每三年一次考核,加階提職一次,二十歲出頭便可進五品以上的高干行列,這對科舉出身的官員來說可謂是難以想象的鴻運。由于挽郎被選上以后得官容易,初任年歲既小,每次授官人數比選取進士還多。尤其挽郎的入選并非全 看真才實學,家世、相貌、才情等均需要考慮,這自然引起靠科舉得官者的不滿。在他們眼里這都是屬于歪門邪道,不是真本事。武則天當政時,就有人上疏稱: “今貴戚子弟,例早求官?;螨f齔之年,已腰銀艾;或童卯之歲,已襲朱紫。千牛,輦腳之徒……少仕則廢學,輕試則無才,于其一流,良可惜也(《通典》卷十 七)。”所謂“輦腳之徒”,就指挽郎。為此,也有極少數想爭氣的官僚子弟,不愿意被人說是靠抬棺材起家,即使選上了挽郎,也寧肯放棄入仕機遇。如武則天的 名相姚崇,本名元崇,就曾被選為親王李弘的挽郎,事后卻未去吏部注冊,而是改名姚崇參加科舉,一舉得中。就好像被名牌大學內定保送之后死活不去,硬是要參加高考測試自己的真本事一樣。不過像姚崇這種“戇大”畢竟很少,何況皇帝皇后或太子親王“一腳去”的這種事,也不是經常能遇上的。因此, 每有這類訃聞傳出,去禮部報名爭當挽郎的少年幾乎都要“打破頭”。畢竟僧多粥少、競爭激烈,其群情踴躍之處甚至不會遜色于今日之人才市場。人一多當然免不 了有遞條子、打招呼、開后門一類的貓膩發生了。以一首“少小離家老大回”名垂后世的唐朝大詩人賀知章,就曾卷入過這種糾紛。開元年間,玄宗的弟弟祈王李業 死了,官任禮部侍郎的賀知章正好負責挑選挽郎。這位老兄趁機大收賄賂,入選的人當然不可能都是一時俊彥了。名單公布后,果然群情激奮,被淘汰的人都說不 公,相約跑到禮部“上訪”,威脅說要揍這個姓賀的。吏員們只得把禮部大門緊閉,上訪者們進不去就圍在衙門外高聲叫罵,一旁不少看熱鬧的也跟著起哄。賀知章 一看事情搞大了,當然得想辦法解決。這位仁兄在禮部的衙門圍墻上端了個梯子爬上去,趴在墻頭上叫:“諸君且散,見說寧王亦甚慘淡矣!”什么意思?就是: “各位先生暫且回家去,聽說寧王(唐玄宗的大哥李憲)的情形也已經很危急了。”言下之意,這一次各位雖然未能選上,可是眼看就要為寧王治喪了,不是還有機 會嗎?結果人家想想也對,還真散去了??墒沁@位賀知章口中似乎命不久矣的寧王雖然當時身體不太好,但也熬了九年之后才去世,那些被騙回家的挽郎候選人明白 上當之后也只能徒呼奈何了。話說回來,韋皋當然不用走什么后門,他的各項指標均極其優秀,看他之后自己作了《南詔奉圣樂》,還修改了驃國 的國樂,就知道他在音樂上的造詣是多么深了。因此也就順順利利地當上了挽郎,并很快就被派往華州當參軍,職權是輔佐州刺史處理州務,算是一個挺有實權的官 職了。因為干得不錯,又被升為使府的監察御史。這監察御史可是個相當熱門的職位,往往能直接當上宰相而不需要再在其他職位上進行歷練。以現在的觀點看,韋 皋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精英人才。就在韋皋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整個帝國的上空卻開始漸漸黑云密布,一場狂風暴雨又將降臨這個歷經浩劫沒有多久的帝國之上。這場震動整個帝國的大地震最終完全改變了韋皋的命運。 展露亂世家 當時朝中有個大奸相,叫盧杞。此人極為陰險毒辣、嫉賢妒能,中國經濟史上著名的財政改革家、兩稅法的創立人楊炎,以及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之一顏真卿 均是被此人暗害而死,可見其能量之大。就在此人當政之時,另一位宰相張鎰被他用詭計給排擠出朝廷,做了鳳翔隴右節度使。不過張鎰臨走時作了一件事,他向皇 帝奏請任命韋皋為營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權知隴右行營留后事。