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淋巴結核偏方
中藥處方(一) 【方名】淋巴結核方劑二。 【組成】夏枯草30克 玄參20克 當歸20克 丹皮10克 紅花10克 金銀花15克 黃芪15克 昆布30克 海藻30克 牡蠣20克 地丁20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面,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白水送服。 【主治】瘰疬。 【加減】若瘰疬已經潰破,則可用本方再加桔梗、連翹、百部各10克,以增解毒祛痰排膿之效。 【備注】適用于瘰疬初起或日久未潰破者。一般一料即愈。必要時可取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服藥期間忌食辛辣、魚腥等物。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處方(二) 【方名】淋巴結核方劑一。 【組成】夏枯草60克 柴胡6克 鮮雞蛋14枚。 【用法】先以水5碗,煮草藥成汁,去渣,再將熟雞蛋去殼,放入藥汁內同煮,以汁盡為度。每次吃1枚,每日服2次,飯后用溫水送下,連服7日為1療程,1~3個療程。 【治法】軟堅散結。 【主治】頸部淋巴結結核,無論男女、新久皆宜。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蜈蚣散 〖藥物〗蜈蚣2 條, 新鮮雞蛋2 個。 〖用法〗將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末, 分2 份;取新鮮雞蛋分別將其一端破一小口, 流出蛋清少許。每個雞蛋倒入 1 份蜈蚣末, 用紙或面餅糊住小口。早上用夏枯草30克煮1 只蛋, 吃蛋喝湯;晚上用數層濕紙包裹另1 只雞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淋巴結核13 例, 痊愈12 例, 無效1 例。 〖來源〗孫伯琴, 山東中醫雜志1986; (3) : 43 注: 蜈蚣有毒, 小兒及體弱含用量酌減;服藥期間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發熱咳血者不用, 待病情穩定后再用。 貓眼草膏 〖藥物〗貓眼草5000克。 〖用法〗上藥洗凈加水15000克, 浸泡水內3 天后, 慢火熬3 小時, 去渣, 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魚眼時即成糊狀, 裝瓶備用, 根據瘡口情況, 在局麻下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胬肉后, 用涂有貓眼草膏的無菌紗布覆蓋 (有竇道者用刮匙刮除豆渣樣物及膿汁后, 取適量藥膏納入) , 包扎固定。視膿汁多少每天或隔大換藥1 次, 直至瘡口愈臺。重者可加服抗癆藥。 〖療效〗此方治療破潰型頸淋巴結核245 例, 306 個瘡口, 均痊愈。 〖來源〗耿太峰, 等, 河北中醫1991; (3) : 24 注, 貓眼草為大戟科植物貓眼草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鎮咳、平喘及拔毒止癢之功。 蜈蚣蛋 〖藥物〗蜈蚣 (去頭足) 1 條, 全蝎3 條, 雞蛋1 個。 〖用法〗上藥焙干, 共研細未, 取雞蛋開1 小孔, 納入藥未, 攪勻用面團包裹, 放草木灰中燒熟食之, 每天1 次, 每次1 個, 10 天為1 療程。 〖病例〗李×, 女, 24 歲。右頸部淋巴腫大 1。8×1。8 厘米3 年, 經病理確診為淋巴結核。給雷米封、利福平等抗結核藥治療半年, 無效。改用上方, 治療4 個療程后, 縮小至0.3×0.3 厘米, 又繼續治療2 個療程后, 腫部漸平如常, 后未再發。 〖來源〗劉國建。四川中醫1991: (4) : 41 黃精夏枯膏 〖藥物〗鮮黃精100克, 鮮夏枯草200克。 〖用法〗將上藥切碎, 加水500 毫升煎煮, 最后濃縮成膏。用時根據患處大小, 將藥膏攤于消毒的紗布上貼于患處。如有潰瘍處, 將紗布剪1 小孔, 便于徘膿。每天換藥1 次。 〖療效〗此方治療淋巴結核39 例, 痊愈26 例, 好轉11 例, 無效2 例。未潰者一般須貼20 次即愈, 已潰者需2 個月左右。 〖病例〗曾×, 女, 38 歲, 農民。患頸淋巴結核5 年余, 曾用抗癆藥物治療罔效。刻診: 左側頸處有淋巴未潰者3 枚, 形如串鈴, 紅腫熱痛: 右側1 枚已潰, 有滲出液。矚按上法貼黃精夏枯膏, 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藥盡7 劑即愈, 隨訪未見復發。 〖來源〗鄧朝綱, 遼寧中醫雜志1988: (1l) : 23 結核膏 〖藥物〗·火石灰80克, 石碳酸100 毫升, 桐油200 毫升。 〖用法〗用瓷碗或小鐵鍋裝桐油, 微火燒開, 放入石碳酸, 后放火石灰熬成半膏狀, 瓶裝備用。用時涂擦患處, 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化膿性頸淋巴結核, 一般連涂1-2 周可愈。 〖病例〗張××, 男, 15 歲。患化膿性頸淋巴結核己3 年多, 經中、西藥治療無效。用上方治療2 周痊愈, 隨訪3 年多未復發。 〖來源〗唐世榮, 四川中醫1983; (6) : 37 消瘰疬方 〖藥物〗玄參20克, 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15克, 穿山甲9克。 〖用法〗每天1 劑, 水煎服。1 個月為1 療程。根據體質情況, 亦可將上藥蜜制成丸, 早晚各服6克。 〖療效〗此方加減治療淋巴結核120 例, 痊愈98 例, 好轉19 例, 無效3 例, 總有效率為97.5%。 〖病例〗蔡×, 女, 36 歲, 工人。患者身體消瘦困乏, 潮熱盜汗5 個月, 某結核病院診為淋巴結核, 服中西藥療效不著。近1 月來身體消瘦, 夜間手足心發熱, 口干咽燥, 盜汗乏力。檢查右側頸部可觸及3×4 厘米腫塊, 右腋下可觸及4×4 厘米腫塊, 舌紅, 脈細略數。證屬陰虛火旺。用消瘰疬方加花粉10克, 石斛20克, 丹皮12克, 麥冬15克。服3 個療程后腫塊消失, 后改為丸劑調治半年, 諸癥均消失, 結核菌素試驗轉陰, 痊愈。 〖來源〗郭振堂, 陜西中醫1992; (6) : 246 全身淋巴結腫大中藥方劑 中醫處方(一) 素體虛弱,肝氣郁結,痰濕挾火凝滯。 益氣養血,化痰散結,解毒軟堅。 加味化結飲。 黨參12克,焦白術9克,全當歸9克,炒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陳皮6克,蛇舌草30克,蛇六谷30克(先煎),蛇莓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黃藥子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顧伯華方 <淋巴結腫大> 治療淋巴結核偏方 田螺殼炒黃研成粉,用芝麻油調勻敷患處,日換一次,連用7-10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