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有耐性嗎? 6個妙招培養2009-05-14 深圳新聞網 很多媽媽有這樣的體會:寶寶沒有忍耐性,動不動耍脾氣,同小朋友打架,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有的父母認為寶寶稍大些,情況會有所改善,但這種寶寶即使長大后其性格也會散漫、搖擺不定、容易激動。專家為煩心的父母提出六大妙招,在生活中培養寶寶的耐性。 ![]() 寶寶缺乏耐性的基本特征
暴力性:這是缺乏忍耐性的最大特征,即有暴力性語言和行動,如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失去控制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會消失,不僅不聽父母的勸導,還使性子、發火。 依賴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有依賴性的寶寶漸漸會變得意志薄弱。 注意力低下:沒有忍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都不怎么注意;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項能持久地學下去。
培養耐性的關鍵期:幼兒期
孩子的忍耐力,與其年齡是成反比的。然而,“耐性”這種特質,卻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否則孩子長大后,他的表現,就很難再符合家長的期望了。家長不能就耐性這一問題,突然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從來不曾有過這方面的意識,當然也就無法立即做到。因此,建議家長應在幼兒至小學階段,便開始著力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堅毅能力。 如果孩子無法在小時候得到正確的“耐性”教育,長大后就要承受缺少耐性所造成的惡果。最明顯的是,孩子會變得霸道,無法遵守社會規范,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此外,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牽制,當事情不符合心意時,無法忍受,不能靜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承受不起挫折,甚至可能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生活欠缺目標,進而影響社會交往。
測測寶寶的耐性指數
個性方面: 1.任性。 2.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會干什么。 3.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做事方面: 4.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5.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6.沖動,做事前不思考。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吃飯時愛動。 與人相處方面: 9.坐立不安。 10.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1.經常爭吵、打架。 12.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以上列舉的現象均為寶寶缺乏耐性的體現,各位家長可以參考孩子平時的表現,看看是不是需要對寶寶的耐性適當干預。
培養寶寶忍耐性的幾個妙招
1.通過有規則的運動鍛煉身心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練,寶寶會逐步具備進行自我調整的能力。
![]()
2.玩益智玩具 最好讓寶寶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把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寶寶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寶寶忍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寶寶的忍耐性。
![]() 3.多玩團體游戲 與單獨玩相比,玩團體游戲可以使寶寶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游戲等待的過程中,鍛煉寶寶的忍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
4.因材施教 無論多么愛寶寶,也不要跟風而上,看到別人的寶寶學鋼琴,就把寶寶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寶寶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寶寶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寶寶感到厭煩。當寶寶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寶寶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
4.因材施教 無論多么愛寶寶,也不要跟風而上,看到別人的寶寶學鋼琴,就把寶寶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寶寶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寶寶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寶寶感到厭煩。當寶寶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寶寶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
4.因材施教 無論多么愛寶寶,也不要跟風而上,看到別人的寶寶學鋼琴,就把寶寶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寶寶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寶寶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寶寶感到厭煩。當寶寶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寶寶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
5.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沒有忍耐性的寶寶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喪失學習的興趣。如果從一些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寶寶能很好理解時再逐步增加難度,這樣,寶寶會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忍耐性。
![]()
6.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寶寶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確定目標,并幫助他最終實現。最好讓寶寶反復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通過這種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
|