這么一長串的官名看了估計會頭昏眼花,其實韋皋的實際職務就是朝廷的御史,下派到隴右負責 屯田的活。但是隴右的一把手張鎰駐扎在鳳翔(今陜西鳳翔),因此派韋皋暫時負責隴右的軍政要務,說白了在隴右韋皋就是老大。韋皋上任沒多久長安就出了大亂子: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去長安的五千軍隊發生嘩變,居然占領了長安城。亂兵推舉當時在長安的原鳳翔隴右節度使朱泚作了大秦皇帝,德宗則倉惶逃到了奉天(今陜西乾縣)。所謂禍不單行,朱泚的舊部、鳳翔兵馬使李楚琳又把剛上任沒多久的張鎰給干掉了,帶著亂兵投奔朱泚。此時,我們的主角正在隴州 (今陜西隴縣),城里面有個叫牛云光的守將,也是朱泚的舊部,手中有五百兵馬。他看韋皋非常有才干,于是就裝病想引誘其來探望,然后發動兵變,劫持他來呼 應朱泚??上н@個計劃被人泄了密,于是牛云光慌慌張張地帶人逃走。走到半路上,牛云光遇見了朱泚的家僮蘇玉,是被派來給韋皋封官的。他就對牛云光說:“韋皋不過區區一個書生,他能干什么事?你手上有兵根本不用怕他!咱倆一起回隴州,他要是從命倒罷了,要是敢頑抗,你殺他還不是像殺仔豬一樣?”牛云光也是昏了頭,居然被此人的一番言語說動,真的掉頭回軍隴州。韋皋估計也沒料到牛云光居然還敢回來,這時候城內估計兵力不多,也不能硬拼,于是假裝不知道要綁架他的事,在城頭上問牛云光:“之前你不告而別,現在又回來,這是為何呀?”牛云光回道:“之前不知道您的心意,現在我手上有您的新任命,您要高升啦!所以我 就回來,咱們一塊干。”韋皋聽到這里顯得非常高興,于是二話不說就把蘇玉接進了城內,并跪受了朱泚頒發的任命詔書。韋皋是當過挽郎的人, 要哭就哭要笑就笑,演場戲騙騙這兩個蠢才還不是手到擒來?韋皋接受了偽詔之后卻并不將牛云光放進來。他說:“既然我已經接受了詔命,那么你如果沒有別的心 思,就讓手下的兵將們把兵器鎧甲都交出來,不要讓我等心存疑慮。”牛云光完全被韋皋的一番做作給騙了,以為他還真是一個被嚇壞的書生,就把兵器鎧甲全交 了。第二天,韋皋效仿周瑜搞了個臨江會,大擺酒宴,然后在帳幕中埋伏兵卒。正當牛云光等人喝得興高采烈之時他將酒杯一丟,瞬間伏兵四出,把牛云光、蘇玉這 一干人等殺了個一干二凈。這便是韋皋充滿智慧的第一次精彩表演。這個時候的韋皋的形象是什么呢?我想應該是個白面書生吧,因為敵人在了解他的利害之前都是 以“書生”這個詞評價他的。也許這個韋皋還真是帶點諸葛孔明的風采呢。在解決掉了牛云光這一干叛軍之后,朱泚一見此人的確有才能,于是又派使者封韋皋為鳳翔節度使,照樣被韋皋毫不留情地將使者盡數斬殺,僅饒過一人向朱泚通報。他還派遣使者與吐蕃聯絡,讓局勢安穩起來,這樣德宗皇帝才能夠還 都。由于在本次事件中的活躍,韋皋被升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又在貞元初替代張延賞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成為封疆大吏,也應了那個胡僧的語言,成為蜀地的守護者。在蜀地這個舞臺,韋提督開始了他那華麗的征戰生涯。 定軍巴蜀地 熟悉唐朝歷史的都知道,劍南西川節度使并不是一個輕松的職位。蜀地民風強悍,少數民族眾多不說,南面有南詔,西面有吐蕃。天寶戰爭時期,唐軍和南詔的戰爭,總共十八 萬精銳都復沒在這片土地上,以至于宋代得出了唐朝是復滅于西南夷手上的結論。以韋皋所處的位置而言,僅附近云南一地的少數民族就有數十萬,吐蕃入侵常常以 他們為前鋒,這給了唐軍非常大的壓力。吐蕃是大唐開國以來的宿敵,甚至趁唐朝在安史之亂中元氣大傷的情況下派兵一度占據了長安。在這樣一個腹背受敵的地 方,年輕的智將韋皋開始了他的經營。中國歷代推崇的就是斗智而不斗力。