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33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33軍首任軍長張克俠、政治委員韓念龍照片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是由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和在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59軍合編而成的。
1947年9月30日,華東軍區將所屬渤海軍區部隊,在山東省博興縣小高家改編為渤海縱隊。袁也烈任司令員,周貫五任政治委員,張震球任副司令員,歐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由渤海軍區特務第1、第2團,第2軍分區第11團,第4軍分區第21團合編組成的新編第7師;由渤海軍區第1軍分區第17、第18、第19團組成的新編第11師。共1.3萬余人。隸屬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
1948年3月,參加周(村)張(店)戰役,在長白山以西地區阻擊濟南東援之國民黨軍。4月,參加濰縣戰役,與兄弟部隊一起,分割、包圍并全殲國民黨軍山東保安第3師和整編第45師。5月,參加兗州戰役,牽制濟南國民黨軍南援,攻克龍山、章丘城。9月,參加濟南戰役,協同兄弟部隊由東面攻入濟南城。戰役結束后,擔任濟南城北警備任務。同年冬,參加淮海戰役,于戰役第二階段進占徐州并擔任警備任務;繼而以一個師南下參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隊圍殲黃維兵團,后全縱隊參加圍殲杜聿明集團的作戰。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渤海縱隊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59軍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屬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建制。張克俠任軍長,韓念龍任政治委員,張震球、孟紹濂任副軍長,歐陽平任政治部主任。第7師改稱第97師,楊干三任師長,王任政治委員;第11師改稱第98師,崔振倫任師長,曾旭清任政治委員;原國民黨軍起義的第59軍所部改編為第99師,傅繼澤任師長,秦化龍任政治委員。全軍2萬余人。4月,參加渡江戰役,于安徽無為正面登陸后,在郎溪、廣德地區參加對國民黨軍南逃的5個多軍的追殲戰。5月,在上海戰役中,攻占楊行后,又協同兄弟部隊攻占吳淞、月浦、寶山等城鎮。爾后,擔負吳淞、寶山、嘉定地區的警備任務。7月,第34軍第100師歸第33軍建制。1950年11月,第33軍奉命改編為華東公安部隊兼淞滬警備司令部,第97、第98、第99、第100師依次改編為公安第14、第15、第16、第17師。該軍番號同時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