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03日08:10騰訊歷史韓聲濤
[導讀]……我們要永遠紀念英勇犧牲的200多萬基層官兵,我們要永遠紀念那些以死抗敵的民眾。老朽希望:在中國首都建立中國抗日無名烈士墓,以紀念以死報國的無名英雄們。 韓聲濤老先生 上海檔案館查證:韓聲濤,中央軍校洛陽分校軍官訓練班第三期第六隊,山東平度人。1934年從該期畢業。 中央軍校洛陽分校軍官訓練班第三期同學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題詞。 作者簡介:韓聲濤,1912年生,山東平度人。1931年參加東北軍。在14年抗戰期間,歷任戰士、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先后參加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固安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豫中會戰,所在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1師和第4師。先后畢業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洛陽分校、西安長安軍官訓練團和昆明美軍參謀學校。1949年1月任四野第45軍135師副師長(此前任國民革命軍第13軍299師團長),參加衡寶戰役(所在師對抗敵4個主力師的包圍,在該戰役中起了關鍵作用)和廣西剿匪。1951年調任設在武漢漢口的第一高級步兵學校(轄商丘、信陽、長沙、南昌、桂林和廣州共6所步兵學校)教務處副處長(副師級,主管軍事教育)。“文革”中受到迫害。后為湖北襄樊四中離休干部。 附: 韓老先生已于2010年3月22日11點15分仙逝。報紙訃聞版上對這位抗戰老英雄如此報道:“襄樊四中原副校長韓聲濤(副廳級)同志,因病于2010年3月22日在襄樊逝世,享年99歲。 韓聲濤同志是山東省平度市人,1949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 評價湯恩伯:湯恩伯部是令日軍畏懼的抗日勁旅,被日軍視為華北方面的天字第一號大敵和心腹之患……老朽認為湯恩伯的主要過錯有二…… 我們要永遠紀念以張自忠將軍為代表的200多位殉國將軍,我們要永遠紀念英勇犧牲的200多萬基層官兵,我們要永遠紀念那些以死抗敵的民眾。 抗戰感言 作為親歷14年抗戰的耄耋老兵,如今回首這段歷史,我想說點什么。我想說的是:不能忘記堅苦卓絕的抗戰,不能忘記中國軍民用血肉與敵相搏的抗戰,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在抗戰歷史這個問題上,我想我能說點什么。因為我親歷抗戰全過程,其間轉戰東北、華北、華中和西南;長期作為連長和營長帶兵在第一線作戰,即便是任副團長后,也是開戰必在第一線;在東北軍的勁旅和中央軍的精銳各抗戰7年;先后參加過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固安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豫中會戰及多次游擊戰斗,其中光大會戰就有7次(每次會戰都有多次戰斗),而東北抗日不亞于大會戰;經歷過運動戰、攻城戰、守城戰、陣地戰、山地戰、巷戰、伏擊戰和游擊戰等多種方式的對日作戰。 當年中國軍民奮勇抗敵,發動大會戰20多次、戰役1100多次、戰斗28000多次,戰死在前線的國軍將軍就有200多位,基層官兵的犧牲可想而知。現在的人很難想象當年中日之間軍力和國力的巨大差距。當時的中國只是一個僅僅形式上統一的貧弱的農業國,而日本卻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強國。軍事上日本是當時全球最強的陸軍和海軍國之一,擁有先進、完善的軍事組織體系并建立了全民戰爭體制。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初,日皇裕仁問戰爭所需時間,日本陸相杉山元答曰“一、二個月足夠了”(當時西方國家認為,中日全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