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興趣與擇業 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人的興趣在職業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工作有興趣,能發揮他的全部才能的 80! 90%,并且長時間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勞。相反對工作沒有興趣的人,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 20! 30%,也容易精力疲乏。另外,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大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確定擇業方向并進行擇業決策?這里向大家介紹 10種選擇以供參考: 1。喜歡同具體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可以選擇諸如制圖、勘測、工程技術、建筑、機器制造、出納、會計等工作崗位。 2。 喜歡與人交往,對銷售、采訪、傳遞信息一類活動感興趣,則相應的工作崗位應該是:記者、推銷員、服務員、教師、行政管理人員等。 3。 愿干有規律的工作,特別喜歡按常規、有規律、有秩序地進行活動,習慣于在預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其相應的工作崗位是:郵件分類、圖書管理、檔案整理、辦公室工作和打字、統計等。 4。樂于助人,喜歡從事社會福利和助人工作的人,相應的工作崗位是律師、咨詢員、科技推廣人員、醫生、護士等。 5。 喜歡掌管一些權力,希望受到眾人尊敬和獲得聲望,希望在企業單位中起重要作用,則可考慮充任行政官員、企業管理干部、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 6。 對人的行為舉止和心理狀態感興趣,喜歡研究人的行為,談論人的問題,那么相應的職業應該是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等研究工作及教育、行為管理等研究人、管理人的工作。 7。如果喜歡從事科學技術事業,對分析、推理、測試等活動感興趣,長于理論分析和獨立地解決問題,也喜歡通過試驗獲取新發現,那么相應的職業應該是生物、化學、工程學、物理學、地質學等工作。 8。如果喜歡抽象的創造性的工作,對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工作感興趣;或者喜歡獨立地工作,對自己的學識和才能頗為自信,長于解決抽象的問題,而且喜歡了解周圍世界,則相應的職業是社會調查、經濟分析、各類科學研究和化驗、新產品開發等工作。 9。如果對運用一定的技術去操作各種機器機械、制造新產品等感興趣,喜歡具體的不是抽象的東西,例如喜歡使用工具、機械等,特別是喜歡大型的、先進的機器,其相應的職業應該是各種駕駛員、機器制造、建筑、石油、煤炭開采等工作。 10。如果喜歡從事具體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愿意做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制作工作,并從完成的產品中得到滿足,相應的職業則是室內裝飾、園林、美容、手工制作、機械維修等工作。 (二)氣質與擇業 氣質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征,它包括人與外界事物接觸中反應出來的感受性、耐受性、反應的敏捷性、情緒的興奮性以及心理活動的內向性與外向性等特點。它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特性。有的人脾氣很急,走路、辦事總是急急匆匆;有的人說話辦事慢條斯理,很少發急;有的人喜形于色,大大咧咧;有的人沉默寡言,深思熟慮。這 些心理特征,往往一輩子也難以改變,可謂 “青山易改,秉性難移”。氣質對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性質和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影響。什么氣質類型的人適于從事什么職業,這是古往今來許多專家研究的一門學 問。比較普遍的提法是把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和抑郁質型。這里簡要介紹一下四種不同氣質的特點以及各自適合的職業,以供參考: 1。多血質型。屬于活潑、好動、敏感的氣質類型。他們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舉止敏捷、姿態活潑;情緒色彩鮮明,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和外向性;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能力強,善于交際,感情外露但又顯得粗心浮躁;辦事多憑興趣,富于幻想,缺乏耐力和毅力。