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電源維修 實例
2009-10-20 20:20
1. 我的電源因為電容鼓了,我把它換了,現在第一次啟動不了要等一會才能啟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先開機通電檢測+300V\+5VSB\KA7500B的第12腳(供電端)電壓是否在開機后呈緩慢上升,如果查到哪一路,是這種情況,則說明該支路中有元件不良(或熱穩(wěn)定性不良,先要預熱),特別是電解電容,如果充放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這種故障,可對應檢查。
2. 一臺ATX電源(七喜-320T) 故障:不能啟動(開機)。 檢修:先用萬用表測電源輸出端(3.3V 5V 12V)沒有發(fā)現有短路現象(3.3V輸出端為22Ω;5V輸出端為50Ω;12V輸出端為262Ω),通電后短接綠―黑線,電源只聽見一聲很輕的吱聲后無任何反應(電扇不轉),斷開綠―黑線的短接線(彎頭鑷子),測量紫色線(+5VSB)有5V電壓。拆開電源發(fā)現5V的濾波電解電容(3300uF/10V)凸頂,更換電容后故障排除。請教李永芳老師,為什么ATX電源的5V濾波電容凸頂會導致電源無法啟動? 答:5V的濾波電容凸起,將導致5V濾波不良,有脈動直流電中的一部分交流成分串入電路中,引起電源保護。 有的電容鼓包也會引起電路短路,一樣也會引起電源保護。這種故障現象將出現短接黑線后通電風扇轉一下即停,然后沒有任何反應。因為電腦電源對電壓的精密度非常高,因此,在維修這類電源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排查,如果掌握了其維修技巧和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3. comATX電源的開關管多為兩只MJE13007,而MJE13007的功率為80W.兩只管就是160W,為什么銘牌上寫250W-300W,不解。 答:有時,不能僅從開關管功率來判斷該電路的輸出功率大小。 如ATX電源,由于電路中加了一個功率因素轉換電路,其核心是一只功率因素變壓器,通過它就能將帶負載能力及功率增大。
4. 一個ATX電源爆掉兩濾波電容,換好后測量-12V高至-9.8V,其它電壓正常.求解決方法。 答:先測試一下+5V和+12V以及+3.3V電壓是否正常.如正常,則是該支路故障,可查輸出端的雙二極管及電解濾波電容;如也不正常,則是開關管,電阻,另兩只輔助電源管或二極管等性能不良,可更換試之。
5. 長城電源,月光寶盒系列ATX-300sep,輔助電源使用四腳的5H0165R,主電源是UC3842+K2996。故障是通電瞬間擊穿保險絲,更換后輔助電源只有2.4-3.5V間不穩(wěn)定波動,更換一電阻后輔助電源正常為5.07V,但是短接綠線和地線后,主電源并不能啟動,斷開主電源的光耦后,主電源能啟動,但是電壓不正常(這能否說明主電源正常??),經查啟動電源部分有一8腳的IC,型號為35CL25W/TPS3510P,綠線經一電阻連到其4腳。會不會是它損壞了呢?如果不是,應該如何檢修? 答:35CL25W/TPS3510P壞,可用WT7510塊子直接更換。見其應用圖如下:
我個人認為應該查次級,斷開光耦后沒有取樣電壓,電壓當然會不正常了,查一下次級取樣電路了。光耦也有壞的......我修過一臺光耦壞后待機電壓變高的長城P4300電源! 發(fā)個圖吧。照著它維修,應該不難了。圖如下:
|
6. 昨天我的電腦主機電源開不了機,懷疑是待機電源有問題,拆開檢查后發(fā)現待機管是一型號為K3067的管子,不知該管子是什么管子? 答:從K系列管子可知,該管子應該是場效應管。跟彩顯的開關管一樣,可用同型號或別的型號代換。
|
故障現象:三無(電源電路圖可以參考LWT2005 ATX)
測量過程:
1.目測:保險燒黑,Q1(c1815)燒焦,限流電阻R001(5歐1w)燒焦,更換(用C945代替C1815) 2.表測:輔助電源管Q3擊穿,更換(用C3148代替BUT11A) 3.通電測試,無5V輔助電壓,更換IC2(pc817估計多余了)-和IC4(TL431)測試已壞 4.修復完成,測試電壓正常。

