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價穩定,成交量萎縮。在空頭市場上,大家都看壞后市,一旦有股票價格穩定,量也在縮小,可買入。
關于成交量及用成交量選黑馬
一、關于成交量 (一)成交量 成交量在技術分析中的地位 1.技術分析三大傳統要素:價格、時間、成交量;百年自己提出:價格、時間、能量、人。 2.成交量不是漲跌成因,時間到達,迫使成交量放大 3.成交量功能:確認和發現漲跌的重要線索。 結論: 1、可以放棄對成交量的研究; 2、把成交量當作能量。 能量有三種: (1)成交量:代表資金; (2)振幅; (3)形態; (二)關于成交量的幾個指標 1、換手率; 2、OBV: 3、量比: 4、外盤: 二、成交量的實戰應用 (一)觀察的視角:從價位的角度(高位、途中、地位)看成交量; 1、放量:當日K線的成交量是前一日的2倍或3倍,最少1.5倍。 2、換手率三個區間:3%以下為正常; 3、放量要有持續性; 4、觀察在重要阻力位的成交情況; 5、觀察前期平臺有否放量; 6、觀察有否利好、利空刺激; 7、觀察前期是否蓄勢,是否有建倉情況; (二)放量的釋義 1、低位放量:越大越好,往往是建倉標志,注意頻繁性,注意是個別行為還是連續行為。 兩個重要部分: (1)在重要阻力位是否放量; (2)在前期平臺區域是否放量; 在底部區域,區間換手率越大越好,換完才好,如300%以上最好。如果能窄幅換手最好,沒有震蕩差價。 2、途中放量:量價配合。 如何判斷途中放量: (1)價漲量升; (2)價跌量縮; 3、高位放量: (1)看市場環境:分析主力是否完成任務,是否是市場因素。主動被套VS.被動被套; (2)換手率:是否是高位換手非常高,換手大容易出逃。 7%--10% 15% 判斷是否頂部的標準: 1、頂地對稱,即頂部與前底部的成交量差不多,筑頂機率大。 2、烏云蓋頂:放量大跌,跑。 (三)虛假成交量的識別(控盤的股票) 1、量的縮放極不勻稱; 2、盤中買賣稀少,突然大量,價格不連續; 3、逆市特征比較明顯,在大盤不好時容易逆勢漲停,可以在大盤跌時進。不跟隨大盤。 (四)成交量與消息 有消息,漲幅高,放量,先賣出為宜 (五)成交量的價格發現功能 (六)分時盤口如何看成交量: 短線獲利的法寶,重點關注三個時間段:開盤、盤中、收盤。 1、開盤: 要注意集合競價,要看: (1)量異常大; (2)買賣盤連續; (3)交投活躍; (4)注意是否有消息刺激; (5)是否是有備而來,是跟隨的還是主動的。 2、盤中: 要注意: (1)均價線:如果股價長期在均線上走,突然拉升放量,蓄勢待發,可以追。 (2)波形:分時走勢上漲5波,別在第五波買,哪怕在第3波買。 要看: (1)買賣是否連續 (2)是否價升量增 (3)如何避免買在高點; 3、收盤:盤中在均線上,收盤高,為強勢;突然尾盤收高,第二天容易低開,此類現象如果是板塊龍頭、買盤踴躍,可以買入。 觀察盤中買賣盤大小: (1)買盤大,賣盤小,不跌,拋盤輕; (2)賣盤大,買盤小,不跌,漲得快,重要。 (3)高位敢橫盤,很強勢; (4)盤中大單,掃貨,買盤大;假設大盤股出現多這種情況,大盤快見底。 臨門一腳:第一時間,看買賣盤; (5)核心買點:橫在均線處下,看買賣盤,敢不敢動賣盤,買賣盤俱增。買盤瞬間跳躍大。? (6)送禮:全天股價橫在均線處,收盤10分鐘內急跌,第二天高開,放量上漲,可以追。 三、成交量選黑馬 1、低位放量:有間隔的三次放量,逆市。 2、底部單日反轉:暴量; 利用成交量選股的辦法
用成交量為選股指標(絕372)
1.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重點,大盤不好時不要想做多賺錢;更不要迷戀逆勢上漲股。 2.除非是突發性的大利空造成的連續性無量下跌,否則,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后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時,通常是「好事」。 3.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一旦有一天量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而「價」的跌勢又趨緩時,就是分批向下介入的時機。 4.成交量萎縮后,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后上漲的力道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5.成交量萎縮后,新低點連續二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這是初步介入的時機 6.成交量打底完成后,量溫和放大,股價收中紅以上,此為多頭展開反攻之時,是為最佳介入時機,這時候投入的籌碼不妨多些。 7.量見底后(不再創新低),若忽然暴出巨量,則須特別當心一日行情,在多數情況下,量的暴增都不是好現象,除非第二天量縮價漲,否則將只是反彈而已,如反彈過程中量又大增,則表示浮額仍多,將會影響價上漲的力道。 結論:量的筑底時間愈長,量縮的愈小,則反彈幅度愈大,如果投資人還怕的話,可以周線參考,如果周線都筑底了,中長線絕無被套牢的可能。大盤的底部確定之后,我們再來考慮選股,這一方面在成交量的運用上,其道理是完全一樣的。 總結論: A.股價要漲要跌,量是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只要量一回穩(急縮),則價就會止跌,此時介入,危險性不大。 B.價量筑底的時間愈久,則反彈的勁道愈大。 C.價量回穩后,最佳介入點(買點)是第一根量能溫和放大的長紅(量若暴得太快,恐影響日后推動股價的動能,故以溫和放大的長紅為佳)。 D.這個原則較不完全適用于小型投機股,因為這種類股都是「以錢玩錢」的籌碼戰,所以短線較不適宜,但中長線仍無法脫離這個「量的技術面」。 成交量分析
成交量是技術分析的重要指標,雖然莊家在打壓吸籌和拉高出貨時可能會產生虛假的成交量,但投資者可根據股價的位置判斷莊家意圖。