多血質的人工作能力強,容易適應新環境,適應面較廣泛,適合 做政府及企事業管理工作、外事工作、公關工作、駕駛員、醫生、律師、運動員、新聞工作者、演員、公安偵察員、服務員等。多血質的人不適合做過細的工作,單調機械的工作也很難勝任。 2.膽汁質型。屬于熱情、直率、外露、急躁的類型。他們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情緒高漲、抑制性差,日常生活中表現為積極熱情,精力旺盛,堅韌不拔,語言明確,富于表情,喜歡新的活動、熱鬧場面,處理問題迅速而堅決;性情直率,但易急躁,熱情忽高忽低,辦事粗心,有時會剛愎自用,傲慢不恭。膽汁質型的人適合 做導游、勘探工作者、推銷員、節目主持人、外事接待人員、演員等工作,他們適應于熱鬧、繁雜的工作環境,而對長期安坐的細致工作很難勝任。 3.粘液質型。屬于穩重、自制、內向的類型。他們的情感不易變化和暴露,平素心平氣和,不易激動,但一引起波動就變得強烈、穩固而深刻;他們說話慢且言語少,遇事謹慎,善于克制忍讓,對工作埋頭苦干,有耐久力,注意力不易轉移;但往往不夠靈活,容易固執拘謹。粘液質型的人適合當外科醫生、法官、組織、財 會、統計、播音員等工作。 4.抑郁質型。屬于好靜、情緒不易外露、辦事認真的類型。他們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沉靜、深含、易相處、人緣好,工作細心慎審、穩妥可靠,但遇事缺乏果斷和信心,工作適應能力差、容易產生悲觀情緒。抑郁質型的人可以較好地勝任膽汁質型的人難以勝任的工作,比如:人事、機要、秘書、編輯、檔案、化驗、保管等 工作。也適合從事研究工作和藝術造型工作等。需要說明的是,氣質并無好壞之分,任何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和消極的方面,氣質并不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的大小。據有關專家研究認為,俄國四位著名的文學家,就分別屬于四種氣質類型。如普希金屬于熱情、奔放的膽汁質型,赫爾岑屬于活潑好動的多血質型,克雷洛 夫屬于穩重、寡言的粘液質型,果戈理則屬于深沉、孤獨的抑郁質型。另外,現實生活中,純粹屬于某一氣質類型的人也不多,多數人是幾種氣質兼而有之的混合型。還要說明,決定人行為的實際能力的是性格特點,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鍛煉改造的,只要揚長避短,每一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以在大部分職業中有所作 為。所以,確定職業意愿要考慮氣質因素,但又不能將它的作用擴大化、絕對化。 (三)性格與擇業 性 格是指一個人在先天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和不同環境熏陶下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如熱情、開朗、活潑、剛強或淡漠、沉默、懦弱、順從等等。人的性格不僅有個別差異而且有好壞之分。有的人嬌嗔、傲氣、潑辣,有的人熱情、開朗、活潑、外露,有的人深沉、內在和多思;有的人大膽自信,有的人 羞怯自卑,有的人干脆果斷,有的人慢條斯理等。這些差異、好壞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個體職業選擇的傾向和成功與否。 1.性格的四個特征 一是性格的態度特征。在對社會、集體、個人的態度方面,包括集體主義、富于同情心、善交際,為人正直、直率;或者與此相對立的冷漠、孤僻、拘謹、虛偽。在對勞動和工作態度方面,包括勤勞或懶惰,有無責任心,認真仔細或粗心馬虎,有首創精神或墨守成規。對自己:謙虛或自傲,自信或自卑,大方或者羞怯等。 二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即人在自己行為的自覺調節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個人特點。如獨立性、目的性、組織性、紀律性或沖動性、盲目性、散漫性等;主動性、自制力或任性;恒心、堅韌性或見異思遷、虎頭蛇尾;鎮定、果斷、勇敢、頑強或優柔寡斷、魯莽、怯懦等。 三是性格的情緒特征。是主體依據客觀事物對人的不同意義而產生對該事物的不同態度,包括堅定性、樂觀性,情緒的內外傾向性和波動性。 四是性格的理智特征。它是個體表現在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等方面的特點和個別差異。 2 不同性格適應工作范圍 由于人們從事的職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對從業人員的性格特點也會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說來,開朗、活潑、熱情、溫和的性格,比較適合于從事外貿、涉外工作、文體工作、教育工作、服務工作以及其他同人群交往多的職業;多疑、好問、倔強的性格,比較適合于從事科研、治學方面的工作;深沉、嚴謹、認真的性 格,比較適合做人事、行政、黨務工作;而勇敢、沉著、果斷與堅定是新型企業家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性格。