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是要講究方法的,這個是可以肯定的,無法不成章,凡是跟金錢有關聯的都需要方法。就在我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問下大家,您操作股票主要采用哪幾種方法或方式,我想過半的人會一時會被問無語,因為我們在注重收益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伴隨我們投資的一些方式方法。
有人炒股憑感覺,有人炒股靠方法,有人炒股看消息,有人炒股信高手……一個人或多或少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但無論采取哪種,都有它的門道,也各有它的優劣。有人說股票懂的多,炒的就一定好,其實不然;也有人說股票研究的精,炒的也一定好,亦不然??v觀這么多縱橫在股市里的高手,其實每個人都有其適合自身的一套方法。無論他是專業做、還是業余做、個人做、團隊做等等都是如此。從巴菲特、索羅斯等一流大師,到楊百萬一些草根股神,他們的成長都是有他們獨到的見解和自身擅長操作的方式方法來做支撐的。這個是需要一個時間和經驗積累的過程的,只要用心去感知去頓悟,我想每個人都會找到一個合理的,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我們做股票,首先是從認識股票開始的。由你自身對股票的認知給股票做了定位,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做股票的導向。這樣就區分出來短、中、長、波等不同的操作風格,但無論怎么劃分,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賺錢。
民間有俗語,說錢難掙、屎難吃!擺不上臺面的話,但是卻十足的印證了這點,就是錢難掙。股市是個幻想空間極大的投資場所,現實中也會造就一些財富神話,但是真正在股市里賺錢的人并不多,有人根據美國股市投資者的收益情況做調查,公布的數據基本是一賺、二平、七虧本,很明顯,虧錢的人還是占絕大多數。這是現實,做為投資者來說,我們就是要克服股市中的重重難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方式方法,最終做到盈利,并且在能力提高的同時,將我們的收益逐步最大化。股市的魅力不是在于暴漲暴跌,而是在于它的復合增長,1、2、4、8、16、32、64、128、256、512……我們可以看到10個階梯的復合增長,1—512的這種復合增長產生的差距,才是股票的魅力之所在。因此股市里的錢,基本可以說是“賺不完”的,所以如何賺?怎么做?就成了我們所有投資者在投資道路上不斷尋覓的“捷徑”了……
股市里它的資金體系是龐大的,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也是分門別類的。什么基金(公募、私募)、社保、券商、投資團隊、個人理財等等很多,這些我就不詳細說了,我就是想告訴大家,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對股票操作的方式方法不同,不同的力量對股市的影響也不同??傊畢⑴c的投資者成分越多,越加大了股市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不要渴望做股神,去掌控一切,客觀的去理解和對待股票,才是我們投資者最貼切實際的。
在股票操作過程中,我們投資者都是從迷茫中開始不斷摸索前進的,從K線圖漲跌、到均線系統、浪型理論、K線形態、籌碼理論、量價關系、主力研判、盤口語言等。從最簡單到最復雜,逐步加深融匯貫通,是需要一個積累的漫長過程。如果悟性好、興趣濃厚、思維活躍、善于總結這一套下來,也需要不少時日,往往一些普通的投資者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把它們徹底研究完,所以在掌握了一些技巧之后就逐漸把自己的操作定型了。所以對股票研究的認知不同、投入不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劃分,什么新手、庸手、老手、高手等等諸如此類……但總之,股票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回歸到簡單的一個過程。凡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投資者,到最后都會有這種感悟,就是大道至簡。只是每個人認知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投資風格,一個人一種方式方法,各有其能各顯神通,方法不在于好壞難易之分,可靠好用就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是蠻有道理的,對于股票投資也是這樣。廢話我也不多講了,我通過個人這么長時間對股票的認知,簡單做一個總結,用下列詞語簡單概括一下: 1. 心態淡定、2. 耐心十足、3. 仔細觀察、4. 操作嚴格、5. 思維活躍、 6. 多面分析、7. 善于總結、8. 及時糾錯、9. 靈活多變、10.順勢而為。 總體上簡單歸納出這十點,是我個人認為操作中比較重要的一些要素,希望大家在投資中逐漸具備這些要素,不斷將自己強化,從而更得心應手的去操作股票。