韋皋不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莽夫,自然不會干兩面作戰的蠢事。政治能 力極高的他上任之后立馬分清了形勢,確立了對劍南一地有威脅的幾個敵人,并制定了各種不同的應對方法。韋皋首先對境內的東蠻進行安撫,然后于貞元四年(公 元788年)派遣屬下判官崔佐時去南詔國與之盟好,離間南詔與吐蕃的關系。南詔國在臣屬吐蕃的二十馀年之后,又重新向唐朝稱臣納貢。當時吐蕃對唐朝內陸的 入侵一般分為兩條線,一條是通過隴右,一條則是通過西川。從西川這條路進攻唐朝必然要與南詔聯手,此時雖然南詔已經與唐朝盟好稱臣,但是迫于吐蕃的壓力, 并不敢公開與其敵對。貞元四年九月,吐蕃發兵十萬進攻蜀地,命南詔配合攻擊。南昭王被迫發兵屯于瀘北(今四川攀枝花附近),做做樣子。韋 皋一看機會來了,寫了一封書信給南詔王,極力夸獎南昭王歸化唐朝的誠意。他將此信用銀子打造的封函包裝起來,然后故意落入吐蕃手中。吐蕃一看之下當然會懷 疑南詔,因此派遣兩萬兵馬屯扎在會川(今四川會理西),阻擋南詔軍入蜀的必經之路,防范之心顯露無疑。南詔王一看吐蕃對他如此猜忌,大怒,直接帶兵回家。 南詔與吐蕃關系最終完全破裂,真正地倒向唐朝這一邊。吐蕃失去了南詔的幫助后,再想入侵蜀地也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南詔王退軍后,吐蕃分兵四萬攻兩林驃 旁,三萬攻東蠻,七千寇清溪關,五千寇銅山。韋皋以黎州(今四川漢源縣)刺史韋晉等與東蠻連兵防守,利用地利破吐蕃于清溪關(今四川洛縣境內)外。吐蕃失 敗之后并不甘心,又發兵二萬攻打清溪關,一萬攻東蠻。韋皋則命韋晉鎮守要沖城,指揮全軍作戰。又命巂州經略使劉朝彩等出關反擊。在韋皋的指揮下,唐軍努力 奮戰,大破吐蕃軍,獲得了這次防御作戰的全面勝利。吐蕃屢屢入侵,可謂是唐朝的頭號大敵,韋皋當然不是一個只挨打不還手的人,貞元五年 (公元789年),韋皋對吐蕃發動了第一次攻擊作戰。他派遣大將王有道率兩千精兵和東蠻聯手,破吐蕃于臺登(今四川冕寧瀘沽),殺青海大酋乞臧遮遮、臘城 酋悉多楊朱及論東柴等,史書上說“虜墜死崖谷不可計,多獲牛馬鎧裝。遮遮,尚結贊之子,虜貴將悍雄者也;既敗,酋長百馀行哭隨之。悍將已亡,則屯柵以次降 定。”算是為大唐出了一口長安被占領的惡氣,韋皋由此被升為檢校吏部尚書。中國有史以來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一直讓人非常頭疼,民族叛亂簡直 就是家常便飯,韋皋自然也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剛剛安撫了蜀地的幾個少數民族頭目,誰知道還沒過多久,其中一個叫夢沖的就反叛投靠吐蕃。不但如此,還隔絕了 唐朝使者入南詔的道路。韋皋并沒有學他的“前世”諸葛武侯那樣對夢沖七擒七縱、大搞感情攻勢,而是非常干脆地在琵琶川下將他斬首,另立這個部落的二頭目為 首領。從此少數民族紛紛震服,韋皋也將蜀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朝廷筑鹽州城(今寧夏鹽池縣),這座城就 在吐蕃的眼皮底下,吐蕃當然不會看著它就這樣完工。為了保證城池的安全竣工,韋皋又一次主動進攻,攻破吐蕃峨和(今四川松潘疊溪營北60里永鎮橋)、通 鶴、定廉城(今四川阿壩理縣),逾的博嶺,包圍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還把吐蕃的定廉城一把火燒了。吐蕃的南道元帥論莽熱來援 救,也被擊敗,殺傷數千人。于是,鹽州城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順利筑好。