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這本小冊子所介紹的是我家數代秘不外傳的一套保健養生法。這套養生法的特點是簡易、人人可練、隨時隨地可練。這套養生法而且費時不多,有的3-5分鐘,有的一刻鐘,全套練完也只需18分鐘左右。這套保健養生法中,有氣功、有按摩,還有內外俱有的動功,有的適于白天空暇時練,有的適于早晚練、有的可以在床上練,有的可以下床練,可以因時、因地制宜,因此對于習練者堅持經常是有利的。
這些功不知何人創造,但我家數代堅持習練,壽過九旬者,代不無人。我的父親雖壽臻百歲致能不仗而行。我少時惑于科舉虛名,日夜功讀,不遺余力,致身心大受虧損,迨至壯年,因終日忙于教學工作,無暇休息,以致虧損更大,不到四十歲就頭昏眼花,腰痛腿酸,頓現老相,經父母一再督促和教練,我才開始試練此功。練功不到半年,我就病除體壯,自此以后三十七年來從未間斷,在此三十年間,未患任何疾病,今年雖已七十八歲,但耳不聾,眼不花,的確收到了顯著效果。
解放后,我和我的子孫們因受黨的教育才毅然公開此法,不僅親授了許多人,而且還曾在重慶市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的體訓班上傳習過。幾年來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大力推廣此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特寫成此書,庶幾能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保健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
(一)床上八段錦
準備功——深長呼吸
在做八段錦之前先在床上做幾次深呼吸,這種深呼吸是根據氣功要領來進行的。
在深呼吸之前,先要排除雜念,心靜神凝、意守丹田,然后用自然的腹式呼吸由鼻吸氣,同時舌舔上顎(似念“而”字音時口型)呼氣時舌放下,氣由口出,如此呼吸九次,⑴并逐漸做到悠緩細勻,綿靜深長。初練此功時可以先呼吸1—2次,然后量力逐漸加次數。如愿多練,還可以逐漸增到81次(即九個九次)。練時要求室內空氣新鮮,床上功最好在床上做,但也可坐在椅子上或臥在床上做,這可以因時因地制宜。
呼吸姿式不拘,但以舒適自然,輕松愉快為度。呼吸時要心靜神凝,耳不旁聽、目不遠視、心息相依、意守丹田。呼吸幾次以后,口中多生津液,務要咽下,送入丹田。
丹田的位置,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在臍輪之后,腎堂之前,臍下三寸;有的說在臍下一寸三分處;有的說在臍下一寸七分處等等。根據作者經驗,只要意守肚臍,自可收到效果,不必拘泥于臍上或臍下。
丹田分上丹田(兩眼之間,即印堂穴)、中丹田(臍)、下丹田(會陰)和后丹田(命門)等數種,一般所說的丹田均指中丹田。中丹田位于腹部,而腹部是臟腑雜聚之所,因此意守此處,作用甚大。古人認為中丹田是滋養全身的機構,認為“呼吸出入系乎此,陰陽開辟存乎此,無火能一線不亡”等等。此說雖無可靠根據,但久練久守,自會體會到中丹田的位置及其實質。
⑴古人認為:九數為補,六數為瀉。《易經》上也有九數屬之說,所以呼吸九次。
深呼吸的歌訣是:
靜座床頭莫亂思,鼻吸口呼重九次,
但求姿勢能舒適,盤膝與否皆相宜。
深呼吸做完之后,接著即可做內功八段錦。為了便于說明,分成八段,但在實際做時可把這八段功夫合起來,從頭到腳做下來,只要動作和要領正確即可,順序不拘。作者經常做功的順序是:深呼吸、浴手、浴臂、浴頭、浴眼、浴鼻(同時叩齒、鼓漱),鳴天鼓、旋眼睛、浴胸、揉腹、搓腰眼、兜腎囊、浴腿、浴膝、搓腳心、床下六段功。這個順序是按從頭到腳的次序編排的,以便于做功。有時在洗腳后,立即做搓腳心功也是可以的。
本書介紹的各種功中,有的規定做9次,有的規定做10、12、36或81次。古人所以這樣規定,多以中醫理論和《易經》等為根據,這在今天看來,其作用究竟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不過,按規定次數做功時,易使精神集中卻是實踐經驗所證實了的。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次數可多可少,可依個人情況而定,以做完功后全身覺得舒適為度。
第一段 干 沐 浴
