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首相
二戰風云人物丘吉爾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臨危受命,出任英國首相。由于他力主抵抗,與蘇美有效合作,大大加速了法西斯的覆滅,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1951年,丘吉爾再度出任英國首相。
1953年,瑞典文學院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丘吉爾,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繪歷史與傳記方面之造詣和他那捍衛人的崇高價值的杰出演講。”瑞典學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羅文才的凱撒大帝”(《頒獎辭》)。
瑞典文學院一直嚴守一項不成文的規定:不頒獎給任何在角逐諾貝爾獎期間在其本國政府里擔任職務的作家。丘吉爾的獲獎,打破這項慣例,他因之而成為唯一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家。
給丘吉爾帶來這一巨大榮譽的是他嘔心瀝血創作的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丘吉爾根據他作為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的親身經歷寫成的。由于他的特殊地位,所掌握的材料廣泛、全面而具有權威性。書中大量引用了政府文件、會議記錄、來往通電以及他個人保存的檔案材料,這些都是一般人難以接觸到的。這是作者以其獨特的身分、立場和觀察角度寫出的一部有很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的回憶錄,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丘吉爾出身于聲名顯赫的貴族健康家園。他的祖先馬爾巴羅公爵是英國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是安妮女王統治時期英國政界權傾一時的風云人物;他的父親倫道夫勛爵是上世紀末英國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爾茲伯里內閣中地位僅次于首相的財政大臣。丘吉爾的母親珍妮·杰羅姆是美國百萬富翁、《紐約時報》股東之一的倫納德·杰羅姆的女兒。丘吉爾未上過大學,他的淵博知識和多方面才能是經過刻苦自學得來的。
丘吉爾的頭上戴有許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辯才無礙的演說家、經邦治國的政治家、戰爭中的傳奇英雄。他一生中寫出了26部共45卷(本)專著,幾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國和世界上引起轟動,獲得如潮好評,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發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報》曾斷言:“20世紀很少有人比丘吉爾拿的稿費還多。”
1953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日。丘吉爾沒能親自去領獎。這位政治家那時剛好在百慕大參加一次國際高峰會議,無法分身。會中討論斯大林去世以及歐洲共同防御的問題。克麗孟汀·丘吉爾夫人和她最小的女兒瑪麗代表丘吉爾前往參加典禮。
在典禮上,宣讀頒獎詞的瑞典學會會員席瓦茲不乏溢美之詞。他說:“大政治家和大戰士難得也是大作家。我們想起愷撒、馬庫斯甚至拿破侖。……丘吉爾的政治和文學成就太大了,我們忍不住要將他刻畫成擁有西塞羅文才的愷撒大帝。以前從來沒有一個歷史領袖人物兩樣兼備又這么杰出,跟我們如此接近。”
瑞典文學院給他的獲獎評語同樣用了大量動人的詞匯:“由于他精通歷史和傳記的藝術,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瑞典文學院還在頒獎詞中說:“丘吉爾成熟的演說,目的敏捷準確,內容壯觀動人。猶如一股鑄造歷史環節的力。……丘吉爾在自由和人性尊嚴的關鍵時刻的滔滔不絕的演說,卻另有一番動人心魄的魔力。也許他自己正是以這偉大的演說,建立了永垂不朽的豐碑。”
瑞典文學院院士利列斯特蘭德在頒獎儀式上也對獲獎者丘吉爾高度評價:“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語以及與之相應的行動,喚起了世界各地千百萬人們心中的信念和希望。”該院士還借用丘吉爾著作中的一句話來描述丘吉爾本人:“在人類沖突的領域里,以前還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如此眾多的人都應該深深地感激一個人。”
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詞中史無前例地如此評價一個獲獎者----本屆得主丘吉爾:“一項文學獎本來意在把榮譽給予作者,而這一次卻相反,是作者給了這項文學獎以榮譽。”
丘吉爾的夫人和女兒瑪麗都成為瑞典國王的嘉賓。典禮后,丘吉爾夫人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宴會上朗讀丈夫的答謝詞。赴宴的有1000多人,大家都在仔細聆聽。丘吉爾寫的演講詞再一次表現了他的特殊才華。他說:“諾貝爾文學獎在我心目中是意外的殊榮,很遺憾我職責在身,不能親自來斯德哥爾摩,從你們敬愛的國王陛下手中領獎。你們容許我將此任務托付給吾妻,我感激不盡。我有幸列名的案卷代表20世紀世界文學的種種杰出成就。瑞典學會的判斷是整個文明世界公認為無私、可信又誠懇的。諸位決定將我收錄在內,我引以為榮,也承認有點害怕。但愿你們沒有錯。我覺得你我雙方都冒著相當的危險,我覺得自己不配得獎。不過諸位若不擔心,我也不再存疑。”
時至今日,丘吉爾依然被大多數英國人看作是最偉大的首相。在2002年由BBC主辦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票選活動中,丘吉爾高居榜首。(劉繼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