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熱郁肺型咳嗽
痰濕蘊肺型咳嗽
肺陰虧耗型咳嗽
肝火犯肺型咳嗽
涼燥傷肺型咳嗽
風燥傷肺型咳嗽
風寒襲肺型咳嗽
----------------------------------------------------------
春季是咳嗽的高發季節,很多患者困惑于服用了各種咳嗽藥后,病情還是得不到緩解。景田醫院專家說,咳嗽是由 多種原因引起的,單純止咳不一定有效,若想取得療效,應查找出引發咳嗽的原因,辨清咳嗽類型,在對癥下藥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
1:風寒型咳嗽
特點:初期癥狀類似感冒,先是流清鼻涕,之后是干咳,幾乎沒有痰,還會發燒,舌苔發白。這種咳嗽大多是新發病癥,不會持續很長時
間,一般3~5天后就會好轉。
提示:這類咳嗽的中醫治療方法是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此外,應注意保暖,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不宜吃涼性的食物,例如西瓜、梨等水果,這些食物
會加重體內涼氣,使咳嗽不止。
一般情況下,這類咳嗽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不會在晚上頻繁出現。患者只要按照醫生指導用藥,消除寒氣,咳嗽就能治愈。
2:風熱型咳嗽
特點:咳嗽變得劇烈,氣粗或咳聲發啞,好像有痰,但又咳不出,痰粘稠或稠黃,咳嗽時會出汗。舌苔薄黃,有時還伴有黃涕或發燒等癥
狀。這類咳嗽屬于急癥,病程一般較短。
提示:雖然風熱型咳嗽的癥狀與風寒咳嗽相似,但治療手段卻截然相反,治療方法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首先應清熱、退燒,不宜食用熱性食物,例如荔枝、
芒果等,可以多吃些梨、荸薺等。其次應根據體質服用相應的止咳藥。
3:痰濕型咳嗽
特點:特點是痰多,咳嗽反復發作。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咳嗽最為厲害,一般不會發燒,嗓子里好像有痰但難以咳出來,一旦咳出,癥狀就感
覺減輕。
提示:患者大多是體內脾失健運,消化吸收不是很好。治療原則是由內而外調整,在清肺化痰的基礎上還需要一些健脾、理氣的調整。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油
膩、太甜并且容易生痰的食物。此外,注意保暖也非常重要。
4:痰熱型咳嗽
特點:咳嗽氣息相促,痰多質粘厚或稠黃,有時還會發燒,口干總想喝水,舌頭發紅,舌苔薄黃膩,大便也比較干燥。
提示:治療這類咳嗽時應從清熱疏肺、豁痰止咳入手。飲食方面不能吃太多熱性食物,例如魚、肉、熱帶水果等,應以清淡為宜。
這類型的咳嗽與痰濕咳嗽又有區別,因此,治療重點應為清火,而不是補脾。
5:過敏性咳嗽
特點:咳嗽癥狀表現得最為頑固,通常會持續幾個月,尤其在早上、晚上咳得更厲害,常常會影響休息。遇到冷空氣,就會打噴嚏、咳嗽不
斷,但痰很少。
提示:感冒通常是這類咳嗽最主要的誘因,所以最重要的是預防感冒。其次是消除過敏原,可以適量地使用些抗過敏藥物,例如開瑞坦等抗過敏藥物。在生活中
應避免接觸容易引起自身過敏的物質。
不同類型咳嗽的食療方法
風熱、痰熱型咳嗽
梨加冰糖:挖去梨中間核后放入2~3塊冰糖,然后放入碗中,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有潤肺、止咳的作用。
煮蘿卜汁:白蘿卜洗凈后切成4~5片,放入小碗內,再加入大半碗水,放火
上燒開后,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對鼻干咽燥的干咳者效果較好。
風寒、痰濕性咳嗽
山藥煮粥: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放入粉碎機內,加半碗水,將山藥加工成稀糊狀,然后倒入鍋中,放火上煮,并不停攪動,燒開即可,空
腹食用。山藥有健脾、補肺氣、益腎精之效。
紅棗加白果:取紅棗、白果各數顆,放入小鍋中,加大半碗水,中火燒10分鐘即可,臨睡前服用。紅棗性溫,可益氣補氣、健脾胃;白果性平斂肺氣,定咳
喘,有固腎的作用。對久咳不愈、反復感冒、咳嗽、發燒者有效。
治咳嗽從飲食入手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中醫認為,魚、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都可能助濕生痰,有的還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加重病情。辣
椒、胡椒、生姜等辛辣的食物,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會加重咳嗽,因此要注意避免食用。而新鮮蔬菜,例如青菜、胡蘿卜、西紅柿,能供給人體多種維生素,有利
于代謝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