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洪鎮中心學校 胡土亮
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質,以迎接21世紀的挑戰,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已奏響了序曲,幾年來新課程走向了數以千計的實驗區,走向了數以萬計的實驗學校;走進了課堂,走進了教室,強烈影響著我們原來熟悉的教育環境,“管理創新”、“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學習”、“校本培訓”“課程開發”等觀點、方案令廣大教師目不暇接,整個教育界,不論是通過理論還是實踐,大家都在行動,不過在討論和行動中我認為:一線的真正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教師,是關系課程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人物。千方百計把這支隊伍建設好、調動好、發揮好,促進其專業成長、和諧發展是校長的管理方略。 一、尊重、理解、善待教師 當代管理正進入“以人為本”的管理時代,身為校長一定要認識到尊重教師人格、個性才能贏得教師主動工作的意愿,并發揮教師自身的最大潛力。 有人說事業和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于人心,校長要懂得教師并不僅僅為錢而工作,要使教師更加努力工作,我的經驗是“愛”“誠”“和睦”, 說得具體一些,就是熱愛教師,也就是說把教工之喜悅作為自己之喜悅就是愛;時時刻刻為教工利益著想,把教師生活條件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的改善放在心上就是誠,像對待家庭成員一樣對待教師,不只是想讓自己還想讓周圍的教師幸福地生活就是和睦。 校長一個主動問好,一個熱情握手,都是對教師尊重,都能激起教師心中無限的激情,中國傳統的文化有著:“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士為知己者死”等思想,充分體現了尊重人格的巨大力量,校長心中裝著教師,教師的心中自然裝著校長,裝著學生、裝著學校。 理解教師首先要了解教師,成為教師的知心人,校長與教師交往中象朋友那樣,無拘無束促膝談心,經常到教師家中走訪對教師經歷、知識技能、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健康情況等有個基本了解,馬斯洛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五級,也就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生理需要就是人們衣、食、住、行、醫等基本生存條件,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滿足此后,追求安全需要,就是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就業安全,滿足安全需要后,才會有感情需要,滿足感情需要后才有尊重需要 ,一旦滿足尊重需要,馬上發展到自我實現需要,它們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發展的系統,我們要盡可能滿足教師尊重的需要,促其發展到自我實現需要。 二、激勵、賞識、引導教師 實施激勵是學校特點所決定的,學校是人一人系統,企業是人一機系統,機器沒有感情,不會鬧情緒,不存在積極性的問題,而學校管理者、教育者、教育對象都是人,這就要求校長在新課程改革中遵循人性,關注教師志趣,慰貼教師情感,營造一個良好向上的人文環境。 管理者選擇任何管理方法都要抱定一個宗旨:激勵人的工作行為,特別是注重情感激勵,在噓寒問暖中進行情感投資,在指導激勵中進行情感交流,校長要有人情味,制度無情人有情,在執行規章制度時,校長一方面要鐵面無私,堅持原則,另一方面又要三分含情,七分述理,做到情理結合,對教師要一視同仁,校長不能與自己關系親疏而厚此薄彼,或戴著有色眼鏡把人看死,對自己要嚴格要求,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是教師楷模,吃虧的事,受累的事首當其沖,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幫教師之所需,主動為教師排擾解難,工作上用加法,堅持挑重擔,待遇上用減法,堅持廉潔作風,方法中用乘法,調動大家積極性,榮譽上用除法,把功勞歸大家,思想上以情動人,工作上以情感人,生活上送溫暖動真情。真誠是以心換心得來的,實踐證明,富有人情味領導方式的校長才能真正成功實施情感激勵。 “渴望成功”是人心深處的一種潛意識,有了渴望成功的沖動和激情,才有獲得成功的可能,在所有影響成效的因素中,只有15%—25%來自像目標制定之類的激勵,而有75%—85%來自表揚和批評之類的評判,不要忘記一個人最大的情感需求是渴望被人欣賞。 我的做法是:充分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多欣賞、多稱贊,大力宏揚閃光點,對教師的點滴成績充分肯定和表彰,對教師有效的教育教學做法,搭建平臺盡情展示。對先進教師的事跡進行大宣傳。激勵你部下的一個關鍵是發現他們做對的事情。當然校長需要多多包涵,對教師的不足與過失,采用“表揚在會上,批評在談話中”的方式,讓教師在不失面子的情況下心悅誠服地理解接受校長的用意和見解。 三、培養、發展、塑造教師 人文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尊重人是基礎,培養、發展、塑造人是目的,就當前來說,關懷教師、支持教師、指導教師專業成長是當務之急。 從學校層面:舉辦校本培訓,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做到“專”“新”“全”“實”。專是專門針對實施推進新課程而開展教師培訓活動,不能新瓶裝老酒,要新瓶裝新酒,“新”是在理念、方法、思路、手段上充分反映新課程特點,最大限度調動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自由交流的積極性。“全”是最大限度地做到內容全、方式全、資料全(教材、文本、音像、磁盤)。“實”是培訓必須取得實際效果,使教師教學行為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開展聯校教研,參與面廣,就近方便,節省經費,貼近實際,圍繞一個主題,開出一堂研討課,通過反思、討論、評課、專家指導、取得有益經驗;派師外出學習,指派教師到各級各類學校學習取經,提供假期培訓機會,提供進修自考函授機會,提供參加專業會議機會,吸取一切先進教育教學經驗,不惜錢財,學有所得;展開課題研究。近幾年來,縉云課題研究萬興未艾,教育科研過程中,強化群體意識,作為校長,鼓勵教師人人有課題,個個有成果,課題研究徹底破除了教師對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教師緊緊圍繞選題,努力讀書學習,積累資料,收集信息,吸取先進教育思想,既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競爭的人生最美麗”跳才知道他腳力,為什么不讓她們跳給你看呢!組織舉行教技比武,崗位練兵,實踐操作,互相比拼,取長補短,提高技能。 從教師個人層面,全力推行“六個一”制度。每周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教學反思;每月寫一個典型教案;每學期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每學期上一堂公開課;每學期出一份試卷;每學年寫一篇教學研究論文,以期教師專業得到長足發展。 以心換心,發揮員工聰明才智,以情激情,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