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不知天命,就無法成為君子。不懂禮儀,就無法立足社會。不懂得明辨他人的言論是非,就無法去了解別人。”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
孔子說:“不知天命,就無法成為君子。不懂禮儀,就無法立足社會。不懂得明辨他人的言論是非,就無法去了解別人。”
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國的路上,有一天,孔子的一匹馬脫韁跑到田里啃莊稼。
那塊田地的主人上前抓住韁繩,怒氣沖沖地把馬牽走拴上,扣了起來。
子貢著急地說:“我去向那農(nóng)夫索回馬兒。”孔子沒做聲,聽任弟子子貢前往。
子貢見到那農(nóng)夫便說:“我們正隨老師孔子周游列國,旨在宣傳周公之道,事關(guān)重大,亟待趕路,快歸還我們的馬吧!”那農(nóng)民翻了翻眼,看了看儒生的打扮,似乎沒聽懂他的話,不予置理。
子貢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孔子感嘆:“用別人理解不了的話去說服別人,有什么用呢?”
在弟子們都受到了教育之后,孔子方派養(yǎng)馬人向那農(nóng)民索馬。
馬夫找到那位農(nóng)夫,十分客氣地拉起家常來:“老兄,你農(nóng)耕的地從東海直到西海,我們的馬沒拴好,這是我們的錯。咱兄弟有緣相見。既然碰在一起了,我養(yǎng)的馬吃你幾口禾苗兒,也是難免的嗎?哈哈哈,這就麻煩老兄多照應(yīng)了。”
農(nóng)夫看著這位和自己穿戴一樣的馬夫,感到馬夫親切、實在,說得在理,便一邊解馬,一邊笑著說:“老兄,快牽走你的馬,趕路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