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頂分型:第二K線高點是相鄰三K線高點中最高的,而低點也是相鄰三K線低點中最高的。(如圖①)
底分型:第二K線低點是相鄰三K線低點中最低的,而高點也是相鄰三K線高點中最低的。(如圖②)
(K線部分陽線陰線,只看高低點,并經過包含關系處理)
(分型的)頂:頂分型的最高點。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點。
二、概念要點
所有的頂必須是頂分型的,反之,所有的底都是底分型的。也就是:沒有頂分型,沒有頂;反之,沒有底分型,沒有底。
三、分析理解
1、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在操作級別的K線圖上,沒有頂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覺,等頂分型出來再說。
2、一個頂分型之所以成立,是賣的分力最終戰勝了買的分力,而其中,買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賣的分力,有三次的阻擊。用最標準的已經過包含處理的三K線模型:第一根K線的高點,被賣分力阻擊后,出現回落,這個回落,出現在第一根K線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線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線,出現一個更高的高點,但這個高點,顯然與第一根K線的高點中出現的買的分力,一定在小級別上出現力度背馳,從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線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線,會再次繼續一次買的分力的攻擊,但這個攻擊,完全被賣的分力擊敗,從而不能成為一個新高點,在小級別上,大致出現一種第二類賣點的走勢。
由上可見,一個分型結構的出現,如同走勢中樞,都是經過一個三次的反復心理較量過程,只是走勢中樞用的是三個次級別走勢。所謂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一個頂分型就這樣出現了,而底分型情況,反之亦然。
3、分型中三根K線的指導意義:
首先,一個完全沒有包含關系的分型結構,意味著市場雙方都是直截了當,沒有太多猶豫。包含關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陽線以長陰線吃掉)意味著一種猶豫,一種不確定的觀望等,一般在小級別上,都會有走勢中樞延伸、擴展之類的東西。
其次,還是用沒有包含關系的頂分型為例子。如果第一K線是一長陽線,而第二、三都是小陰、小陽,那么這個分型結構的意義就不大了,在小級別上,一定顯現出小級別走勢中樞上移后小級別新走勢中樞的形成。一般來說,這種頂分型,成為真正頂的可能性很小,絕大多數都是中繼的。
如果第二根K線是長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長陰,而第三根K線不能以陽線收在第二根K線區間的一半之上,那么該頂分型的力度就比較大,最終要延續成筆的可能性就極大了。
再次,一般來說,非包含關系處理后的頂分型中,第三根K線如果跌破第一根K線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線區間的一半之上,屬于最弱的一種,也就是說這頂分型有著較強的殺傷力。
4、分型形成后,無非兩種結構:一是成為中繼型的,最終不延續成筆;二是延續成筆。對于后一種,那是最理想的,例如在日線上操作完,就等著相反的分型出來再操作了,中間可以去操作別的股票,這是效率最高的。而對于第一種情況,前面說過,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的均線,例如對日線上的頂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日均線,就是一個判斷頂分型類似走勢很好的操作依據。
其一,更精確簡單的,就是這分型所對應的小級別走勢中樞里,是否出現第三類買賣點,而且其后是否出現走勢中樞移動。例如,對于一個頂分型,該頂分型成立后,對于該分型區間在小級別里一定形成某級別的走勢中樞,選擇其中最大一個,例如日頂分型后,可以找到相應的5、1分鐘走勢中樞,一般最大的就是5分鐘(30分鐘沒可能,因為時間不夠)。如果該5分鐘走勢中樞或1分鐘走勢中樞出現第三類賣點,并該賣點不形成走勢中樞擴張的情形,那么幾乎100%可以肯定,一定在日線上要出現筆了。
其二,可以100%肯定的,要不出現筆并最終有效完成該頂分型,那一定要出現某級別的第三類買點,否則就算有短時間的新高,也一定是假突破。所以結合小級別的走勢中樞判斷,頂分型是否延伸為筆,是可以當下一目了然的。如果你能有效地分辨中繼分型,那么你的操作就會有大的進步。
5、一般來說,可以把分型與小級別走勢類型結合操作,例如日線與5分鐘的。如果一個小級別的走勢中樞震蕩沒有生成日K線的頂分型結構,那么,這個走勢中樞震蕩就沒必要走了。后者就算打短差也要控制好數量。因為,沒有分型,就意味著走勢沒結束,隨時新高,你急什么?而一旦頂分型成立,必然對應著小級別走勢的第一、二類賣點。其后,關鍵看新形成走勢中樞的第三類買賣點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如果是中繼的,都是第三類賣點后形成走勢中樞擴展,也就是有一個絕妙的盤整底背馳讓你重新介入。這樣,利用分型搞了一個美妙的短差,又不浪費其后的走勢,這就是一個比較及格的操作了。
注意,利用分型,例如頂分型,賣了以后一定要注意是否要回補,如果一旦確認是中繼的,應該回補,否則就等著筆完成再說。
但一定要注意,中繼頂分型后,如果其后的走勢在相應小級別出現背馳或盤整背馳,那么下一頂分型,是中繼的可能性將大幅度減少。中繼分型,有點類似剎車,一次不一定完全剎住,但第一剎車后如果車速已明顯減慢,證明剎車系統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剎住的機會就極大了,除非你踩錯,一腳到油門上去了。
6、利用分型操作的難點在于:
一、必須與小級別的第二買賣點配合看,如果小級別看不明白,只看今天沖起來沒破前一天高位或沒跌破前一天低位,這樣操作的效果不會太好。
二、要利用好盤整背馳,這樣就不會漏掉回補,或者是非盤整背馳而回補早了,一般來說,非盤整背馳的,一定要等待背馳出現才可以回補。買點的情況反過來就是了。
注意,大級別的分型和某小級別的第一、二買賣點并不是絕對的對應關系,有前者一定有后者,但有后者并不一定有前者,所以前者只是一個輔助。
7、有人可能要問,如果看30分鐘圖,可能K線一直犬牙交錯,找不到分型。這有什么奇怪的,在年線圖里,找到分型的機會更小,可能十幾年找不到一個也很正常,這還是顯微鏡倍數的比喻問題。確定顯微鏡的倍數,就按看到的K線用定義嚴格來,沒有符合定義的,就是沒有,就這么簡單。如果希望能分析得更精確,那就提高顯微鏡的倍數,用小級別的圖,例如,不要用30分鐘圖,用1分鐘圖,這樣自然能分辨得更清楚。再次強調,用什么圖與以什么級別操作沒任何必然關系,用1分鐘圖,也可以找出年線級別的背馳,然后進行相應級別的操作。看1分鐘圖,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玩超短線,把顯微鏡當成被顯微的物了,肯定是腦子水太多了
這些細微的技術問題,都需要不斷磨練才能操作自如,現在,最好多找些圖來看,先感受一下,否則一點概念都沒有,操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