電腦電源是電腦系統中比較重要的部件。它長期工作在高壓,高溫的環(huán)境中,電壓的波動,電流沖擊、各種電源干擾都有可能造成損壞。所以和其他元器件比較起來是容易損壞的部件。因我局電腦較多,進入夏季以來,天氣炎熱、電壓不穩(wěn)導致損壞了很多,在維修過程中發(fā)現了幾點規(guī)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故障現象是:正常使用并關機后,再開機時,電腦無法啟動。這種情況多為電壓波動過大,瞬間電壓過高或者過低造成,這種情況可以先試著把電腦與電源線斷開,等幾秒鐘,一般有可能恢復,因為電源本身有保護功能,當電壓波動幅度超過電源本身負載能力時,就進入保護狀態(tài)。這時就需要斷開電源,等一會就會好的。但是也不全是這樣,有一部分就不能進入保護狀態(tài),這樣就會損壞,維修過程中發(fā)現主要是以電源濾波電容擊穿或者快速整流二極管損壞的居多。
其二、故障現象是使用過程中主機突然斷電,再重新啟動無任何反應。送修后手摸機箱感覺很熱,打開機箱發(fā)現灰塵較多,電源風扇轉動不靈活,分析原因可能是散熱不良造成電源內部過熱,元件燒毀。經檢查電源觸發(fā)時風扇有反應,然后馬上斷電,分析是電源后級存在嚴重短路,經檢查是快恢復二極管因過熱造成短路,更換后工作正常?! ?br> 其三、電腦有的時候無法啟動,有的時候反復按復位鍵則可啟動,有時正常工作時也突然重新啟動。這種故障是與輔助電源電路有關。打開電源盒用萬用表測此時+5V SB待機電壓,僅為4V左右,斷電檢查發(fā)現輔助電源穩(wěn)壓集成塊7805輸入端濾波電容容量變小,看來也是長時間通電后受熱導致容量下降所致。換上新的電解電容后,故障排除。
經過多臺電源維修發(fā)現出故障的電源多為使用完畢后,只由操作系統進行了關機而未拔掉電源插頭,而那些長時間一直工作著的電腦反而不容易出現故障。原因是雖然電腦已經軟件關機,但是電源內部副電源一直工作。雖然只有一部分元件工作發(fā)熱,但因電源風扇不工作,熱量不易散發(fā),所以反而易出故障。所以大家在電腦不用的時候最好把電源插頭拔下,確保安全。
隨便看看論壇中的貼子,發(fā)現討論修理個案的較多,覺得有必要使一些初入此道的網 友快速入手,介紹一些共性的內容更為實用。 結合本人一些成功的修理經歷,首要的一條就是不要使故障擴大化,遵循由簡到繁的原則,可按以下五步依次進行:
1.首先查看整個電路板的外觀,看有無明顯的燒焦痕跡與電解電容鼓包。 2.用放大鏡仔細檢查電路板底的所有焊點,看有無虛焊。 3.檢查輔助電源是否工作,結合110/220V的兩種市電輸入,附帶判斷110/220V自動切換器件(如STR81145)是否損壞。 4.因在線測量只能測出器件的短路故障,首先進行不用焊下元件的測量。用萬用表的X1歐姆檔,測量所有二極管,三極管的PN結是否完好,電解電容是否有短路擊穿。 記住:用指針式表并使用盡可能小的歐姆檔有助于快速判斷。 5.查核心振蕩IC芯片是否損壞。
以上為通用原則,如一上電就燒開關管,擊穿高壓電解,可采用降壓法(220/110V通用的就加AC 110V),如仍有此現象,則重點排查取樣反饋支路元器件。
|
本書由徐連春整理制作
很多朋友比較關心電源的品質,往往喜歡用一些軟件檢測電源的輸出電壓。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是電源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為了保證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ATX電源內部設計了一套補償電路,能夠根據輸出電壓下跌的幅度自動進行補償來抵消輸出電壓的下降,不過絕大多數的ATX電源并沒有為每一路輸出電壓提供單獨的穩(wěn)壓電路,而是同時補償,這樣就容易出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比如+3.3V、+5V和+12V中的+5V因為負載太大而導致輸出電壓開始下降,電源會同時增加這三路的輸出電壓,并不會單獨對+5V進行控制,其結果必然導致+3.3V和+12V的輸出電壓過渡補償而超過額定的電壓,當電源設計欠佳或輸出功率不足時這種特有的現象就更加明顯!