到了貞元十三年,韋皋又光復了原來失去的巂州。此時的韋皋對于吐蕃而言,簡直如 同眼中釘肉中刺一般可恨了,大兵壓境、屢屢進攻。不過,韋皋不但進攻是一把好手,防守同樣穩健,吐蕃的進攻連連吃鱉。以上情形持續到貞元 十五年,在這一年,韋皋的分化政策取得了成效,在帝國西南形成了以韋皋為代表的大唐、南詔共同對付吐蕃的局面。邊境上雖然大小沖突不斷,但是在韋皋的領導 下,失敗的一方總是吐蕃。斷斷續續的戰爭在貞元十七年終于形成了一場大戰,鑒于帝國西南形勢越來越不利于吐蕃,吐蕃贊普向北方發動總攻擊,進攻靈、朔二 州,并且攻破麟州。韋皋再一次主動出擊,在帝國西南,他將軍隊分成十路,大舉向吐蕃腹地進攻,真是大膽而又華麗的作戰風格。分散的軍隊并沒有被各個擊破, 反而在一開始就擊破了吐蕃和阿拉伯阿拔斯帝國的聯軍。于是,“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皆降,獲甲二萬首”。這場大規模的戰爭從春天打到秋天,到了十月 份,韋皋已經擊破吐蕃軍隊十六萬,攻下城池七座、軍鎮五座。然后又向維州進攻,將吐蕃的救兵一一擊破,迫使吐蕃贊普襲擊帝國西北方的軍隊回來救援,最后在 維州進行決戰。這次決戰中,韋皋使用誘敵深入的計策,十萬敵軍被殲過半,活捉了敵人的總指揮論莽熱。 功名青史中 韋皋在蜀地二十一年,總共擊破吐蕃軍隊48萬,擒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一千五百,斬首五萬馀級,獲牛羊25萬,收器械630萬。和韋皋同一時代的武將幾 乎無人能出其右,絕對能算得上是不世出的名將。韋皋不但仗打得好,治理國家同樣一把罩。不但將蜀地治理得很好(韋皋死后,蜀人見到他的遺像都會拜祭。), 而且輔佐太子登上皇位,將他的政敵驅逐,最后得封南康郡王。韋皋要是放到現在,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男人,英雄了得。他的人生中也充滿了傳奇 的色彩。當時在蜀地有個名妓叫做薛濤,那時的妓可不同于今天理解的賣身“妓女”,跟日本的藝伎比較接近。薛濤本是官宦人家大小姐,由于父親早逝,為了維持 生計只能拋頭露面以詩樂娛客。韋皋早就聽說了薛濤的才華,就請她應席賦詩。薛濤不假思索立題“謁巫山廟”一詩:“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山色未 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韋皋大加贊賞,于是薛濤就成了帥府??停瑸樗幚硪恍┪? 書上的工作,其實就是女秘書。因為工作出色,韋皋想讓薛濤擔任校書郎的官職。但無奈她身份卑微,只好作罷。雖然未能真正成為校書郎,但是薛濤的才華早就被 大眾所承認。她逝世以后,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由此“女校書”便成為了后世對那些才貌雙全的妓女的最高評價。如大唐開國名將李靖與紅拂女的傳說一般,韋皋傳奇的一生中還有一個兩世姻緣的浪漫故事。這個故事被元代的喬吉改編為元曲《玉簫女兩世姻緣》,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故事大體內容是妓女韓玉簫與窮秀才韋皋相愛,但韓母從中阻撓,趁朝廷掛榜招賢時催逼韋皋進就趕考。韓玉簫思念成疾,自畫一幅影 像并填詞一首,欲寄給韋皋,不久便死去。韋皋中舉之后,因戰功任大元帥,鎮守邊疆,獲息韓玉簫死訊,傷感不已。十八年后韋皋班師回朝路過荊州,在荊州節度使張延賞家宴中見到其女張玉簫,因她與韓玉簫面容相似、名字相同,欲娶之為妻。張延賞怒而責之,韋皋便率兵包圍張府。