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成本線 短期:3天,5天,10天(10天最重要,是短期與中期的分界線);中期:20天,30天,60天(20天最重要,是一輪中期行情生死線,又是月均線。60天則是季均線);長期:120天,240,300或500(240天最重要,是年均線,對股價有強大的支撐和壓力作用。一旦股價站穩年均線,將展開一輪長期的上升趨勢,同時向上之后不輕易改變方向,穩定性最強。) 均線對股價具有強大的助漲和助跌作用,股價在均線之上,均線對股價形成支撐,投資者對于追漲毫不恐懼,這就是助漲作用;股價在均線之下,均線對股價形成壓力,人們不斷壓低價格拋售股票,勢不可擋,股價會出現“低會更低”的走勢。所謂“熊市不言底”、“是底不反彈,反彈不是底”的市場格局,便是均線對股價產生了強大的助跌作用。 A、葛蘭維爾八大買賣法則(依據200天單根均線進行操作) (1)平均線由下降轉為水平或向上移動,而股價由下往上突破平均線時,買入。(前提條件:均線由下降轉平或向上移動。因為均線向下說明下跌趨勢仍在繼續,人們的拋售成本正在不斷下移,即人們在不惜成本在壓價出貨。均線由下降轉平說明交易成本有所提高,這是因為經歷長期的下跌之后部分投資者認為價格已經進入較為合理區間或者具有了相當的投資價值,逐步買入的結果。如果這類投資者不斷增多,就會造成均線向上移動,從而轉變之前的下跌趨勢,形成一輪上升行情。) (2)股價由均線上方跌至均線下方,但均線仍處于上升趨勢階段,趨勢未變,視為買點。(前提:均線向上。因為均線向上,說明人們的購買還在不斷上升,上升趨勢已經形成,而短期內股價的迅速下跌,即使跌破均線也不會輕易改變趨勢,因此視為買入信號。但應用此法則風險高,如果短期股價下跌幅度太深或下跌時間太長,就有可能發生方向的轉變,即使反彈也難再回到均線之上。可應用切線理論識別,如果是“有效突破”就不能買入,如果是“假突破”可以買入。) (3)股價位于均線上方,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至均線下方又反彈靠近均線,應加碼買入。(即股價向均線回落未打穿均線的情況有二:一是正好回落到均線之上,受到均線的強力支撐開始反彈,遇到線的支撐當然可以買入;二是還未回落至均線之上,離均線尚有一點距離時就開始反彈,說明下檔買盤旺盛,是上升仰角將要變陡,上漲速度將要變快的征兆。) (4)股價跌下均線下方,且偏離均線很遠,此時股價會反彈靠近均線,可以買入。 (5)平均線由上升逐漸轉為水平且向下移動,而股價由上往下突破平均線,賣出。 (6)股價由下往上穿越均線但又立刻拉回,且均線仍處于下跌趨勢階段,繼續賣出。 (7)均線向下移動,股價位于均線下方,之后突然上漲,但未超越均線又被拉回,賣出。 (8)股價位于平均線上方,突然出現加速上漲遠離均線,表明短期漲幅已高,可以逢高出局。 B、順勢而為與物極必反:在葛氏八法中,買點A、B、C和賣點E、F、G均是“順勢而為”;D和H則是“物極必反”買賣點,也稱“極端”買賣點,指出股價在出現加速后,距離均線太遠則有向均線回歸的需求,趨勢運行(上漲或下跌)角度越陡,所持續的時間越短,股價隨時會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C、均線組合:短中長均線是相對而言,可以選擇5天為短線、10天為中線、20天為長線,也可以選擇10天為短線、20天為中線、60天為長線,甚至可以將三根以上不同參數的均線放在一起研判。 (1)中長期均線主導趨勢方向,確認多空市場 中長期均線向上,顯示的是中長線投資者持倉信心堅挺,此時也助漲了短線投機者的追買意愿,股價往往形成易漲難跌的狀況。這樣的股票即使是在大盤調整時,也表現出強勢橫盤或是逆市上漲。即使在利空襲來之后,股價也會很快地重拾升勢。而在一旦大盤止跌,此類股票便會率先上漲,甚至連續漲停。 中長期均線向下,確認空頭市場。此時觀望氣氛濃厚、成交清淡,量逐漸萎縮。股價的短期上漲很難激起人們的購買熱情。有的投資者參與其中也是快進快出,稍不留意就會套牢其中。其間的反彈機會只可遠觀,不可身試法。 (2)均線的交叉判斷與應用 金叉:指長期均線走平或向上時,短期均線向上交叉長期線,顯示的是長線投資者不再做空市場,同時短線投資者也愿意花更高的價格買入這支股票,市場多方力量占據主動,所以這個交叉被稱為“黃金交叉”,可以買入。 