我們不可能設想讓一個脾氣暴烈的人去搞公關、談生意或做服務性工作,也不可能設想讓一個性格怯懦、柔弱的人去從事安全保衛工作;讓做事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的人去當醫生或會計,其結果必然不堪設想。那么我們 究竟該怎樣判斷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參照此來確定自己的擇業座標呢? 一位瑞士心理學家的劃分對我們不無幫助。這位心理學家把人的性格分為四類,認為每一類性格都有與之相適應的職業范圍。 第一類:敏感型。這類人精神飽滿,好動不好靜,辦事喜歡速戰速決。但行為常有盲目性,有的情緒不穩定。這類人最多,約占 40%。職業范圍為運動員、行政人員及一般性職業。 第二類:情感型。這種人感情豐富,喜怒哀樂溢于言表,不喜歡單調生活、愛刺激、愛感情用事,對新事物很有興趣。這類人約占 25%。合適的職業范圍有演員、導演、活動家、護理人員等。 第三類:思考型。這類人善于思考,邏輯思維發達,有較成熟的觀點,生活、工作有規律,時間觀念強,重視調查研究的精確性。但有時思想僵化,缺乏靈活性。這類人約占 25%。合適的職業范圍是工程師、教師、財務人員和數據處理人員。 第四類:想象型。這類人想象力豐富,憧憬未來,喜歡思考問題。有時行為刻板,不易合群。這類人約占 10%。比較合適的職業范圍是科學工作者,發明研究人員,藝術工作者及作家。 ( 四)能力與擇業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能力是指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如觀察的精確性,記憶的準確性和思維的敏捷性是完成許多活動所不可缺少的;節奏感和曲調感對從事音樂的人來說是必須具備的;缺乏充分的想象力,就很難使他與作家、藝術家結緣。 當然,要順利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單靠某一種能力是不夠的,它需要多種能力的有機結合。如要當作家,單有想象力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文字表達能力、觀察能 力、邏楫思維能力等。在從事某種活動中,各種能力的獨特結合稱之為才能。如果一個人的各種能力能在活動中最完備地結合,那他就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構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種類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共同能力,適用于廣泛的工作范圍,是有效地掌握知識和順利地完成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條件。例如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想象力都屬于一般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智力,其核心是邏輯思維能力。特殊能 力是指在某些特殊領域的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節奏感、色彩鑒別力、準確估計比例關系等就屬于特殊能力。特殊能力總是建立在一般能力基礎上,經過一般能力的專業性訓練發展而來的,因而,一般能力必然包含在特殊能力之中。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在發展中相互作用,構成有機整體,保證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 對自己的能力,無論是一般能力或特殊能力、現有能力或傾向能力的自我認識和評價,對大學生的職業定向與職業選擇往往起著篩選和定位的作用。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及個別差異主要表現在質和量兩個方面: 1.能力的量的差異與職業選擇 從量的方面來講,能力的個別差異表現在能力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的能力優勢趨向等方面。 在職業定向上,能力因素起篩選作用,各人根據能力的高低和能力優勢確定其職業意向。在人才立場上,畢業生租用人單位都把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能力 強的人自然倍受招聘者的青睞,在求職過程中也表現出更多的自信。能力差的再加上自卑心理的障礙,求職就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不過個性其他方面的優勢可以緩解和改善這種狀況。 不同的能力優勢也影響著職業選擇趨向,長于記憶、細于觀察、善于思維或者想象豐富的人都可能選擇到適合于自己并容易發揮自己能力特長的職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