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小組向中央的匯報提綱(“二月提綱”) (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 文化革命五人小組,二月三日開了一天會。參加人有彭真、定一、康生、冷西,以及許立群、胡繩、姚溱、王力、范若愚、劉仁、鄭天翔。共十一個同志。 會上討論的問題,及主要意見如下: (一)目前學術批判的形勢和性質。 對吳晗同志《海瑞罷官》的批判,以及由此展開的關于道德繼承、“清官”、“讓步政策”、歷史人物評價和歷史研究的觀點方法等問題的討論,已使思想界活躍起來了,蓋子揭開了,成績很大。 這場大辯論的性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同資產階級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一場大斗爭,是我國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并且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后,在學術領域中清除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動或錯誤思想的斗爭,是興無滅資的斗爭即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斗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場大辯論勢必擴展到其它學術領域中去。我們要有領導地、認真地、積極地和謹慎地搞好這場斗爭,打擊資產階級思想,鞏固、擴大無產階級思想的陣地,并且大大推動我們干部、學術工作者、廣大工農群眾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把他們的政治思想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徹底清理學術領域內的資產階級思想,是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這里存在著一個誰領導誰、誰戰勝誰的問題。我們要通過這場斗爭,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開辟解決這個問題的道路,在邊斗邊學中鍛煉出一支又紅又專的學術隊伍,并且逐步地、系統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通過這場斗爭和其他一系列工作(例如提倡工農兵學毛主席著作、工農兵學哲學等)不僅要進一步打破舊知識分子,實際是剝削階級對學術文化的壟斷地位,而且要從此進入一個廣大工農兵群眾直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武器和科學文化的新的歷史時期。當然,首先是從他們中間有相當文化水平的人開始,并且隨著工農群眾文化的普及提高而向前發展。 正因為如此,應當足夠的估計到這場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要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要估計到這場斗爭不是經過幾個月,有幾篇結論性文章,或者給某些被批評者做出政治結論,就可能完成這個任務的。我們應當積極地、認真地、不間斷地把這場斗爭長期堅持下去。 (二)方針 堅持毛澤東同志一九五七年三月在黨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所講的“放”的方針,也就是讓各種不同意見(包括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東西)都充分的放出來,在針鋒相對的矛盾的斗爭中,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對反動或錯誤的思想加以分析批判,真正的駁倒和摧毀他們。 學術爭論問題是很復雜的,有些事短時間內不容易完全弄清楚。我們在討論中,要抓大事大非,首先要劃清兩個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條道路(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兩個主義(馬列主義和反馬列主義)的界限,并且弄清學術上帶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要堅持實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要以理服人,不要象學閥一樣武斷和以勢壓人,要提倡“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要有破有立(沒有立,就不可能達到真正、徹底的破)。我們在斗爭中,要認真地、刻苦地學習毛澤東思想和進行學術研究,掌握大量資料,進行科學分析,把學術向前推進。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在政治上壓倒對方,而且要在學術和業務水準上真正大大地超過和壓倒對方。 只有這樣,才有利于用無產階級思想逐步地改造舊知識分子,提高革命的知識分子,團結大多數,反對少數,并且真正把極少數堅持不改、死抱住錯誤和反動觀點不放的人孤立起來,逐步地摧毀反動的學術觀點。 要準許和歡迎犯錯誤的人和學術觀點反動的人自己改正錯誤。對他們要采取嚴肅和與人為善的態度,不要和稀泥,不要“不準革命”。不論他們是改還是不改,是真改還是假改,我們這樣做,都比較有利。 對于吳晗這樣用資產階級世界觀對待歷史和犯有政治錯誤的人,在報刊上的討論不要局限于政治問題,要把涉及到各種學術理論的問題,充分地展開討論。如果最后還有不同意見,應當允許保留,以后繼續討論。這樣,便于把各種意見放出來,并使我們的隊伍在邊爭邊學中成長、壯大起來。 報刊上公開點名作重點批判要慎重,有的人要經過有關領導機構批準。過去參加演壞戲的演員,不要叫他們在這次爭論中在報刊上公開檢討,他們的錯誤可以在另外的場合解決。 工人日報、體育報等報刊,原則上都可以發表討論文章或摘要、簡介,但要注意質量,注意簡潔明了。 (三)隊伍 五人小組和各省、市、區黨委都要抓革命的學術工作隊伍。要依靠堅定的左派,團結一切革命的知識分子,孤立極少數頑固不化、堅持不改的人。 我們要邊打邊建,由少到多,逐步形成一支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學術上超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革命的、戰斗的、又紅又專的隊伍。 (四)左派要相互幫助 要形成大批的左派學術工作者的“互助組”、“合作社”,提倡在分頭研究的基礎上,經過集體討論,分工分頭執筆,用適當的方式互相批評和互相幫助,反對自以為是。警惕左派學術工作者走上資產階級專家、學閥的道路。要重視在斗爭中出現的優秀的青年作者,加以培養和幫助。 即使是堅定的左派(從長期表現來看),也難免因為舊思想沒有徹底清理或者因為對新問題認識不清,在某個時候說過些錯話,在某些問題上犯過大大小小的錯誤,要在適當的時機,用內部少數人學習整風的方法,清理一下,弄清是非,增加免疫性、抵抗力。只要錯誤已經改正,或者決心改正就好。不要彼此揪住不放,防礙對資產階級的學術批判和自己的前進。 (五)爭論的問題,現在就要著手準備,到一定時期,在報刊上再發表一些質量較高的文章。 (六)五人小組設立學術批判的辦公室。 辦公室由許立群、胡繩、吳冷西、姚溱、王力、范若愚等同志組成。許立群同志為主任,胡繩同志負責主持學術方面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