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教程了,難得放假幾天,琢磨著寫這么個教程,也許將來有機會寫成新手系列的教程……
為什么說是新手系列呢?因為本人理論水平不高,無法寫出讓高手拍案的教程,美術功底一般,畫不出很漂亮的東西,設計能力有限,作品登不了大雅之堂~~只有一點經驗和實際操作的能力,近來看到新手越來越多,提出的很多問題實際上的討論價值都不高,使得很多問題無人問津。
其實很多問題我也看了,就是懶得回答(請砸磚頭,砸我這樣不稱職的斑竹,還好我腦袋硬~~),不過說實話,如果整天埋頭回答這些問題的話,那身為斑竹就什么事情都別做了,能想象得出:收了一大堆的學生,每天被粉絲們(涼粉、面粉、凍干粉……)簇擁著,享受那虛幻的浮名,到了月底一摸口袋里還剩10塊錢,下個月咋過噢?
好了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當PHOTOSHOP安裝完成,我們打開PHOTOSHOP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大多數是新建文件或者打開文件,不過我是先做顏色管理的設置,因為我做印刷比較多,所以PS的色彩空間以及
CMYK設置都是我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但剛接觸PS的新手肯定不會這么做的,因為還不明白PS是什么的時候,誰會
去改動這些設置呢?如果是抱著學習的態度,那么我建議你先新建文件,這里有也很多的學問值得學習的。
有必要,尤其是新手或者剛工作不久的朋友,我很希望你能有一定的耐心看完這篇教程,相信你會有所收獲,或多或
少不一定,但這是基礎的第一步。
我一直提倡實用主義,我從事印刷設計的工作時間比較長,所以速度、效率、實用是我一貫的宗旨,有空閑的時候也會去琢磨一下工作以外PS的其他功能,但并不排斥各種眩目的效果、變化多端的濾鏡、精致的PS繪畫以及近乎BT的逼真寫實,這是個人愛好的問題,誰都無權去阻止誰喜歡用PS去做什么,但我堅決反對用PS來惡搞別人的照片,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侮辱人格的行為,即便你的水平再高也不會有人尊重你的,那樣的人我稱之為設計界的垃圾人物。
好了,話又扯遠了,我們繼續上圖的問題……
在這個“新建”文件的窗口界面上你看出了什么?先不要著急往下看,先想想看……根據你的工作經驗或學習經驗,或站在毫無經驗的立場上來判斷自己對PS的初步認識到底有多深?!
也許你心中1秒鐘就有了答案,已經等不及了,或者想驗證一下是不是你所想的那樣……OK,我們開始吧!
在這個“新建”文件窗口中,我們一點點看,一點點深入:
首先是“名稱”,噢!這個實在不用琢磨,不就是一個名稱嘛,通常不用修改的,在存盤的時候還會有提示,無所謂!
“預設”框是我們這個教程討論的重點。
第一欄是選擇新文檔的預定義設置,當第一次啟動PHOTOSHOP的時候,該項為“默認Photoshop大小”,當然這并不是我們平時需要的尺寸,僅僅是一個默認的大小而已,幾乎每次的圖像大小設置都會有區別。
“自定”:只要我們修改了尺寸大小或分辨率大小,而不是選擇PS提供的這些尺寸的話,都認為是自定,所以這個選項不需要特地去選擇。
“剪貼板”:這是指當我們曾經在PS中拷貝過(CTRL+C)、剪切過(CTRL+X)什么圖像后,當時拷貝或剪切的圖像的最寬和最高尺寸(這里說“最”這個字是因為有些圖像不一定是矩形拷貝或剪切,而是不規則形狀的),這個大家可以動手試試看,新建文件或打開一個文件后任意畫一個選區(矩形、圓形、橢圓形、任意套索任意形、以及用魔術棒
選擇的圖像范圍),按F8記下該選區的W(寬度)、H(高度),然后拷貝,再按CTRL+N新建文件,看新建的界面大小是不是跟原先的圖像一樣大小,不過要注意單位的區別哦。
“美國信紙”等等,這些是美國人用的尺寸,不符合中國的習慣,一般不會去用的。
“2X3”——“8X10”:這些都是通常相片的固定大小,看你的需要了,假如你在影樓工作也許你會用到,平時不用。
“640X480”——“1024X768”:這個尺寸大家都應該很熟悉,我們的屏幕顯示分辨率一般定義在1024X768,而很多網頁的制作也常用這幾個尺寸。
“A4”——“B3”:這些都是用于印刷的紙張大小,不過是符合西方人習慣的做法,因為A4跟大度16K的尺寸是有區別的,這個就跟印刷有關了,也就是說,這里你還需要了解些印刷紙張開數的相關問題,這是后話,咱們先做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一點點來。
友情提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印刷方面的知識,請到印前技術區看看!
