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中說禪:背弛
篇首提示:本貼由股天樂根據纏中說禪的原創整理而成,本博轉貼只是為了學習,望不對你的買賣產生誤導。 理解“背弛”之前一定要先理解傳統技術分析的“背離”。 頂背離:價格創新高而指標沒有創新高為頂背離。低背離:價格創新低而指標沒有創新低為底背離。 就MACD為例: MACD頂背離:當股價指數逐波升高,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上升,而是逐波下降,與股價走勢形成向頂的背離。預示股價即將下跌。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上向下穿過MACD,形成兩次死亡交叉,則股價將大幅下跌。 MACD底背離: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下向上穿過MACD,形成兩次黃金交叉,則股價即將大幅度上漲。 在幾乎所有的技術指標功效中,都有一種背離的功能,也就是預示市場走勢即將見頂或者見底,其中MACD、RSI和CCI都有這種提示作用。以MACD為例,從理論上講MACD與股價(指數)頂背離與底背離是不可能長久的,行情遲早要發生逆轉。但MACD與股價(指數)頂背離后還有頂背離,你不知道它何時才會發揮作用促使股價(指數)見頂回落;同樣道理,MACD與股價(指數)底背離后還有底背離,你也不知道它何時才會發揮作用引發股價(指數)見底回升。因此,一見到它們頂背離就貿然做空,或一見到它們底背離就貿然做多,都會為此付出代價,尤其是在它們底背離時去抄底風險更大。 纏中說禪的背弛定義:如何判斷“背馳”?首先定義一個概念,稱為纏中說禪趨勢力度:前一“吻”的結束與后一“吻”(吻即均線的交叉、粘合、纏繞)開始由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相交所形成的面積。在前后兩個同向趨勢中,當纏中說禪趨勢力度比上一次纏中說禪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按這個定義,是最穩妥的辦法,但唯一的缺點是必須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斷,這時候,走勢離真正的轉折點會已經有一點距離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種方法,看低一級別的圖,從中按該種辦法找出相應的轉折點。這樣和真正的低點基本沒有太大的距離。 還有一種方法,技巧比較高,首先再定義一個概念,稱為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當下與前一“吻”的結束時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形成的面積除以時間。因為這個概念是即時的,馬上就可以判斷當下的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與前一次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的強弱對比,一旦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斷“背馳”即將形成,然后再根據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的距離,一旦延伸長度縮短,就意味著真正的低部馬上形成。按這種方法,真正的轉折點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時地抓住。但有一個缺陷,就是風險稍微大點,且需要的技巧要高點,對市場的感覺要好點。 純粹的兩條均線的K線圖,就足以應付最復雜的市場走勢了。當然,如果沒有這樣的看圖能力,可以參照一下技術指標,例如MACD等,關于各技術指標的應用,以后會陸續說到。 ----------------------- MACD對背弛的輔助判斷 纏中說禪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制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換句話說,只要你看到某級別的背馳,必然意味著要有逆轉。但逆轉并不意味著永遠的,例如,日線上向上的背馳制造一個賣點,回跌后,在5分鐘或30分鐘出現向下的背馳制造一個買點,然后由這買點開始,又可以重新上漲,甚至創新高,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注意, 用MACD判斷背馳,首先要有兩段同向的趨勢。同向趨勢之間一定有一個盤整或反向趨勢連接,把這三段分別稱為A、B、C段。顯然,B的中樞級別比A、C里的中樞級別都要大,否則A、B、C就連成一個大的趨勢或大的中樞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級別或更大級別的一個中樞,而且不可能是一個和A逆向的趨勢,否則這三段就會在一個大的中樞里了。 歸納上述,用MACD判斷背馳的前提是,A、B、C段在一個大的趨勢里,其中A之前已經有一個中樞,而B是這個大趨勢的另一個中樞,這個中樞一般會把MACD的黃白線(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軸附近。而C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MACD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A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的背弛。 ------------------------------------------------------ 飛吻:短期均線略略走平后繼續按原來趨勢進行下去。
濕吻:短期均線跌破或升破長期均線甚至出現反復纏繞,如膠似漆。 ------------------------- 總結:其實所謂的背弛,說起來非常復雜,無非就是在高位的時候短期均線向下穿破長期均線的那一個時刻。復雜得離譜的所謂的背弛本質上沒有能夠脫離葛蘭威移動均線買賣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