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感懷 ( 昨晚一夢:“騎著月亮數星星”,一個“騎”字,萬物在筆下均富有了鮮活的靈氣。夢,真的夠美、夠甜、夠浪漫、夠遐想。 其實,我無法擁有這份浪漫,騎不著月光,也數不了星星,唯有那潛藏心底的深沉的思念可以訴說。 晚上無事,我臨窗賞月。此時,我感受到那月色的深情嫵媚,撫照著萬家燈火,月亮掛上樹梢時,雖然為時已晚,但山村卻時有炊煙升起,辛勞一天的村寨山民,正在生火做飯;在賞月中,我感悟那月光的靜怡流淌,悄然而至,萬物在月光的流淌中吸納星辰精氣,上天就是如此這般地巧作安排,滋物潤無聲,為下界子民鋪墊豐收;月亮漸漸上升,剝脫包裹她的片片云彩,升上天空,輝映繁星點點,此時的宇宙星月相映,將白天從地球哪兒聚集的光和熱撒向大地,大地靜靜地享受月色、星星的觸摸,顯得安詳而寧靜;皓月當空,皎潔如晝,與不夜城交相輝映,近看城市高屋建筑毗鄰,遠看夜色幽靜,此時觀月色,賞漁家燈火,內心涌現深沉的感嘆: 歲月匆匆去, 酸楚日漸深, 我欲問上天, 何處覓知音? 是啊!知音——這個好像人人都懂,人人都在尋覓的一種人,你現在在哪里?今夜又在何方? 恰同學少年中有知音嗎?有。但現實路途遙遠,在另外一個都市生活著,少年時的純潔情感早已傷痕累累,沒有了少年時的天真無邪。 硝煙滾滾的歲月中有知音嗎?有。那是患難之交,在同一個戰壕并肩戰斗,都是在越南戰場浴血奮戰的幸存者,遠去了號角爭鳴,沒有了當年的征戰雄風,現在雖然他們“發”了、“高”但也胖了,歲月催生他們兩鬢漸霜。 市場經濟大潮中有知音嗎?有!我們這一代人,是社會主義建設兩種經濟形式的承前啟后者。計劃經濟我們經歷了統購統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以階級斗爭為剛;市場經濟我們經歷了關停并轉、所有制轉變、企業公司化、市場化。在所以這些變革中有幾個知音,但他們現在都“廳”了、“處”了、“局”了、“總”了,我“退”了,一切與我無關了。 歌聲飄揚,身姿飄逸的場合有知音嗎?只一個!有幾個舞友,也是玩伴,經常在一起跳舞,有時到江南吃農家飯,有時還到圖書館,這些只能算是朋友,算不上知音,是朋友,這一點是肯定的。 茫茫網絡有知音嗎?不知道。有過太多的聊友,凡涉及見面、視頻我基本回避了,可以談天說地,不談情感經濟。這不是說我有何等圣潔,何等高傲,主要是不想有麻煩。 我現在的心情是:
月下感懷
我自凋零面銀屏, 鍵盤敲出思戀曲, 追逐月 一陣秋風襲來,我打了個哆嗦,思緒散開來,猶如睡夢驚醒。時間不早了,該睡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