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醫藥膳對人體有非常好的治療保健作用,不但味道鮮美獨特,還具有科學、衛生、雅致、美觀的優點,實為治病療養的最佳方法。下面助康網為您精選了十道療效佳、食材方便易得的食療大餐。 藥膳一 雞肝粥: 取雄烏雞肝1具,生姜末少許,粳米50克,按常法共為稠粥。日服1次,空腹服。可補脾養肝、益筋生氣。 藥膳二 砂仁參肚 砂仁10克,黨參20克,枳殼10克,些胡、升麻各5克,豬肚1個,五香粉、精鹽、味精等各適量。將5種中藥研成細粉,豬肚用刀切成大方塊,用醪糟汁將中藥粉、五香粉、鹽、味精等調勻抹于豬肚片上,從內向外裹緊成卷,用麻繩捆扎好,掛于通風處風干;食時放蒸籠內蒸熟,冷卻成圓片形。可作為佐酒冷碟。佐餐食之。補中益氣,健胃升提,適宜于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胃脘食后脹悶,噯氣等癥。 藥膳三 肉餡餛飩: 取嫩肥羊肉和黃母雞肉各200克,斬為泥,加入生姜末15克,食鹽、黃酒各適量攪 勻為餡,取面粉適量按常法包為餛飩,每晨空腹服。內熱盛者禁用。 藥膳四 核桃燉蠶腎: 取核桃仁100-150克和略炒過的蠶腎50克,共置碗內,入屜,隔水燉熟服。健胃收斂有良效。 藥膳五 山楂炒肉丁: 取鮮山楂12克,陳皮、枳殼各9克、生姜6克,與瘦豬肉丁60克入鍋中共炒,熟后食肉。可疏肝理氣健脾和中。 藥膳六 羊骨粥: 取羊脊骨1具,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鐘,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每晨空腹服。適用于體虛、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藥膳七 鯽魚黃芪湯:取鯽魚1尾,洗凈去雜,與黃芪40克、炒枳殼15克加水共煨湯。日服2次,食肉飲湯。可補中益氣。用治胃下垂、脫肛等。 藥膳八 參芪清蒸羊肉 熟羊肋條肉50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水發香菇2個,玉蘭片少許,調料各適量。將黨參、黃芪切片,加水煮提取2次得黨參、黃芪濃縮汁約30毫升;將羊肉切成長約寸半的片;玉蘭片放于碗底,香菇于當中,羊肉整齊擺于其上,加入胡椒粉、料酒、味精、精鹽、蔥、姜和花椒、清湯、黨參黃芪濃縮汁,入籠蒸30分鐘取出;揀除藥包、蔥、姜即成。佐餐服食。溫中益氣,氣血雙補。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雙虧,如胃下垂、脫肛、子宮脫肛等癥。 藥膳九 荸薺茯苓湯: 取鮮荸、紅蘿卜各250克,茯苓15克、生姜2片,加水燉煮。宜先將荸薺煨熟后再加入后三味共煨。調味服食。可清熱利濕。 藥膳十 芪豆羊肝湯: 取黃芪15克,以布包好,與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共燉至羊肝爛熟,去黃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湯中,酌加食鹽略煮即可。日內2次分服,連服5-7日。可溫中散寒、益氣升提。用治脾胃虛寒、胃下垂。
患者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抑郁或過度緊張;工作宜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生活要有規律;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宜,避免辛辣、肥甘飲食及烈性白酒的刺激。對胃痛持續不已者,應在一定時間內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戒除吸煙等不良習慣。慎用對胃腸粘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學藥物。建議采用中醫辯證施治比較有針對性,沒有副作用。
胃下垂康復湯是長春站前醫院率先對胃下垂采用中醫療法治療,很好地吸收中醫和西醫治療中的特色和優勢,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融合貫通,各取所長,從而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臨床運用療效顯著,有效解決了胃下垂難治的問題,深受業內專家好評和患者青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