羅嗦完了,下面我把自己在股票操作中發掘到的一些方法,以圖文的形式簡單介紹,與大家分享,歡迎交流指導。 為了便于理解,以下圖解均為同一支股票 彩虹股份,左上角有標識。 MACD雙重確認法: 附圖有2個MACD指標,上面的參數為:12 26 9,這個參數的MACD適用于中線的研判,下面的參數為5 10 5,這個參數的MACD適用于短線的研判。起初由于比較渴望抄底逃頂,順著這種思路,所以無意中發現2種不同參數的MACD有著不同的功效,把2者稍作修改并同時使用,就會得到短線和中線的雙重確認的效果,從而在第一時間內,可以發掘到頂和底,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是早期較為簡單的一套具有實戰性的方法。 MACD雙重確認法主要是用來加強研判波段頂和底的,沒有特殊要求,難度較低,只要了解MACD的用法就可以了,不會的可以百度去搜,很方便。 釋:我個人一直致力于找尋貼近實戰的有效方法,并且用最簡單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捕捉到它們。其實有很多指標高手造詣很高,不斷鉆研新的戰法和思路,編寫出更高級更精準的指標,這點我很是佩服。不過我個人沒有去學指標編寫,所以在日常操作中基本已逐漸脫離指標,單看K線圖、分時圖、和買賣盤的情況已經能自如操作了。大道至簡,多的我也不講,畢竟指標都具有滯后性,不要指望提前布局,買在絕對低點和賣在絕對高點,這些都是不靠譜的操作行為,利弊優劣時間久了自然會明白,過度依賴指標會影響自己的思路,操作逐漸古板,股市是講究靈活多變的地方。
成本均線研判: 主圖成本均線CYC,參數為2 4 16。這個指標我歸納其為均線輔助類型的指標。由于我們通常所用的主圖均線指標MA略顯遲鈍,雖然這個MA均線指標也有一系列的戰法,但是我個人習慣從事短線操作,對于主力拉升過程中,主力會利用手中的資金和籌碼對股價做一個短時間的調整,刻意制造出的洗盤還是出貨很難辨別,因此依照均線系統來判定買賣,存在的迷茫較大。因此為了把握住一支股的做多期和做空期,就催生出了這個改過參數的CYC指標。 這個CYC簡單實用,參考性也不錯。實用時須注意3條線之間的關系,從而正確應用。短線較敏感,中線略微遲鈍,不過個人感覺,總體上要好過MA均線指標。
波段研判法: 這個方法是來源于個股漲跌中存在的共性,其中看似簡單的一個漲跌幅度,其實融合了很多主力操作上的一些東西,包含了很多理論和操作上的結合,我經過逐漸整理,簡單的勾勒出個股在漲跌中的目標框架,實用性應該說是很高,一般人不懂精髓,我也就不詳細說了,仔細看圖就好。 數日內的洗盤只需要關注4個幅度
另外,突破平臺做拉升也有幅度,根據個股股性不同,平臺構筑期時間長短的不同,外圍資金充沛情況和大勢的不同、主力準備充分與否的情況不同,也分門別類??傮w上大部分突破平臺拉升的股,幅度基本拉升為10%左右、20%左右、30%—50%、50%—100%,大多數主要集中于前2個幅度。到了一定的幅度,之后股價也會做相應的調整,或下跌或構筑平臺。 通常構筑平臺期是股價在做一個方向的選擇階段,股價經過連續暴漲,在高位構筑平臺,那么主要意圖就是平臺出貨。其余低位構筑平臺和中位構筑平臺,其目的是做階段拉升,意思就是后面還有空間。所以當股價開始突破平臺向上攻的時候,是我們要進場參與的較佳時間,構筑平臺期的股,我們最好還是換股操作同時對該股進行觀望,伺機而動。另外突破有假突破、一次突破和二次突破,這個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就不詳細說了,因為需要拿出一些例子,我嫌麻煩,所以這個在操作中自己體會吧。 為了便于理解,后面還有一個局部圖可以參考。喜歡的朋友可以仔細去研究,對照其他股的歷史走勢來驗證。 買點賣點畫線法: 這個方法,是股票操作的殺手锏,我自認為這個方法至少10年內依然有效,或許會生存的更久。 詳細不多說,文章字數有限,以下連接是此法的相關視頻。 http://www.56.com/u82/v_NTExOTU0Nzk.html 感謝上傳視頻的 逝水寒江,并奉上我對你最美好的祝愿!
分時圖買賣研判: 分時圖是股票操作中對股價反應最及時最敏感,也是難度最高的一個環節。研究好分時圖,確實是難度非常大。 我目前在股市里僅處于小學二年級階段,學薄識淺,分時圖也就是能明朗的解答這一點點而已,余下的還需要高人一起交流探討,歡迎盤口語言高手相互交流。
本文章歡迎轉載,期待共同進步!
為了加強理解波段研判法、買點賣點畫線法,另附2張理解圖
本文章歡迎轉載,期待共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