當成交量逐漸放大時,投資者可依以下幾種情形對股票的行情加以判斷: 1、成交量增加,表示買方需求增加,換手積極,股價看漲。 2、成交量增加,表現游資涌進證券市場,交易自然活躍,行情將隨之高升。成交量增加,表示股票的流通性順暢,證券市場繁榮,股價必然高漲。成交量增加,投機氣氛濃厚,行情基礎不穩固,股價隨時有下滑的可能。 3、成交量過分膨脹,股價自然跟隨急漲,市場主力及大戶出貨相當容易,中小投資者無法判斷主力的真實意圖,繼續拉高或壽終正寢的可能性都很大。當成交量減少時,浮動籌碼必然增加,賣壓隨即表面化,股價也隨之滑落,投資人興趣大減,資金很快從證券市場抽走,來不及撤退的被動套牢,要等證券市場重新活躍才有重生機會。成交量增加從正面看是表示證券市場繁榮,股價上升的好現象,但相對的高利潤必有高風險相伴隨,投資者在獲取收益時,千萬別忘了風險的存在。 在技術分析時,成交量的警示作用也是明顯的,最明顯的情形是,股價高漲,成交量激增,成交總額與股票指數不斷創出新高;但假若只是成交量增加,而股價與股價指數沒有明顯的漲升,這表示股價已達高峰,回檔的可能性極大,也是投資者應該有所警惕的時候了。連日上漲的股票,突然高開低走而且以低價收盤時,投資者就應特別注意了。這種情況表明股價已有回檔的征兆,正是烏云密布的時候,最好還是暫時避開為妙;交易量日漸萎縮,股價也逐漸推動往日的雄風,表示該股已逐漸趨近高價,投資者可以考慮獲利了結。 總之,特殊的證券市場信號,其背后一定隱藏著另一新的開始,與其冒著風雨前進,不如先休息一下
成交量與價格變動的經驗法則
1.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個無量跌停,后市仍將繼續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反彈或反轉;同理,股票的第一個無量漲停,后市仍將繼續漲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回檔或反轉。
2.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放上大賣單,然后將其吃掉,這種都是假象,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3. 在股價長期下跌后成交量形成谷底,股價出現反彈,但隨后成交量卻沒有隨價格的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時高于前期谷底,但出現第二谷底成交量明顯低于第一谷底時,說明也沒有下跌的動力,新的一波上漲又要起來,可以考慮買進。 4. 下跌時無論有量無量,只要形態破位,均要及時止贏止損出局。 5. 高價區一根長黑,若后兩根大陽也不能吞沒,表示天價成立,應及時清倉;高價區無論有無利好利空大陰大陽,只要出現巨量,就要警惕頭部的形成。 6. 成交量創新高,次日股價收盤卻無法創新高時,說明股價必定回檔;同樣,量若創新低而價格不再下跌時,說明股價將要止跌回升。 7. 在空頭市場中,出現一波量價均能突破前一波高點的反彈時,往往表示空頭市場的結束;在多頭市場中,價創新高后若量再創新高時,常常表示多頭市場的結束,空頭市場即將開始。 8. 量價筑底的時間愈久,則反彈上升的力度高度愈大,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9. 量價分析對小盤袖珍全控盤莊股短線分析不適宜,但中長線還是無法脫離量價分析系統的。 10. 觀察量的變化一定要和K線趨勢和形態相結合。 11. 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溫度計,許多股票的狂漲并非是基本面出現實質的變化,而是短期籌碼市場供求關系造成的。 12. 上升趨勢中出現的相對地量,股價回落至重要均線(5日,10日,30日)處,往往是極佳的短線買點。 13. 成交量的大小決定個股除權前是否搶權,初期后是否填貼權:除權后若成交量放大拉陽線有填權行情;無量或減量出現的是貼權。 14. 黑馬股的成交量變化在底部時有兩種特征:一種是成交量在低位底部從某天起突然放大,然后幾乎每天都維持在這個水平,股價小幅上漲,下跌時出現十字星狀;另一種是成交量從某一天起逐步放大,并維持放大趨勢,股價小幅持續上漲,說明主力已沒有耐心慢慢進貨,不得不將股價一路推高邊拉邊吸。 15. 在股價底部盤整的末端,股價波動幅度逐漸縮小;成交量萎縮到極點后出現量增,股價以中陽突破盤局,并站在10日均線之上;成交量持續放大股價續收陽線,以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突破之后疊合的均線轉為多頭排列。此為最佳的短中線買入點,也是量價均線配。
千金難買“散兵坑”
實戰中通常是很難區別主力在洗盤還是出貨,拋早了走了一條大魚,拋晚了又后悔莫及,恰恰是因為有此區別,才有了種種看盤技巧。當然能夠及時發現主力在洗盤是最好的,不過退一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不錯,因為在刻意制造的空頭陷阱構筑之后往往也容易成為個股介入的好時機,這就是千金難買價散兵坑。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炮彈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個彈坑內,前次炸出的彈坑往往成為老兵們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價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這是指在筑底成功時成交量往往形成一個大坑,在弱如游絲的低迷后呈現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難買價散兵坑是指股價處于小幅震蕩上行的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換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價出現快速下挫,但這種下挫不會維持很久,在一至兩天或一周左右的時間,股價便又重拾升勢,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趨勢中,在圖形上形成股價散兵坑形狀,就如被炸彈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現之際將是十分難得的、千金也難買的買入時機。 