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研究 開 題 報 告
課題《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研究》,已由深圳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研究審定,為深圳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立項的一般研究課題(編號A231,深教 [2008]第240號)。課題研究時間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研究周期為兩年。
●第一部分:課題提出的緣由和創新意義
一、研究的背景與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一)課題提出背景 1.繪本是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 作為一種重要的兒童文學樣式,繪本最早出現在西方,有百年的歷史,是繪畫和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英文中叫“Picture Books”,在日本稱為“繪本”,我國有時也叫“圖畫書”。繪本中的圖畫一般是手繪之作,生動迷人,具有和語言敘述同樣的功能,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任務。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繪本被公認為是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學齡前兒童讀物中70%是圖畫書。與一般圖書相比,以讀圖為主的繪本閱讀更具有直觀性與形象性,符合兒童審美需要和心理特點,在長期閱讀中,能潛移默化地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對兒童的思維、語言的發展、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實際上繪本閱讀更是對孩子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 2.繪本閱讀是新課程的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繪本閱讀能促進低段學生形成自學能力、促進主動發展。通過對學生繪本閱讀的指導,鼓勵學生多看書、愛看書,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既學到新的漢字,新的知識,又復習鞏固了已學的漢字,積累了知識。 繪本閱讀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同時能夠促進兒童和諧發展,有利于兒童情感發展,有利于開發兒童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利于調動和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繪本閱讀,能引領兒童快樂成長,為兒童終身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二)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綜述 在國外,繪本已經有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發達國家兒童首選的讀物。現在,國內已有不少的專家學者都在研究繪本閱讀的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作品來給孩子閱讀,來愉悅孩子的生活,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呢? 臺灣的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繪本是早期閱讀的首選,臺灣的繪本閱讀在中小學和幼兒園深入進行有二十余年。 國內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教授、博士生導師梅子涵教授等多年來也一直呼吁讓孩子閱讀經典繪本,認為《幼兒經典繪本》應該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書”。因為,優秀的繪本能給孩子帶來愉悅和幸福感,讓孩子從中體會閱讀的樂趣。通過繪本與一般兒童讀物的比較,其一,繪本善于通過淺顯的故事來闡述幼兒平時難以理解的、較為深邃的內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題;其二,從美學的角度來講,繪本以美侖美奐的繪圖,給孩子帶來視覺的享受,具有較高的文學審美價值;第三,圖與文相輔共存的平衡關系,營造整個繪本的內在感覺。 是深圳市南山區后海小學2004年確立“繪本快樂閱讀”為校本研究課題。目前,全校已有10個班級進行繪本快樂閱讀實驗,并吸引了國內6個省的8所中小學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3所中小學的簽約合作交流。 在我們的這一課題中,我們把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 的行動研究作為主要目標,即教師是如何解讀繪本,如何指導學生去閱讀繪本。借助繪本,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對美的感受力,豐富的想象力,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培養學生樂于觀察、樂于動腦、樂于表達、樂于合作、樂于探究的習慣。從這樣的一個切入點對低年級學生經典繪本閱讀進行研究。為此,我們提出了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研究項目并申請課題立項。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 繪本: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是較為嚴格意義的圖畫故事書,特別強調文與圖的內在關系。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不再僅僅是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是圖、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內在感覺。 經典繪本:指適合于兒童認知年齡特點的名著繪本和大師繪本。 閱讀:這里閱讀包括教師對繪本研究性的閱讀,對家長進行繪本啟發式的閱讀,及孩子多種通道綜合性閱讀。 繪本閱讀的內涵: 1.培養學生良好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充實心靈內涵。 2.深化學生閱讀習慣,豐富人文素養,擴展生命視野。 3.激發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發展潛能、增進生活經驗。 4.涵養學生欣賞、表達、溝通、分享的能力。 二、預期成果的創新之處 閱讀經典作品,可以打破時空界限,提升兒童閱讀品位,對兒童終生學習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在研究經典繪本的閱讀過程中將經典繪本閱讀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在經典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根據繪本內容和低年級孩子的特點設計豐富多樣的聽、說、讀、問、議、寫、欣賞、想象、表演、創作等活動,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得以提高。這一項研究活動在國內還剛起步,故其成果作為我區后續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借鑒與指引。