“NTSC DV 720X480(帶有參考線)”——“HDV,1920X1080(帶有參考線)”:這些都是用于視頻的圖像設置,常用于視頻文件的一些渲染和處理,或者將PS中的文件編輯到視頻文件中去,使用預設文件大小可以生成適用于特定視頻系統(NTSC、PAL 或 HDTV)的圖像。這個對于從事這行的人來說應該比較熟悉,我不懂,所以不敢多說,怕誤導視聽。
“D4”——“Cineon全量”:D4、膠片(2K)什么的我不懂是什么概念(請知道的朋友補充補充)~~~Cineon 是由Kodak 開發的,它是一種適合于電子復合、操縱和增強的 10 位/通道數字格式。 使用 Cineon 格式可以在不損失圖像品質的情況下輸出回膠片。 此格式在 Cineon Digital Film System 中使用,該系統將源于膠片的圖像轉換為 Cineon 格式,再輸出回膠片。那么這些也應該跟膠片、影片、視頻這些相關工藝、軟件或功能有關,這里我也不再多說什么了,干這行的自然清楚,不干這行的最多也就了解一下,我從來不用的:(
由此可見,就這么些基本概念都還沒弄清楚,還有什么資格當人的老師去~~
新手們如果有機會接觸到這些,不要動不動就提問,因為所謂的高手(比如我,也有人說我是高手,但我從來不敢承認的,聽著都臉紅啊~~)也不是什么都知道,成就最多也就局限于他的某一方面而已,能夠自己找到答案最好,或者請教相關行業的人士,也許你所請教的僅僅是個學徒,但也比請教不懂這些的高手要強,至少他(她)能給你正確的答案。
也就是說,在社會中也好,網絡上也罷,其實沒有什么高低之分,人都是平等的,只因為所處的環境、個人的境遇、生活的過程、接觸的人和物以及勤奮與悟性的區別,使得個人的成就高低不同罷了,但誰都不會否認別人總有比自己強的地方,所以我特別反感那些喜歡“跪求”的人,人首先要自重,才能贏得尊重,只有有骨氣、有志氣的人,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做人的過程,你能否堅持學習,能否深入學習,能否通過學習結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
友等等,這也能直接看出個人將來的成就會有多大。
說著說著又扯遠了……
我們繼續……
下面就說一下非常重要的“分辨率”!
說到分辨率,就不得不說一下像素,什么是像素?
像素是數字圖像的基本單元,一幅點陣圖像由許多像素點組成,位圖圖像在高度和寬度方向上的像素總量稱為圖像
的像素大小,同一幅圖像像素的大小是固定的,像素越多,圖像呈現越細膩、自然,但圖像也會越大。像素尺寸與分
辨率有關,分辨率越小,像素尺寸越大。每一個像素都要被賦予一個顏色值。高分辨率的圖像比低分辨率的圖像包含
的像素更多,因此像素點更小。與低分辨率的圖像相比,高分辨率的圖像可以重現更多細節和更細微的顏色過渡,因
為高分辨率圖像中的像素密度更高。無論打印尺寸多大,高品質的圖像通常看起來效果都不錯。
那什么叫點陣圖像呢?
位圖圖像是把一幅圖畫分割為X×Y個像素,每一個像素的特征信息用一組二進制數表示,圖像分為黑白圖像、灰度
圖像、彩色圖像,圖像的灰度級或色彩數量越多,圖像就越逼真,位圖圖像的放大或縮小都會產生失真現象。制作點
陣圖的主流軟件為Photoshop、Painter等。點陣圖像是目前印刷制版、寫真、噴繪、網絡圖像等不可缺少的圖像類型
。
點陣圖像具有如下特點:
(1)圖形長寬尺寸越大,文件的字節數越多
(2)文件的色彩越豐富,文件的字節數越多
這些特征是所有點陣圖共有的。如果放大顯示點陣圖像局部時,就是一個個粗糙的點。
什么是分辨率?
