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樣,對于“贏家”的世界感到好奇。究竟一個人是怎么成功、致富,達到花錢如流水卻絲毫不用在意的地步?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里的人,又是想著怎樣的事情,交著甚么樣的朋友,過著怎樣的生活?平凡如我,也有可能成為“贏家”的一分子嗎?真如坊間的勵志書所說的,只要具備目標、熱情、努力、永不放棄的心與專業就夠了嗎,眞的不需要其它的特質或際遇了嗎?如果可能,我必須做甚么,又必須付出甚么作為代價?
擅長撰寫激勵人心作品的保羅•科爾賀,此次在《贏家》一書中,以完全不同于過去的筆法,以細膩的描述手法,加上一些懸疑、驚悚,將“贏家”社會的眞相徹底展現在你我面前。 一個為了追回離開自己的妻子的蘇俄大富豪,在影展期間來到康城,為了引起前妻的注意并使得對方回心轉意,他決定展開沒有計劃性的連續殺人行動,隨機地毀掉他所碰到的陌生人的生命,以結束他人的人生來喚醒前妻。 然而,看似不相干的殺人行動,卻默默地串成了一條更大的線索,看似不相干的陌生人,其實是彼此關聯的。殺人兇手也認為,當他毀掉某個人生命的時候,世界的某個部分同時也就被摧毀崩解了,從此一去不復返。而那些他所摧毀的生命,又深深地鑲嵌在這個世界上,和某些人、產業、工作機會、金錢緊緊的綁在一起。科爾賀透過隨機殺人,透過這些被害人的人生,揭露了富豪世界的真相。 原來,世人欽羨有著精準挑片眼光的獨立電影發行人,他所挑中的電影之所以能熱賣,造就其億萬財富,并非他真的有眼光,而是這些電影成了國際黑幫洗錢的管道。也就是說,眾人以為靠著才能而獲得的財富,其實是靠和黑幫合作,讓自己成為洗錢工具。 原來,世人所欽羨的大明星,并非人人都是靠其演技或作品而致富成功,有一大堆的明星藝人的富豪排場,都是他的工作合約的一部分,費用由電影公司買單,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明星的收入,只有一點點微薄的拍片酬勞,雖然表面上可以活得光鮮亮麗,看似擁有一切,實際上只是被人指揮的傀儡。 另外一些人,看似眞的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成功了,好比說國際頂尖時尙設計師,但其實眞正維持這些人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的,是大師背后的創意團隊里的一些年輕創意人,大師不過是挑選一些作品掛上自己的名字使用。 至于富豪企業家們的事業之所以成功,也沒有完全干凈的事情,總是會有這里或那里必須和骯臟的黑暗勢力掛勾,必須妥協出賣自己的某一部分的靈魂。 成功的背后,是殘酷的黑暗與陽光的拉鋸戰。一點都不想妥協而想成功的機會少之又少,有能力又努力且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卻無法成功的人多得無法計數,準備好的人的確能在機會降臨時贏得成功,但準備好了機會卻無法降臨的情況也多得無法勝數,更多的時候,一個人能否成功,看的是能否在正確的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掌握住機會,也就是說,抓住那份運氣。 科爾賀想吿訴讀者的不是從此不要相信有錢的成功人士,也不是從此就放棄追求成功,而是人活著有比追求物質成功更重要的事情,縱然最后追求成功之路失敗,但如果自己有努力行走其間,縱然失敗,只要堂堂正正,這個世界還是會接納你,而你所獲得的將遠勝于那些物質的成就。因為,那奪走你生命的上帝就好像那高明的隨機殺人兇手,今天是A明天是B,今天是富豪明天是窮人,他將在甚么時候奪走誰的生命沒有人知道,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是,竭盡所能地活好自己的人生,不后悔,即便死亡今天就降臨。 (摘自《澳門日報》文/王干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