●第二部分:研究條件、目標內容、方法和過程 一、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已經具備以下有利條件: (一)學校基礎條件 1.課題組成員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課題組負責人譚奕軍是龍崗區骨干教師,參加和主持過國家級、省、市、區級課題的研究。課題業務主持人才曾參加和主持過國家級和區級以上的課題研究,有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市、區級獎項。 2.語文科組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 語文科組先后承擔過“十五”規劃區級課題的研究工作,都已順利結題,并獲專家好評。其中“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研究”獲龍崗區科研成果一等獎。 3.學校領導重視支持科研工作,科研經費落實有保障。 學校領導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落實,為課題組提供專項資金訂閱、購買相關書籍,為教師查閱文獻資料提供物質保障;有計劃組織課題組成員參加各級教科研培訓,從而有效促進教師教科研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4.學校有健全的科研管理網絡 我校十分重視課題研究工作,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教科研管理網絡,有相應的組織制度和課題研究制度,能為課題研究的開展提供時間保證。 5.我們有愛崗敬業的科研型老師 我們語文科組有一批年輕有活力,責任感強,具有奉獻精神和科研意識的教師。對于經典繪本閱讀的行動研究熱情高,在確定繪本閱讀開展之初,有自已掏錢買書提供給課題組成員共同來研究,也有自制繪本來輔導教學的,有了這樣一群愛崗敬業的主研人員,帶動全科組所有教師參與本課題的研究,保證課題研究能夠順利開展。 現在課題申報成功,我校將高度重視課題研究工作,采取多種方式和途徑,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全力支持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力爭使本課題研究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本課題組已經具備完成研究任務的主要客觀條件。 二、主要研究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的目標 低年級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通過對低年級學生經典繪本閱讀的研究,提高教師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鑒賞力,促進教師深入細致地研究文學類作品教材和教法,提高教師專業研究水平。同時,也使教師更好地把握兒童的認知特點,形成正常的兒童觀,教育觀。 低年級學生發展目標:通過多種方式的繪本閱讀,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對書的熱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發展視、聽、語言、思維、想象、審美及觀察等能力。 家長發展目標:通過對家長的宣傳與培訓,與家長達成共識。促使家長關注閱讀對兒童精神成長的作用,尊重孩子獨特的閱讀感受,不要過多地束縛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多一分童心、一分好奇、一分詩意、一分平靜,讓孩子的心因閱讀變得柔軟,變得陽光燦爛。通過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的閱讀活動,把閱讀的種子播在孩子心里,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共同發展。 學校發展目標:通過繪本閱讀的研究,形成特色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一支學習型的團隊組織,促進學校特色的持續發展。 (二)研究內容 1.選擇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原則的研究 在繪本閱讀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繪本的選擇是基礎。那么在選擇時要遵循哪些原則呢?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帶著問題去閱讀繪本,了解繪本的特質,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內涵與所包括的深層次的意義,盡可能從多角度進行分析與思考,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孩子們選擇出適合的閱讀繪本。 2.教師對繪本的研究性閱讀 引導教師進行研究性閱讀,深入了解繪本的實質,挖掘其中的多種教育元素,開展創意的教學活動設計。 3.指導低年級學生閱讀經典繪本的策略、途徑的研究 我們擬采取“聽(看)故事、講故事、畫故事、編故事、演故事”五大行動為主要策略,讓學生“愛聽、善講、能畫、會編、樂演”,通過集體教學、圖書漂流、環境互動、親子閱讀等途徑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營造書香班級和校園。 (三)研究的難點 1.低年級學生經典繪本閱讀材料、內容的研究。教師針對學生興趣選擇經典繪本,對于內容如何取舍,對于選擇的材料、內容如何解讀,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2.教師指導低年級學生閱讀經典繪本的策略研究。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繪本應遵循的規律,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基礎、閱讀興趣、閱讀的目的來指導學生閱讀。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法:本課題研究將借助相關的文獻資料,主要為有關兒童經典繪本閱讀策略、兒童閱讀的心理過程、兒童閱讀能力測評、閱讀對兒童生命成長的意義等文獻資料。 2.調查法:通過問卷、座談等多種形式,全面、具體的了解目前教師繪本閱讀教學、兒童經典繪本閱讀中的矛盾、困惑及憂慮等,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及境遇,以便使研究更具針對性,更能直抵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發展的實際。 3.行動研究法:將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的實踐與研究結為一體,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不斷提升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的實踐品質。 4.個案法:注意研究兒童個體進行經典繪本閱讀的發展現狀,運用典型解剖的方法,抽取其中的經驗與原理,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與實踐支撐。 四、研究進度 本課題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搜集相關的資料,初步把握課題的基本內涵及意義,做好課題的設計申報工作。 2.研究階段:根據課題的設計方案,對課題研究的各項內容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探索與研究,總結、積累相關的研究成果資料,不斷完善整個研究的內涵及體系。 3.總結階段:反思、總結整個研究過程,整體建構研究的成果框架,形成課題研究總報告,并申請和組織課題結題工作。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的調查報告。 2.課題階段性研究報告、課題結題報告。 4.低年級經典繪本閱讀研究的讀書筆記、教育故事、論文集、案例分析。 六、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譚奕軍 全面負責課題的組織工作 副組長:任海燕 具體負責課題的研究和管理 成 員:低年級語文老師 負責課題的具體實施
●第三部分:本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對于繪本閱讀推廣的憂思 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孩子閱讀經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可是目前,在家長對繪本的概念還很陌生,錯誤地認為繪本信息量小,光是畫兒好看,孩子閱讀收獲有限,更希望孩子閱讀純文字的書,而且價格又貴。如果沒有整個教育部門的有計劃的推動,光靠幾位教師的大聲疾呼,像我們課題組老師這樣的研究與探索,繪本閱讀的推廣會是一個非常漫長而又艱難的行程。 2.如何評價繪本閱讀的效果問題 如何評價教師的繪本解讀,如何評價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采用的策略,目前是我們研究中遇到的困惑。
主要參考文獻: 1.梅子涵 《閱讀經典》 文獻來自紅泥巴網站 2.日本 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文獻來自 小書論網站 3、林敏宜 《繪本的欣賞與應用》 臺灣 心理出版社 1989 4、傅林統 《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 臺灣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5、李紅葉《閱讀繪本》 文獻來自《書屋》2006年第11期 6、袁曉峰《繪本閱讀課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方式》文獻來源于小學語文教學2007年第02期 7、沙海燕《中國流行繪本現狀研究》文獻來自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5年第03期 8、張翠俠《繪本》文獻來自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9、李樂平《幾米與成人繪本》文獻來自語文建設2002年第06期 10、黃小玲《繪本閱讀的理念與實踐》——以深圳南山后海小學為例文獻來自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