分辨率就是每英寸長度范圍內所包含的像素點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單位長度上的像素數越多,圖像越清晰(這是
指原始文件就是高精度的,如果是小圖強行放大的,則不存在越清晰的問題,只會感覺模糊),反之圖像越粗糙。對
于不同的輸出要求,圖像分辨率設置有所不同:
噴繪:20-45dpi;
寫真:60-150dpi;
屏幕、網絡:72-96dpi;
報紙、打印:150-250dpi;
商業印刷:250-300dpi;
高檔彩色印刷:350dpi-400dpi。
小小的分辨率設置就牽涉到了這么些行業、工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友情提醒: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有點象在喊口號吧,呵呵~~我現在的工作是做營銷策劃和管理
,還要做員工培訓,成習慣了~~)
下圖所示的默認A4大小,分辨率就達到了300dpi,符合印刷的要求。
“像素”的概念已經解釋過了
“英寸”是西方常用的打印尺寸單位,1英寸inch=2.54厘米cm=25.4毫米mm
“厘米”和“毫米”是我們常用的尺寸單位,不用做什么解釋了
“點”跟“像素”大小一樣,只不過一個是dpi,一個是ppi,使用的時候沒什么區別
“派卡”,等于1/6英寸的尺寸大小,似乎在我們的習慣中沒這樣的概念
“列”,僅存在于寬度單位中,“列”可精確地確定圖像或元素的位置。 在使用“新建”、“圖像大小”和“畫布大小”等命令時,可以用列來指定圖像的寬度。 如果打算將圖像導入到頁面排版程序(如 Adobe InDesign),并且希望圖像正好占據特定數量的列,使用列將會很方便。不過似乎大家都還沒這習慣,不用也罷,雖然說細節很重要,可排版的時候自由度很大的,不必拘泥于這些。
不過300像素/英寸可不等于300像素/厘米哦,1英寸=2.54厘米,
300像素/英寸=118.11像素/厘米
300像素/厘米=762像素/英寸
有些朋友說300點的圖太大了,電腦運行特別慢,先別急著提問,要找找看原因在哪里,首先就是要看設置的300點是
像素/英寸的還是像素/厘米的,然后再找別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圖層中的文件尺寸太大、設備比較差等等。
那么PSCS、PSCS2到底能設置多大的文件呢?
在首選項中,啟用大型文檔格式(.psb):大型文檔格式(.PSB)支持寬度或高度最大為 300,000 像素的文檔。而以前的低版本Photoshop,只能支持30,000像素的文檔。PSB格式支持所有Photoshop功能(如圖層、效果和濾鏡)。目前,如果以PSB格式存儲文檔,則只有在Photoshop CS(或Photoshop CS2)中才能打開該文檔。其他應用程序和舊版本的Photoshop無法打開以PSB格式存儲的文檔。如果啟用PSB大型文檔格式,那么在保存TIF格式圖像時,可支持大小最大為4GB的文件。超過4GB的文檔不能以 TIFF 格式進行存儲。而在低版本Photoshop中只能保存2GB的文件。該選項主要針對制作大面積、高清晰度圖像時有用,比如大型噴繪公司在制作大幅面戶外廣告,希望能夠既噴大幅面又能保持清晰度,就可以選用,通常情況下不必選,畢竟能遇到這么大的文件的可能性很小。
圖像的大小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是251.5G,由此可見,如果單位是像素,那么無論分辨率如何改變,其總的大小是不會改變的,因為只有那么多X軸像素點和Y軸像素點的排列,分辨率的大小只會影響到打印尺寸,而不改變文件大小(占用磁盤空間大小)。
Photoshop中包含多種色彩模式,也就是說Photoshop可以處理多種色彩模式的圖像。并且相互之間可以通過一些步驟進行模式轉換。在新建文件中包含5種色彩模式,位圖、灰度、RGB、CMYK、Lab。
絕大多數可見光可用紅?、綠(G)和藍(B)三色光的不同比例和強度的混合來表示。在這三種顏色的重疊處產生青色、洋紅、黃色和白色。由于RGB顏色相加可以產生不同顏色,所以RGB相加后產生不同顏色的方法通常也稱為加色法。顯示器、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設備都是利用加色法原理工作的。而當RGB當所有這3個分量的值相等時,結果是中性灰色。
什么是CMYK色彩模式?
CMYK模型以打印在紙上的油墨的光線吸收特性為基礎。當白光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時,某些可見光波長被吸收,而其它波長則被反射回眼睛。理論上,純青色?、洋紅(M)和黃色(Y)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所有光線并產生黑色。這些顏色因此稱為減色。由于所有打印油墨都包含一些雜質,因此這三種油墨實際生成土灰色,必須與黑色(K)油墨合成才能生成真正的黑色。(為避免與藍色混淆,黑色用K而非B表示。) 將這些油墨混合重現顏色的過程稱為四色印刷。
什么是Lab色彩模式?
