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痛風注意休息調整飲食:痛風發作之前沒有什么征兆,一旦痛起來卻又非常厲害,關節明顯腫脹、充血,皮膚變紅,還發燙。此外,有的人還覺得發麻、針刺感、灼熱感、跳動感等。那么,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罪魁禍首”到底有哪些?研究表明,依次是疲勞過度、飲食不調、飲酒過量、受涼感冒、關節外傷、過度運動。因此,遠離痛風,關鍵要注意休息,調整飲食。低嘌呤食物可放心 ■ 主食類:米、麥、面類制品、淀粉、高粱、通心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 ■ 奶類:牛奶、乳酪、冰淇淋等。 ■ 葷食:蛋類以及豬血、雞鴨血等。 ■ 蔬菜類:大部分蔬菜均屬低嘌呤食物。 ■ 水果類:水果基本上都屬于低嘌呤食物,但仍不宜大量。 ■ 飲料:蘇打水、可樂、汽水、礦泉水,茶、果汁、咖啡、麥乳精、巧克力、可可、果凍等可適當食用。 ■ 其他:醬類、蜂蜜。中等嘌呤食物宜限量 ■ 豆類及其制品:豆制品(豆腐、豆腐干、乳豆腐、豆奶、豆漿)、干豆類(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豆苗、黃豆芽。 ■ 肉類:家禽家畜肉 ■ 水產類:草魚、鯉魚、鱈魚、比目魚、鱸魚、螃蟹、鰻魚、鱔魚、香螺、鮑魚、魚丸、魚翅。 ■ 蔬菜類:菠菜、筍(冬筍、蘆筍、筍干)、豆類(四季豆、青豆、菜豆、豇豆、豌豆)、海帶、金針、銀耳、蘑菇、菜花。 ■ 油脂類及其他: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蓮子、杏仁。高嘌呤食物應禁忌 ■ 豆類及蔬菜類:黃豆、扁豆、紫菜、香菇。 ■ 肉類:家禽家畜的肝、腸、心、肚與胃、腎、肺、腦、胰等內臟,肉脯,濃肉汁,肉餡等。 ■ 水產類:魚類(魚皮、魚卵、魚干以及沙丁魚、鳳尾魚等海魚)、貝殼類、蝦類、海參。 ■ 其他:酵母粉、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 除此之外,以下幾類人要做到定期體檢,密切關注自己的血尿酸濃度:60歲以上的老人;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后的女性;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原因未定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患者;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長期嗜食肉類,并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人。當懷疑患有痛風性關節炎時,應該進一步作骨關節X線檢查以確診。 治療急性痛風發作最有效的手段應當是藥物治療。由于痛風是血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發生的并發癥,所以即使關節疼痛好轉,也并不表示痛風已經治愈。此時,病人還應積極治療,把血尿酸控制在適當水平,以避免痛風再次急性發作。 控制飲食,是治療痛風的基本措施,也可以說是根本性措施。原則上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不喝酒,不吃動物內臟和肉類的湯,少吃海產品,并且喝充足的水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