實際使用中輸出電壓下降與上升的現象往往會同時出現,其中負載大的一路其輸出電壓往往小于額定值而其他輸出電壓則會高于額定值,如果電源無法滿足電腦硬件的需要這種電壓的變化就會更加明顯。
一、 電源輸出電壓的合理波動范圍
電源輸出的正電壓,合理的波動范圍在-5%~+5%之內,而負電壓的合理波動范圍在-10%~+10%。 +5V: 4.75~5.25V +3.3V: 3.14~3.46V +12V: 11.4~12.6V -5V: -4.5~-5.5V -12V: -10.8~-13.2V
二、 電源輸出波動的重要性
電源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是電源的一個重要指標,但絕不是判斷一款電源優(yōu)劣的唯一指標。電源性能指標非常繁多,電壓的穩(wěn)定性只是其中一項。
只要電源輸出在合理的范圍內,對電腦配件都不會造成負面影響,這時電壓的波動范圍在1%和5%的意義是一樣的,過分地關注波動的大小是不必要的。但波動的相對大小,側面反映了電源的負載能力,波動率相對越小的電源,其實際的最大輸出功率可能越大,畢竟,輸出電壓超出規(guī)定范圍時的輸出功率是沒有益處的。
相對來說,電壓偏高比電壓偏低更具有危險性,電壓偏低至多引起電腦工作的不正常,而電壓偏高則可能燒毀硬件。
三、 不同的負載,其波動狀況不一樣
很顯然,電源輸出電壓的波動大小,與電源的負載是息息相關的。
1、 INTEL系統 INTEL P4處理器功耗較高,有的要達到60W左右,如果從+5V取電,則+5V需要提供高達12A的電流,對電源+5V輸出的要求較高,而從電源的+12V取電,只需要5A的電流,因此INTEL在主板上增加了P4專用的供電接口規(guī)范,改由+12V為CPU供電。 使用INTEL P4的CPU,由于+12V端的負載較重,會導致+12V的下跌,電源此時會自動對+12V進行補償,但同時會導致+5V的升高。
2、 AMD系統 AMD的CPU普遍從+5V取電,使得電源+5V負載較重而出現下跌,電源的補償電路自動對+5V進行補償,結果會導致+12V的升高。
3、 設備功耗的影響 除了CPU,其它設備的功耗也會影響輸出電壓的波動。例如,硬盤和光驅使用的是+5V和+12V供電,其中+5V為電路部分供電,+12V為馬達供電,不同的硬盤或光驅對+5V、+12V供應的電流大小的要求不一樣,有的需要+5V提供較大點的電流,而有的則需要+12V提供較大點的電流,這都會對電源的輸出電壓波動有影響。 還有一些顯卡,功耗也特別驚人,對+5V或者+3.3V的要求也很高,這也會影響輸出。
4、 相同的配置,波動也會不同 有實驗顯示,一臺電腦,僅僅更換一塊完全相同型號的主板,更換前后電源輸出電壓也會有不同。
5、 電源在使用過程中的電壓波動 電腦在使用過程中,所消耗的功率不是固定在一個定值,也是不斷波動的,電腦消耗功率的波動,同樣也會引起電源輸出電壓的波動。玩大型的3D游戲,顯卡消耗的功率要遠高于做文字處理時所消耗的;看影碟時光驅消耗的功率較高。
因此,電源輸出電壓波動的大小,與電腦的配置的具體配置以及使用等都有極大的關系,拋開電源的周邊環(huán)境談電源輸出電壓的波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四、 主板BIOS和軟件檢測的準確性
主板BIOS和一些軟件檢測出來的電壓未必是準確的,但可以作為參考。從網友提供的截圖看,BIOS或軟件檢測存在著一些缺陷。譬如,很多軟件對+3.3V檢測的結果實際上反映的是內存的外部電壓,而相當一部分軟件對電源輸出的負電壓根本不能檢測,顯示的數值偏差過大。BIOS或軟件檢測的正電壓如+5V等,和實際電壓也存在偏差,偏差值通常隨負載的增大而增大,偏差率有時能達到1個百分點。有實驗表明,BIOS或軟件檢測的電壓與實際電壓至少會產生0.02V的偏差。
五、 電源波動是可調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廠家在生產電源時,只要波動在合理的范圍,都視為合格產品,而很少會精益求精把波動控制在更小范圍,因為從廠家的角度看,范圍內的波動,1%和5%的意義是一樣的。
電源的波動幅度,與電源的原材料是相關的。譬如,電源PCB板上的電位器,就可以調整輸出電壓,當輸出電壓偏低時,可以手動調高輸出。做工比較足的電源通常都會有電位器,而劣質電源上是看不到的。一般來說,做工較足的電源更容易實現輸出電壓的更穩(wěn)定,但這并不意味做工越足,輸出電壓越穩(wěn)定。