㈠浴手——兩手先合掌搓熱,然后兩手手掌和手背互相用力摩擦10次(圖1)。摩擦所以需要10次,據云是為了合于天地數。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10,含有陰陽調和之義。
根據經絡學說,手是三陽經和三陰經必經之處,故摩擦能調和手上氣血,使經絡暢通,10指靈敏。
㈡浴臂——右手掌先緊按左手腕里面,然后用力沿臂內側向上擦到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到左手腕外面。如此往復共擦10次(圖2、3),然后,換用左手如上法擦右臂。(一往一復是一次)
臂部有三個重要關節,正當經絡之要道,故稍有不適,就會影響全身活動。浴臂功,能促使關節靈活,通經活絡,防止手病。
㈢浴頭——先用兩手掌心緊按前額用力向下擦到下頜,再翻向頭后耳旁,輕輕擦過頭頂,還到前額,這是1次,共擦10次。(圖4、5)。
其次,用兩手十指左右旋轉著輕揉發根10次,然后用拇指從太陽穴沿耳邊向頭后 履, 履到耳后下凹處時其余四指即隨著用力向下 履至項部,這樣 履10次有助于降低血壓。(圖6、7、8)
頭為一身的主宰,按中醫理論來說,諸陽所會,百脈所宗,因此要特別注意加以養護。浴頭功,可以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和、氣血不衰,故久做浴頭功的人至老面色紅潤,不生皺紋。
發為血液末稍,輕揉數次,既能疏散過多的充血,有助于防止腦溢血,又引血上升,克服貧血諸癥,正由于發與血有直接關系,揉發能活躍其機能,以常揉發還能使發落重生,發白變黑。我家數代,至老發白者很少。
擦耳后凹處,是為了使充血下降,有助于治療高血壓病。
㈣浴眼——先用兩手拇指背分擦兩眼皮各10次(圖9),然后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10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揉10次,最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攝住兩眼中間部位(鼻梁骨上部,即印堂穴)揪10次(圖10)。
按中醫理論,眼功能和肝臟、腎臟有直接關系,所以腎虧的人其瞳子多昏暗,浴眼可使眼肌氣血通暢,保持豐滿,到老年也不倒睫毛,對肝臟有益。
太陽穴附近毛細血管非常多,因此揉動此處可以通經活絡,抵抗風寒侵襲,揉后還可使人感到特別舒適。
揪兩眼中間部位,可使眼內虛火外瀉,有助于防止眼疾。
㈤浴鼻——用兩手拇指在鼻骨兩側一上一下地用力擦10次,冬天或天氣驟冷時可增至36次。(圖11)
擦鼻兩側可使鼻腔血流通暢、溫度增高,從而可使吸進的空氣變溫,使肺臟不受冷空氣的刺激自然可免除咳嗽,防止感冒。
㈥浴胸——先用右手按在左乳部上方用力推到右大腿根處,后左手從右乳部上方用力推到左大腿根處。如此左右手交叉進行,推10次(圖12、13)。
如腸胃不適或有慢性腸胃病,可再加做揉腹功。揉腹功的做法:先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不叉腰也可),右手從心口左下方揉起,經過臍下小腹,向右擦揉,仍還原處為一次,共揉36次,然后,右手叉腰,左手再揉擦36次,揉法同上,只方向相反(圖14、15)。
揉腹功長期堅持,不僅可增強腸胃消化功能,而且有助于醫治各種腸胃病,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推胸和揉腹時,內臟和隔肌受到外界壓力,遂起伏升降,引起腸胃蠕動加大,各器官系統活動加強,代謝等功能旺盛,從而使臟腑機能增強。
㈦浴腿——兩手先緊抱左腿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如此下上來回擦10次。擦右腿法同擦左腿,也擦10次(圖16)。
腿是負擔上體的骨干,有三個關節,且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的經絡要路。因此,浴腿功可使關節靈活,腿肌增強,有助于防止腿疾。
㈧浴膝——兩手掌心緊按兩膝,先齊向左旋轉10次;后各向右旋轉10次(圖17)。
膝關節處多橫紋肌和軟骨韌帶組織,故最惡濕怕寒。如能經常左右揉擦,則可增高膝部溫度,驅逐風寒、靈活筋骨,從而增強膝部功能,有助于防止關節炎等難治之癥。
第一段干沐浴功歌訣是:
浴身無水效更奇,自手及臂頭眼鼻。
推胸搓腿再揉膝,凡所浴處數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