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不僅僅是來自得體的穿著、脫俗的談吐、嫻雅的舉止、美好的姿態,更是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教師的優良人品,才是吸引學生最根本的原因。 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重的人,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往往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教師的崇高人格,就會像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 目 前,為數不少的教育從業者還未意識到,教師作為施教者,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往往成為對孩子一生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 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健康人格。令人擔心的也正在于此,在目前的教育界,教師缺乏人格魅力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為探討教師與 青少年的關系,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廣州市區進行了一項“教師與青少年”的調研。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教師應具有熱情、誠實、公正等人格特征,比其 是否具備很好的專業素質重要”這一說法,表示“贊同”的學生占77.2%,不同意的占11.2%??梢?,今天的學生認為,教師的人格魅力比其專業素質更重 要。 素質教育,說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當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平等對話。擁有高尚的人格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是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 善良與關愛 有一位姑娘,畢業后當了一名女教師。她長得很美,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會為她眼睛一亮。她的學生,特別是男學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愛和重視。女教師十分 喜歡班上一個名叫羅斯的小男孩,因為他學習成績突出,而且很守紀律。老師便安排他在畢業典禮上致詞,并親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可是,這一吻卻引起了一位低年級男孩的嫉妒,他覺得也應該讓老師吻一下。他便和老師說:“我也要得到你的一個吻。”老師很驚訝,問他為什么。小男孩說:“我覺得自己并不比羅斯差。” 女教師聽了,微微地笑著,摸摸他的頭說:“可是,羅斯的成績很好,而且很守紀律。”女教師接著說:“如果你能和羅斯一樣出色,我也會獎給你一個吻。” 小男孩說:“那咱們一言為定。” 小男孩為了能得到老師的那個吻,發奮學習,不多時,他的成績提高很快,而且全面發展。全校都知道這個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個美麗的女教師的一個吻。 這個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魯門,他最高的職位是美國總統。 當年的美國人都知道這位女教師的名字,還有她最偉大的吻。 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偉大的師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的。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雖已人到中年,卻始終不能忘懷中小學時代的老師的原因。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我!教師職業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多少年來人們一直這樣講,但“神圣”在什么地方,大多數人 卻將其抽象化了,更多地將“神圣”理解為“清高”。迄今為止,只有這句話真正將教師神圣職業的內涵具體化了。疼愛自己的孩子僅僅是一種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 動物本能,然而對學生之愛卻出自教師的職責,這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嚴慈相濟的無私之愛,這種愛才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 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師愛才是師魂。 關心他人、關心社會,與人合作共事,首先是一種人格,一種修養,一種素質。如果說教師的 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所有學生,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 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至今想起仍深為感動。他說:“我的兒童從清晨到深夜每分鐘都得在我的額上注 視,和在我的唇邊推擦。我的心和他們的心是粘合的,他們的幸福是我的幸福,他們的歡樂是我的歡樂,……我一個人從早到晚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 手,我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 彼得?基?貝得勒教授(榮獲1983年度美國教育進步和援 助基金會授于的全美教授的榮譽稱號)有一段精彩的話:“……這些學生在我眼前成長、變化著。做一名教師就好比在創造生命,我看到我親手塑造的泥人開始呼 吸。沒有什么能比如此接近地親眼目睹生命的開始呼吸的瞬間更令人激動的了。……做教師也確實提供了一些除了金錢和權力之外的東西:它提供了“愛”。不僅僅 是對學習的愛,對書本的愛,對思想的愛,而且是作為一個教師所能感受到的那些難得的學生步入教師的生活并開始呼吸的愛?;蛟S“愛”用在這兒并不盡意,用 “神奇”一詞更為恰當。我當教師是因為我生活在那些開始呼吸的人們中間,我有時甚至能感受到在他們的氣息中也有我自己的氣息。” 美好的人生是 為愛所喚起,并為知識所引導的。從這一角度講,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教育效率不是教師的效率和學生的效率之“和”,而是兩者的“積”, 其中任何一個為“零”,其結果必然是“零”。無數事實說明,健康、融洽、充滿溫暖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產生安全感、滿足感、幸福感和責任感,它對提高教育 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之所以有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師是“善與愛”的代表。在孔子的學說中,“仁義”是其精髓??鬃訉W生 的體貼入微、關懷備至至今仍傳為佳話。家貧的,他多方接濟;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與所有學生交往中,態度謙和,平易近人,敞開心扉。學生對他的深厚感 情,終身不忘。 教師的“愛心”源于其“善心”。一位哲學家一次問他的學生們:“世界上最可愛的東西是什么?”學生聽了,爭先恐后地站起來回 答,各抒己見。最后一個學生回答道;“世界上最可愛的東西,是善。”那哲學家說:“的確,你所說的‘善’這個字包含了他們所有的答案。因為善良的人,對于 自己,他能夠自安自足;對于別人,他則是一個良好的伴侶,可親的朋友。”善良、誠懇、坦率,都是寶貴的財富,這種財富要比千萬的家產有價值得多。如果一個 人能夠大徹大悟、盡力去為他人服務,他的生命將來也必定有驚人的發展。人生的美德再也沒有比和氣、善良來得更寶貴了。 教師的主動精神、樂觀心態和快樂情緒與教師的課程智慧、教學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構成了“學生最喜歡的教師”的基本要素。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健全的人格素養。擁有這樣品質的人,他才會愛崗敬業,大公無私,他才 會以崇高的師表風范出現在同事中、學生中、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他才會自覺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就會得到的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學生在這樣的教師的熏陶下才會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具有這樣條件的教師不但在教學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處理和協調跟學生以及同事的關系,會創造出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利于獲得事業的成功。從這樣的老師的身上,學生的性格能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響,受益終生。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善良和慈愛。他們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 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他們胸懷博大,能容的下性格各異與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的學生,他們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長者,還是學生 的知心朋友。他們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們不是一味地灌輸,包辦代替, 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不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他們充分相信 學生的能力,并想方設法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能力。他們對學生在探索的過程,在學習生活中的過失,采取的是寬容的態度,相信并讓學生自己糾正過失。 教師的人各魅力來源于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把教書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 的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 學生的純潔,以自己的高尚品質去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他們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 教師的人各魅力來源于從不滿足的執著的精神。他們始終以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 卓越。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強者。他們不會陶醉在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更不會沉溺于暫時的失敗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們會反思,并從反思 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斗目標。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美好的自身形象。這樣的教師,他們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衣著儀表,他們在潔身自好的同時,也會影響和教育學生講究儀表,注意文明,讓那些行為不檢點人在他面前自顯形穢,無地自容,從而予以收斂,并逐漸養成注意良好的自身形象的優秀品質。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出眾的交際口才和交際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教師,他們很會說話,很講究 語言藝術,注重語言的藝術感染力,善于處理各種關系,在復雜的人際交往中得心應手。這樣的教師學生喜歡接近,并很容易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他的口才,他的 能力讓學生折服。他對學生教育的話語才有分量,才富有感召力,對學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力,對學生的教育是深遠的。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這樣的教師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事物 的變化具有前瞻性,進而能對學生因材施教,更有益于學生的發展。他們對事物的發展方向有著準確的判斷,從而能得出相應的應對策略,辦起事來八面玲瓏,得心 應手。特別是在處理學生的糾紛時,善于處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關鍵,提高辦事的效率,會讓學生受到教育,并心服口服,心悅誠服。 教師的人各魅力來源于優雅氣質。擁有優雅氣質的教師一定是學識淵博,充滿激情,充滿理想,充滿活力的人。這樣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他們很會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倍受學生的喜愛,他的品質會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樂意接受他的教育和培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