這個在上升趨勢途中出現的大坑,實質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兇悍的洗盤,此招一出,把坐在轎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來。這是個非常有效而實用的空頭陷阱,實戰中也確實很難把它識別出來,因此這里不研究如何識別是否為空頭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為個股的介入機會。其中有兩個買點,一是在價散兵坑之內,但這是先知先覺與不知不覺,因為在股價剛剛有所企穩轉強之際,任何風吹草動往往都會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價散兵坑出現并已重返上升趨勢中之際,這雖也失去了最低價買入的時機,但這卻是最有效的,因為股價重返上升趨勢使空頭陷阱已被確認,"不買地價,不賣天價",甘蔗的中間段是最甜的,看到趨勢的重新確立才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順勢操作的真諦。 實戰中的注意事項:1、股價要處于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時,最好已有10%以上的漲幅,說明了上漲趨勢已初步確立;2、股價突然間無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對于股價的絕對漲幅不能超過50%,最好在0.382黃金分割回吐位之內,如比例過高,向上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3、在短時間內又有能力恢復到原有的上升趨勢中,最好在1周內完成,否則時間過長,價散兵坑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4、在股價回升時候,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預示著爆發力強大;5、重返上升趨勢之際,就是介入的絕佳時機。 --------------------------------------------------------------------------------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技術含義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征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反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定量的水平應該在3%至5%換手左右方為可靠、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的吸納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對“溫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點: -------------------------------------------------------------------------------- 巧用成交量的變化尋黑馬 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是投資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籌較為堅決,則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將成為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盡管很多情況下,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并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于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我們知道,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于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所以,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并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于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后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謂“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由于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松。盡管這并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后,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 怎樣研判成交量的變化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