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作品
|
簡介
|
1.
|
《詩經》
|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
2.
|
《左傳》
|
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國古代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后才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后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
3.
|
《論語》
|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源于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
4.
|
《孟子》
|
儒家經典。《孟子》一書是"擬圣而作",它既吸收《論語》中的精華,也接受了《大學》、《中庸》的一些特點。在《孟子》一書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義思想。仁是儒家學說的中心,孔子常講仁很少講義,孟子則仁義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義"。《孟子》一書以問對、答辯方式展開,以駁論為主要的論證方法。它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保存了豐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學、歷史、經濟和哲學的重要著作。全書35000字,說理精辟,文字流暢,語言形象,不僅是一部儒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古代散文集。
|
5.
|
《戰國策》
|
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
|
6.
|
《水滸傳》
|
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明代施耐庵著。
|
7.
|
《西游記》
|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一般認為是明朝吳承恩著。
|
8.
|
《朝花夕拾》
|
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