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墨爾本
看了那么一幕,至真令我難以忘懷。它觸碰到了我那早以深埋于心靈的記憶……
只因為在電腦屏幕上看到了那醒目的字眼,“一個令在場上千父母和孩子都哭泣的演講”,這是在學校的演講,學生都在家長的陪同下聽著。演講者講得很是投入,激情高昂,在坐的孩子都抱著自己的父母哭泣,那是感動的哭泣,是一種感恩的哭泣。此時我已被眼前這一幕所深深的感動。演講者說:“孩子們,你們應該好好的愛護你們的父母,他們把你們拉扯大,不容易啊!你們和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并不長了啊!現在你們讀高中,在校住宿,是一個月回一次家;等你們讀大學了,是一個學期回一次家;再到工作了,是一年回一次家。你們想想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啊!所以請你們現在好好珍惜吧!”多么平常的話啊!可又有幾人能讀懂呢!
我們忽視了生活中許多的細節,忽視了父母對我們的愛,甚至把那當作是理所當然。我們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關心父母的感受,甚至對他們高吼大叫,也認為是理所當然。我們真的忽視了太多太多的來自他們的愛了!冷漠的對待他們的關心,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說真的我們真的有點自私! 
小時候的我,總是惹爸媽生氣,明明是我錯了,可自己還覺得受了委屈,抱怨爸媽不理解我。對他們也是很少關心,只是他們關心我,當時我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直到有一次爸爸讓我幫他拔頭上的白發。我才發現爸爸頭上都有白發了,可我卻一點也不知道。此時我才明白是我關注他太少了,爸爸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慢慢老去,而我卻從不發覺。現在想想小時候的任性行為,真的很不對呢!太不為爸媽考慮了。我相信不止是我一個人對自己的爸媽關注太少,現實中還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人。其實不是不關注,而是習慣了他們對我們的關愛。
細細想想,說真的,其實我們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呢!甚至可以說很少。雖說我們從一出生就跟父母在一起,可那時我們能帶給他們什么呢!哭鬧,撒嬌,耍小性子,惹他們生氣……大家想想那個時候我們帶給他們的不就是這些嗎?等長大點了我們得讀書,而他們又得擔心我們的安全。上學路上是否順利;在學校是否被人欺負了;老師講得課是否聽得懂……他們要關心的實在是太多了,只要和我們有關的事那也就是和他們有關的事。不是他們多事,而是一種本能,一種對子女無條件的關懷。在災難來臨時,動物尚且都可以保護自己的孩子,何況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呢!
但作為父母的孩子,我們又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當他們擔心我們是否出事時,我們不知在哪里和朋友瘋狂的狂歡;當他們為我們著想時,我們認為那是對我們自由的干涉;當他們把他們的愛無私的奉獻給我們時,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那是他們應該做的;……現在反思一下,想想我們是不是那么做過。我們總是在無意中就那么做了,并且自己都未發覺,因為有點麻木了,所以成了理所當然,形成了一種習慣。
如果你現在是一名還未踏入大學門的孩子,那就用你那顆純潔的心去關心一下你的父母吧!如果你是一位在校大學生那就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機會吧,到家就好好關注一下你的父母吧!你會發現他們正在隨風的歲月里一天天老去,他們的頭上又添了幾許白發,他們的臉上又多了些皺紋……如果你已工作那就常回家看看吧!我相信他們看到你會非常開心的,會遠比收到你帶給他們的禮物還要開心!
不要把父母給你的愛當作理所當然,在這個世界上,你得學會報答他們!對他們多一點關心,你會發現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在久久回蕩著,回蕩著……
(后記)寫這篇文章我不是針對哪個人而寫,只是看見了那一幕有感而發,只是想把自己想的寫出來.......
2009.09.21晚
遇見,雨中旋律:3657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