Lab色彩模式可以說是最大范圍的色彩模式,是一種與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無論使用何種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計算機或掃描儀)創建或輸出圖像,這種模型都能生成一致的顏色,在Photoshop中進行RGB與CMYK模式的轉換都要利用Lab模式作為中間過渡模式來進行,只是大家平時看不到它在工作。Lab模式在任何時間、地點、設備都惟一性,因此在色彩管理中它是重要的表色體系。
什么是灰度模式、位圖模式?
大家平時都習慣把灰度的照片稱為“黑白照片”,“黑白照片”這個名詞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黑白”其實是位圖模式(不是黑就是白,沒有階調),而灰度則有0~255總共256級色階供使用,可以表達細膩的自然狀態。灰度模式可以使用所有RGB模式下可使用的濾鏡,能保存的文件格式與RGB一樣多。任何彩色模式下的各顏色信息通道與Alpha通道以及專色通道等等,分離開后都是灰度的。所以不要忽視灰度的作用,在灰度模式狀態下,因為沒有額外的顏色信息的影響和干擾,其色調校正是最直觀的,并且是唯一能轉換位圖和雙色調模式的色彩模式。
什么是索引色彩模式?
索引顏色模式,也叫做映射顏色。在這種模式下,只能存儲一個8bit色彩深度的文件,即最多256種顏色,而且顏色都是預先定義好的。一幅圖象所有的顏色都在它的圖象文件里定義,也就是將所有色彩映射到一個色彩盤里,這就叫色彩對照表。因此,當打開圖象文件時,色彩對照表也一同被讀入了Photoshop中,Photoshop由色彩對照表找到最終的色彩值。若要轉換為索引顏色,必須從每通道8位的圖像以及灰度或RGB圖像開始。通常索引色彩模式用于保存GIF格式等網絡圖像。
什么是多通道模式?
在多通道模式下,每個通道都使用 256 級灰度。 當我們在做專色版,使用或運用專色通道圖像時,常會將彩色圖像轉換為多通道圖像。 多通道模式圖像可以存儲為PSD、PSB、Photoshop Raw 或 Photoshop DCS 2.0 EPS格式。
以上這些是基本色彩模式的介紹,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使用,如果你剛剛入門,那么對這些僅做了解就可以了,只要記得RGB用于屏幕、網絡、視頻顯示的圖像,而CMYK常用于印刷這樣基本的感念就可以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積累,并提高認識。
我們繼續來看,圖像的位數(位深度)
根據PHOTOSHOP幫助文件的解釋:
位深度也稱為像素深度或顏色深度,它度量在顯示或打印圖像中的每個像素時可以使用多少顏色信息。
較大的位深度(每像素信息的位數更多)意味著數字圖像具有較多的可用顏色和較精確的顏色表示。
例如,位深度為 1 的像素有兩個可能的值:黑色和白色, 而位深度為 8 的像素有 28 或 256 個可能的值。 位深度為 24 的像素有 224 或大約 1,600 萬個可能的值。 常用的位深度值范圍為 1 到 64 位/像素。
在大多數情況下,Lab、RGB、灰度和 CMYK 圖像的每個顏色通道包含 8 位數據。 這可轉換為 24 位 Lab 位深度(8 位 x 3 個通道)、24 位 RGB 位深度(8 位 x 3 個通道)、8 位灰度位深度(8 位 x 1 個通道)和 32 位 CMYK 位深度(8 位 x 4 個通道)。 Photoshop 也可以處理每個顏色通道包含 16 位數據的 Lab、RGB、CMYK、多通道和灰度圖像。 此外,Photoshop 還可以處理每個顏色通道包含 32 位數據的 RGB 和灰度圖像(高動態范圍 HDR 圖像)。
簡單理解:1位的圖像就是位圖模式,常用的灰度、RGB、CMYK、LAB等都屬于8位圖像,與8位/通道的圖像相比,相同色彩模式圖像的16或32位/通道版本提供更細微的顏色差異(但具有更大的文件大小)。
歸納一下本教程,這里僅僅是一個新建文件的對話框,就延伸出那么多的學問(至少我認為是學問),我也不認為這是畫蛇添足,只要抱著學習、研究的態度,就需要我們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深入學習,盡快提高水平,我雖然已經不從事這行當了,但有些經驗還是可以奉獻出來供大家參考的,至于是否正確、有效,留待公論!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會了不一定就是懂了,懂了就應該去運用它,否則學它作甚!
預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