死叉:指長期均線向下運行,短期均線向下交叉長期均線,反映的是長線投資者不再做多市場,同時短線客也在不惜成本賤賣股票,看空市場,此交叉被稱為“死亡交叉”,應順勢沽空。(中期均線下移與長期均線相交之點稱為“終結交叉點”(死亡交叉),意味上漲行情的結束。) 上穿:指長期均線向下運行,短期均線自下而上穿越長期均線,反映的是一種投機行為,其后將只是極小的反彈,然而長期均線代表的是長期趨勢仍然向下,因此不應介入。(買入難免被套) 下穿:指長期均線向上,短期均線自上而下穿越長期均線。此時往往是受利空突襲或人為操縱,但這種短期走勢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也改變不了股價的基本趨勢,因此“下穿”時不應賣出,反而應加碼買進。 價托:短線向上交叉中期線、中期線再向上交叉長期線,短、中、長三線便圍成了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會對后期的股份走勢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因此被稱為“價托”,后市若回踩此位,一般情況下可加碼買進。 價壓:趨勢由多頭排列,經過短、中、長線的連續死叉后變成空頭排列,其轉變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個“三角形”,會對股價的后期反彈或上漲形成強大的壓力,股價很難向上突破,因為此處是長期投資人的出貨成本區,也就是短線投資的人套牢成本帶,所以此三角形便被稱為“價壓”。股價再次回升至此時應多加小心。 (3)平行軌道對股價形成強力支撐或阻擋 在股價形成“金叉”之后,短期均線會越至長期均線上方,之后展開同步上升,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兩條均線會呈現平行向上的姿態,而此由短期和較長周期均線形成的平行軌會對股價起到強力的支撐作用,如果后期股價回落到平行軌道內應當果斷介入;相應的,在股價形成“死叉”后,短期均線跌至長期均線下方,同步向下過程中形成的平行軌將對股價造成強大的壓力,如股價反彈至平行軌之內時應堅決賣出。 (4)距離股價最近的均線對股價的作用力最強 在趨勢發展過程中全呈現出不同的運行角度,如上升趨勢會由緩慢上升(45度角)發展到加速上升(60度以上),此時投資者可利用不同周期均線對股價進行跟蹤操作,例如在股價加速之后,股價一直沿5日均線上行,那么5日均線就成為當前的生命線,若股價一路都沿著5日線上漲,則堅定持有,若股價跌破5日均線就應當減倉或清倉,因為這預示著趨勢可能就要發生轉變,這樣其他均線就顯得無關緊要了,可以不必顧及太多。 依照這個原則進行操作,將使投資者的止盈價格設定更為合理,而不是一成不變,非得固定在某一價格或法定生命線(20日或30日均線)位置,這就是尊重市場,以市場為中心操作的一種科學方法。(參照可自行設定) D、均線運行三部曲:無論上升趨勢還是下跌趨勢均線運行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依次是: (1)均線聚集:第一階段--均線聚集:短中長期均線在一個區間內反復交錯,匯聚的現象是成本集中的反映,如果均線在連續下跌的低位出現聚集現象是大行情上漲的征兆,反之高位聚集則很可能是主力資金不再看好后市,短線游資也無力推動行情,所有均線一旦向下發散,預示著中期以上的調整開始了。 (2)同步發力:第二階段--同步發力:短中長期均線同步向上發散,上升趨勢中會出現短期線在最上方,中期線位中間,長期線在最下方的排列情況,這種并排向上發力的狀態叫“多頭排列”。多頭排列是向上做多力量穩定,行情健康向上的表現,此時均線會對股價形成強力的助漲,促使股價大漲小回不斷地創出新高。所以在多頭市場中投資者應當入場積極參與。反之下跌趨勢中均線形成次序為“長、中、短”的“空頭排列”,空頭排列對股價形成有力的助跌作用,這會造成股價向上時層層遇阻,大跌小回,不斷創出新低。此時應遠離市場。 (3)短線加速。第三階段--短線加速:上升趨勢的末端,短期均線往往會出現加速上行、遠遠地偏離中長期均線,此時是行情最后的瘋狂,應逢高減磅或清倉出局。同理,下跌趨勢的尾聲也經常會出現短期均線加速向下的情況,物極必反,暴跌之后必然會出現反彈,此時應逢低吸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