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線路確定
從本月19日至23日,國家發改委關于“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專家組評審會在煙臺召開。鐵三院此前勘察編制的多套備選方案,由專家組推 敲優化,形成最終方案,只待國家發改委最后落槌。 青榮線路從青島北站引出,沿膠濟鐵路左側,經城陽后跨越膠濟鐵路,折向東北從即墨西側經過,然后向北跨過既有藍煙線,基本并行藍煙線西側,引入既有萊西、萊陽站后,經桃村、同里到達煙臺;再跨藍煙線后,向東沿煙威高速公路到達威海市,然后折向東南,到達榮成市,正線全長299.18公里,其中橋梁長107.66公里,占36%。 青榮城際鐵路自青島北(不含)至榮成設17個車站。青榮城際定于今年年底開建,工期三年,2012年底通車。(記者 王永田 高洪超 通訊員 喬新躍) 威海設4站 最長隧道達3.3公里,建成后青島至威海只需1.5小時 經專家評審討論,原來威海段經橋頭、草廟子或機場的3條備選線路,前兩者被排除,機場線獲肯定。 威海段的最終具體線路為:沿煙威公路東來,經初村鎮段南松林進入威海,經前、后峰西村,沿環山路南側折向東南,穿越長達3公里的里口山隧道。再向正南沿統一南路抵達現在的威?;疖囌?。出站后,向東南方向穿越疏港路下的隧道,經過今環翠區經濟適用房小區、富電電子廠宿舍附近往南,經雅格莊,跨越機場路向南,到達威海大水泊機場附近。再折向東南到達榮成新汽車站附近,全段69公里。 威海設立4個站點:威海北站,位于后峰西村南。威海站,即現有的威海火車站,利用現有的桃威鐵路客運車場,改建成3站臺,建成一個動車編組場和停車場,也是一個始發站。威海段最艱巨的工程是里口山隧道,全長3.1公里,這也是青榮鐵路全段的第2大隧道,最長的馬家山隧道長為 3.3公里。疏港路下的隧道長度約數百米,在仁柳莊以西也有一條隧道,長度大約為900米。榮成站設計為4站臺6軌道。 青、煙段簡介 從作為起點的青島北站向北,分不同方向建設疏解聯絡線,在即墨站與膠濟客專銜接。青島北站樞紐尚在單獨設計。 自青島北站引出后,青榮城際沿現有膠濟線西平行至婁山站,利用膠濟鐵路經城陽區折向北,在即墨縣城北約6公里處設即墨東站。 經靈山、南仙莊后,繞避恐龍保護區、萊陽梨種植基地,跨藍煙線進入現有萊西站,在周各莊、靈山、姜格莊段改彎取直向東。 關于萊西至煙臺南站段,鐵三院提供了沿現藍煙鐵路經桃村、沿同三高速經棲霞兩條方案。專家組同意桃村方案,但考慮地方要求,新山前店站要改設海陽境內,設海陽站,適當調整桃村站位。 過珠璣站后,青榮城際鐵路在煙臺繞城高速南設煙臺南站,與繞城高速并行通過城區,同時修建煙臺至榮成方向的疏解聯絡線。煙臺站設計為5站臺8軌道線,福山站要重新改建。 用地極其節省 青榮城際鐵路永久用地23741.5畝,平均用地68畝/公里,相關工程永久用地1725畝,由于大約1/3的線路通過橋梁實現,因此,用地極其節省。 考慮到線路所經地區多為丘陵和平原,多耕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且主要分布在海岸。專家最后確定的方案繞開了馬山自然保護區、崮山水庫、坤龍水庫等,并要求采取噪音以及減震措施。 青島-威海,1.5小時 青榮城際鐵路投資預估算總額為 356.8億元,由鐵道部和山東省合資建設。考慮到沿線城鎮化率高,專家組提高了客流預測量,也因此提高了發車對數。 對比其他客流載體,專家組估計,青榮城際鐵路投入運行后,路內的城際客流將占全線總客流的65%,其中,青島去煙臺、威海方向的客流分別占城際客流的40%、60%,跨線客流將占全線總客流的31%。其中,至鄭州、石家莊方向的客流占37%,京津及東北方向占32%,華東、華南占24%。 青榮城際鐵路的時速最終定位于200至250公里之間。即使如此,青島至煙臺、威海的平均用時也將由現在的3.7、4.3小時縮短為1、1.5小時,真正實現1小時半島生活圈。 到2020年,青榮城際鐵路上,青島至煙臺的城際客車將達66對,煙臺至威海達58對。威海到榮成城際客車58對,榮成站近期不設跨線車組。 與會的威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重點項目辦主任徐承峰介紹,此次評審通過后,“國家發改委不會再舉行技術層面的評審會,下一步可能就要直接審批了”。 19日至23日,國家發改委委托專家組在煙臺評審“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線路。根據威海市發改委基礎工業科與會人員的回憶,按與會專家形成的最終意見稿,我們可以看到“青榮城際鐵路”隱約紙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