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我完成一篇文章之后和一個網友神侃。當話題繞過一個人如何做到有氣質時,對方說氣質是受先天因素所影響(人的相貌)。而我認為人的氣質雖然是由生理素質或身體特點等所反應出人的個性特征、風格和氣度。可先天是次要,更多是靠后天培養出來的。 以下我就道出了幾點自己對這方面的膚識...... 一,要多讀書。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心靈若能得到知識的熏陶和浸潤,那么他比起普通人自然會多出一些靈氣。曾國藩說過:“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所以只有不斷地讀書、積累和礪煉,才能擁有豐富的內涵,呈現出一種非凡的氣質和魅力。反之,一個人相貌再俊俏,衣著再華麗,如果胸無點墨,內心空虛貧乏,給人的感覺始終就是那么的膚淺、粗俗。宋.黃山谷說過:“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面目可憎,對人語言無味。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氣質的形成并不是朝夕功夫,需要的是長久的堅持與積累。 二,要有骨氣、志氣。看一個人是否有氣質,首先看他有沒有骨氣、志氣。就如當一個人只會卑躬屈膝、阿諛奉迎,連基本的志氣與骨氣都欠缺,那他又何來氣質呢!俗話說;人無骨不立,無氣不生。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和“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的徐悲鴻......他們哪個不是以崇高理想鑄就出輝煌人生,以高尚情操彰顯出杰出的人格魅力。所以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骨氣、志氣是人的精神支柱。我們在任何時候,不能為了地位、金錢、權勢而出賣出自己的良心、良知。都要做到不卑不亢,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要真誠善良,永懷著一顆博愛與仁心,這不是懦弱,也不是傷自尊。要知道善良、真誠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素養,是人類一種最基本的美德。英.羅素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它是一種智慧,一種哲學,一種人的精神動力。能凈化人的心靈,成就人的蕙質良心,轉變成一種和諧統一的內在美。人也只要有了真誠善良才會自發出一種特有的親切力,被人欣賞而持久。反之。一個唯利是圖、虛偽惡狠,刁鉆奸滑、卑劣萎靡的小人,哪怕他其他方面再好,又有誰會將他們與美聯想在一起呢。與那種人相處,恐怕除了時時提、防、躲、感到厭惡之外,誰會贊他們有氣質? 四,從生活中方方面面去注意與調節自己的優缺點。要忍辱謙讓、心胸開朗、豁然大度,而不能狂熱浮躁或自命不凡。如果自己相貌平平、或長得丑點,但也不要氣餒。首先應接受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畢竟有自信的人才會美麗。要認清與找出自己的長處,去努力發展,等你在某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之時,你就會魅力四射。比起那些靚女俊男,你可能更有氣質。因為,你那后天追求出來的成就會讓千千萬萬人為你而折服。何況人的容貌是最經不起歲月的侵蝕,猶如花兒,會隨著季節的更替而凋零。唯有氣質帶來卻是持久的美。 概而言之,氣質看似無形,然實為有形。它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和對生活的態度、個性特征等全表現出來。雖然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閱歷學識和心理素質不同,所表現出來的性格傾向也盡不相同。但只要我們努力去培養,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出來。到時你就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逼人的氣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