六、環(huán)境對波動的影響
電網電壓的變化,對輸出電壓有影響,這就涉及到電源的另一個性能指標:電壓調整率。電源適應電壓從最低點(通常是180V)過渡到最高點(通常是264V)時,輸出電壓的變化不能太大,一般要求控制在2%以內。
溫度也會影響波動。環(huán)境溫度較高時,電子元件會生產溫漂,影響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
|
微機的故障經常出在電源上,由電源造成的故障約占整機各類部件總故障數的20%~30%。而對主機各個部分的故障檢測和維修,也必須建立在電源供應正常的基礎上。下面我們對電源的常見故障做一些討論。
微機電源一般容易出的故障有以下幾種:保險絲熔斷、電源無輸出或輸出電壓不穩(wěn)定、電源有輸出但開機無顯示、電源負載能力差。下面分別介紹其檢修方法:
1.保險絲熔斷
故障分析與排除:出現此類故障時,先打開電源外殼,檢查電源上的保險絲是否熔斷,據此可以初步確定逆變電路是否發(fā)生了故障。若是,則不外如下三種情況造成:
輸入回路中某個橋式整流二極管被擊穿
高壓濾波電解電容C5、C6被擊穿
逆變功率開關管Q1、Q2損壞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直流濾波及變換振蕩電路長時間工作在高壓(+300V)、大電流狀態(tài),特別是由于交流電壓變化較大、輸出負載較重時,易出現保險絲熔斷的故障。直流濾波電路由四只整流二極管、兩只100KΩ左右限流電阻和兩只330μF左右的電解電容組成;變換振蕩電路則主要由裝在同一散熱片上的兩只型號相同的大功率開關管組成。
交流保險絲熔斷后,關機拔掉電源插頭,首先仔細觀察電路板上各高壓元件的外表是否有被擊穿燒糊或電解液溢出的痕跡,若無異常,用萬用表測量輸入端的值,若小于200KΩ,說明后端有局部短路現象,再分別測量兩個大功率開關管e、c極間的阻值,若小于100KΩ,則說明開關管已損壞,測量四只整流二級管正、反向電阻和兩個限流電阻的阻值,用萬用表測量其充放電情況以判定是否正常。另外在更換開關管時,如果無法找到同型號產品而選擇代用品時,應注意集電極-發(fā)射極反向擊穿電壓Vceo、集電極最大允許耗散功率Pcm、集電極-基極反向擊穿電壓Vcbo的參數應大于或等于原晶體管的參數。再一個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在查出某元件損壞時,更換后便直接開機,這樣很可能由于其它高壓元件仍有故障又將更換的元件損壞。一定要對上述電路的所有高壓元件進行全面檢查測量后,才能徹底排除保險絲熔斷故障。
2.無直流電壓輸出或電壓輸出不穩(wěn)定
故障分析與排除:若保險絲完好,在有負載情況下,各級直流電壓無輸出,其可能原因有:電源中出現開路、短路現象,過壓、過流保護電路出現故障,振蕩電路沒有工作,電源負載過重,高頻整流濾電路中整流二極管被擊穿,濾波電容漏電等。處理方法為:
用萬用表測量系統板+5V電源的對地電阻,若大于0.8Ω,則說明系統板無短路現象;
將微機配置改為最小化,即機器中只留主板、電源、蜂鳴器,測量各輸出端的直流電壓,若仍無輸出,說明故障出在微機電源的控制電路中??刂齐娐分饕杉砷_關電源控制器(TL-496、GS3424等)和過壓保護電路組成,控制電路工作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直流電壓有無輸出。過壓保護電路主要由小功率三極管或可控硅及相關元件組成,可用萬用表測量該三極管是否被擊穿(若是可控硅則需焊下測量)、相關電阻及電容是否損壞。
用萬用表靜態(tài)測量高頻濾波電路中整流二極管及低壓濾波電容是否損壞。
3.電源有輸出,但開機無顯示
故障分析與排除:出現此故障的可能原因是“POWER GOOD”輸入的Reset信號延遲時間不夠,或“POWER GOOD”無輸出。
開機后,用電壓表測量“POWER GOOD”的輸出端(接主機電源插頭的1腳),如果無+5V輸出,再檢查延時元器件,若有+5V輸出,則更換延時電路的延時電容即可。
4.電源負載能力差
故障分析與排除:電源在只向主板、軟驅供電時能正常工作,當接上硬盤、光驅或插上內存條后,屏幕變白而不能正常工作。其可能原因有:晶體管工作點未選擇好,高壓濾波電容漏電或損壞,穩(wěn)壓二極管發(fā)熱漏電,整流二級管損壞等。