張玉簫從中勸解,又有韓玉簫母聞訊后出示韓玉簫遺像,被張延賞看到,方知張玉簫是韓玉簫轉世投胎所生。最后由皇帝親自調解,韋皋與張玉簫結為夫婦。而韋皋本人真的有一首憶玉簫的詩,似乎印證了傳說中他與侍妾玉簫之間的真情,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韋皋的另一件千古不朽之事,是繼前人自己捐款50萬,完成了樂山大佛的修鑿,并撰寫碑文銘記樂山大佛的修建過程,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來源 中華網 文字有部分增刪修改)
來自: 水晶琴 > 《中華人物—文臣武將》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名臣名將】大唐西川節度使韋皋的傳奇人生
有個相貌古怪的胡僧對韋皋說:“別來無恙乎?”襁褓中的嬰兒竟然沖著胡僧咧嘴一笑,韋家人十分驚訝,追問胡僧道:“這孩子出生才滿月,...
中唐韋皋:名將風流鎮西蜀
中唐韋皋:名將風流鎮西蜀。次年,韋皋奉詔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張延賞。”回想起當面岳父主仆對自己的無禮,韋皋故意“改易姓名,...
胡僧:此兒為孔明轉世!長大后果然鎮守四川21年,斬殺吐蕃無數
長大后果然鎮守四川21年,斬殺吐蕃無數.貞元九年,為保衛鹽州城,韋皋又一次主動進攻,攻破吐蕃峨和、通鶴、定廉城等多座城,還把定廉城...
《大唐孔雀》第二卷第一章 | 蜀中第一人
公元785年,德宗召回原劍南西川節度使張延賞,也就是韋皋的老丈人,任韋皋為新任節度使,怡值40歲的韋皋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機。士紳家里有...
唐中期有名的智將,人稱武侯轉世,治蜀二十年,深受百姓愛戴
韋皋被升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又在貞元初,替代張延賞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成為了封疆大吏,也應了那個胡僧的語言,成為了蜀地的守...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薛濤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薛濤。是年,薛濤大約3歲。更有意思的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住過,薛濤后來也隱居于浣花溪,只不過杜甫住的是草堂,薛...
唐朝這個“瞬間性帝國”的大廈是如何走向毀滅的
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滅后突厥汗國,建立回紇汗國,控制著漠北近30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雄兵四十萬。唐玄宗開元年間,為防御吐蕃王朝...
“外戰”英雄譜之39b---吐蕃在西南戰線上的“天敵”韋皋
“外戰”英雄譜之39b---吐蕃在西南戰線上的“天敵”韋皋。公元788年10月,吐蕃對韋皋的招撫行動感到十分不安,為了破壞招撫,吐蕃發兵十...
通俗西藏史(二百一十二)——劍南局勢的逆轉
于是韋皋便修書對異牟尋說:“今年夏天,天氣不太好,吐蕃那邊的糧食產量不高,而且疫病流行,再加上吐蕃贊普剛剛去世,估計吐蕃不會有...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