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種內斗 爭核武控制權
香港軍事專家泉男海對《青年參考》報表示,印度空軍官員有關將蘇-30“靠前部署”的言論,事關深層次的部門利益。近年來,印度戰略司令部(SFC)堪稱該國軍界的新寵,由于掌管著全國所有核打擊系統,無論在受關注度還是預算方面都異常顯眼。有消息稱,SFC致力于成為大權獨攬的核戰爭集團,從軍事上撐起印度的“大國夢”。
作為印軍內部透明度最低的司令部,SFC的日常工作主要依據新德里最高層的指令(歸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直接管轄),不過在具體部署方面,它有權自主選擇基地。自成立以來,SFC一直試圖支配和管理國內所有中遠程打擊力量,希望所有核戰爭計劃都由它制定。按照慣例,SFC司令應由陸、海、空三軍將領輪流擔任,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陸軍將領壟斷領導權的情況近年來愈發嚴重。陸軍中將巴爾拉杰·辛格·納格爾于2008年9月上臺后,更是給昔日戰友拉來不少實惠,如為陸軍爭取到建立3至4個地對地導彈集群的經費,大力將核武器運載工具向陸軍集中等。
在這種背景下,印度空軍自然不肯買賬。據稱,空軍參謀長奈克曾多次向國防部長安東尼表達不滿,強調空軍戰機同樣能發射核武器,“這是一種花費少,見效快的方式”。就目前情況而言,可供印度戰斗機攜帶的核武器載具只有俄印共同開發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該項目負責人皮萊博士聲稱,“布拉莫斯”導彈可在2分鐘內準備就緒,而印度陸軍列裝的“大地”短程彈道導彈則需要2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如果該導彈從印控克什米爾發射,就能在30秒內打擊巴控克什米爾境內的恐怖訓練營,威力甚至超過美制‘戰斧’導彈。”由此看來,印度空軍這次突然放出“蘇-30能帶核彈”的消息,不排除有向陸軍示威的考慮。
印軍空中優勢并不穩固
有分析認為,中國在國防建設上并沒有過分刺激印度,印度如此高調地宣布戰機部署情況,或許只能帶來自我滿足感。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葉爾紹夫曾在俄《空軍時代》雜志上評論說:“上世紀80年代,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保持裝備優勢,而中國把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軍事現代化退居次要地位。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大踏步前進,中國國防能力特別是空防能力正迎頭趕上并超越印度。主要的問題是,在中國的安全戰略中,印度并不是最優先防范的目標。所以,印度能在中印邊界保持空中優勢,中國的有意克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葉爾紹夫認為,印度不應過于高調地刺激中國。客觀地說,中國的經濟實力足以支持任何軍事項目。隨著臺海局勢緩和,北京能更加輕松地調配精銳的戰略預備隊,處置任何方向上發生的針對國家領土完整的挑釁。“如果中國像印度對待中國一樣對待印度,印度自身的安全環境可能會變得更差。實際上,印度在中國的戰略藍圖上沒有受到特別重視,盡管印度自己一直視中國為‘最大的軍事潛在對手’。” (田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