調換振蕩回路中各晶體管,使其增益提高,或調大晶體管的工作點。用萬用表檢測出有問題的部件后,更換可控硅、穩(wěn)壓二極管、高壓濾波電容或整流二極管即可。
最近,到電腦市場上轉了轉,特地向維修部的老板申請了2個計算機電源(每個5元,準備拆了做配件用),興趣的原因,想把它修好,那就試試吧。
計算機電源機型:銀河動力E黃金版ATX-300-P4B8l
故障現象:通電啟動,沒有反應,無輸出。
目測:電路多處有焊接,很多電容有新焊接痕跡,管腳長(估計是換了新的),電源管,整流管有被取下的痕跡。
測量數據:輔助電源電壓=5V,正常,PO電壓=5V,輔助電源另一路輸出20V,正常。
維修過程: 1. 基于以上的數據和一般維修經驗,首先檢查主電源管(E13007),取下用萬用表測量,沒有發(fā)現異常,焊上電源管,上機繼續(xù)測試,故障依舊。 2. 電源管通過以上測試是正常的,下來就是懷疑TL494和保護電路了:因為電源保護和推動信號補償也可能是這樣的故障現象.由于剛才測量了TL494,所以重點是看看有沒有低壓部分斷路和整流斷路。測量各輸出電壓對地間電阻,沒有斷路。取下3個整流用的管子,測量后沒有發(fā)現異常現象。 3. TL494以及外圍(基礎是供電正常):通電,啟動PO測量,TL494的4腳電壓為0.49V(這個電壓應該沒有保護),12腳供電為20V,初步判斷,TL494應該沒有問題。串接電容用萬用表交流檔測量第8腳和11腳,均有1.2V輸出。(期間也有小插曲:測量了1-16腳的所有電壓來分析,發(fā)現有好些腳的電壓都很低,但是關鍵電壓都正常,由于經驗主義作怪,我懷疑了TL494有問題,可以用代換法試試,如果沒有改善,就證明了TL494是正常的。估計很多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都用過這個方法,如果這樣的做法算是失誤的話,我又失誤了一次。果然,更換TL494后沒有任何改變,在沒有充分數據的情況下,簡單的儀器,犯這樣的錯誤會是經常的,算是自我解脫吧。),證明TL494工作正常。 4. 既然TL494工作正常,TL494通過推動級來驅動電源管,接下來就只剩下檢查推動級了。測量:推動級通過輔助電源20v供電,測量電源供電,正常。也有可能是推動管有問題,取下推動管C945,測量正常,恢復推動管上機。直接測量激勵變壓器輸入端,竟然,有交流輸信號?。?!,推動級正常。 5. 檢測經過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主電源管。(主電源管原來拆機測量是好的),重點檢查推動變壓器到電源管基極之間是否通暢,故障范圍一下就縮小了。為了檢測方便,取下主電源管,保留輔助電源管。檢查電容,二極管,電阻,正常(有的甚至開路檢查)。就剩下主電源管了,而電源管原來用萬用表測量過了,沒有異常?。。。?!,很是困惑,再檢查一次吧,果然發(fā)現有一個電源管E13007,呈斷路狀態(tài)(原來檢查可沒有發(fā)現這一點啊)。至此出現了同一個管子兩次測量,得到完全不同結果。難道是電源管不穩(wěn)定,加電之后,變?yōu)殚_路了?斷電之后放置一段時間,用表測量是好的,上機后又開路了?有了這個假設后,想驗證一下是否正確。將開路的電源管放置了一個小時,用萬用表測量,果然發(fā)現測量是正常的,但是緊接著馬上再測量,就變成開路狀態(tài)了。就是這個現象,瞞過了很多專業(yè)修理人員。這個板子發(fā)現有很多元件都是新換的(可見還是一個比較執(zhí)著的修理人事),焊接地方也不少,估計大部分電路都查過了。就是這個小小的 “軟”管子(仔細觀察,該電源管金屬部分有點變色,估計是和散熱片之間沒有固定緊),可是折騰了不少人。 6. 找一個E13007-2上機,開機,輸出一切正常。
經驗總結: 沒有確鑿的數據情況下,一般不要懷疑TL494是有問題的。本例中的代換法,相信也是很多人經常會用的方法(說句老實話,如果儀器簡陋只有萬用表,這個辦法也無法避免)。 只要按照“測量數據+電路原理”分析的方法來分析故障,最終會找到問題個關鍵,但是如果只靠經驗,程咬金的三板斧,解決問題就不那么得心應手了。
這類“軟”管子,我還是第一次碰到,走了彎路,但是檢修思路是對的,就是以后要小心點,萬用表測量結果也要結合其它測量方法一起使用,結果才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