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在市內開出租車的朋友,將旅客遺失在車上的錢包還給了失主---2萬多元!許多人認為他傻,因為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車牌號,本來他可以昧下來的.而他卻耽擱了幾天的時間沒有跑出租,去報社,去電視臺,出招領啟事.
后來,失主找到了.錢包遞到失主手里時,心---是朋友的心,這時真的涼了---他認為自己確實很傻.
當時,失主打開錢包,將里面的錢數了三遍."硬是當著眾人的面數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說,"數一遍也就可以了,數了三遍,而且還拿著些錢對著陽光照照.我當時尷尬得無地自容,難道我還會抽出幾張,把假幣放進去換你的真幣給自己?那樣的話,我又何必去還給你呢?"
我默然:數三遍,也許是那人的一種下意識的動作,是一種習慣.錢,通過三遍數得準確無誤了,可是,其動作附帶的信息,相應地也傳遞到人的心里.
每一個細節都有深長的意味和指向,每一個動作的背后都隱含著一種邏輯.將失而復得的錢,數上三遍,對于失主,也許就是習慣;而對于拾到錢又歸還的人,則可能是一種情感傷害!而且---極有可能是終身的情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